1984·许海峰射落第一金

发布时间: 2008-08-08 10:05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1984年7月29日,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为许海峰颁奖。新华社发



    1984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参加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巧合的是,1932年旧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的举办地点也是在洛杉矶。就是在这个城市,中国凭借射击、举重、体操等项目上的优异表现让全世界刮目相看,最终以15金的成绩位列第四位。

27岁的许海峰射落“第一金”

    洛杉矶奥运会于1984年7月28日至8月12日举行。当时国际奥委会成员有159个,共有140个国家和地区参赛,远远超过了以往各国的规模。前苏联、越南等19个国家和地区抵制和因故未参加。参赛运动员共7616人,也是历届人数最多的一次。东道主选手最多,共622人。中国奥委会则派出了一个大型体育代表团。巧合的是,1932年,旧中国首次参加的第十届奥运会,地点也是在洛杉矶。当时运动员仅刘长春孑然一身,而这次运动员达225人,参加了除足球、曲棍球、拳击、马术、现代5项以外的其余16个大项的比赛。中国台北奥委会也派出67名运动员参加比赛,这是海峡两岸中华儿女首次在夏季奥运会上相逢。

    1984年7月29日,普拉多(本届射击赛场)迎来本届奥运会第一枚金牌——— 27岁的中国选手许海峰以566环的成绩获男子手枪60发慢射冠军,他也是我国第一位奥运会金牌获得者!

体操举重发力共夺17块奖牌

    随后的比赛日里,中国军团连连告捷。1984年7月31日,艾伯特·格斯滕体育馆内60公斤级举重比赛刚刚结束,四周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领奖台上站立着两个华夏儿女:一个是来自中国大陆的陈伟强,另一个是中国台北的蔡温义。他俩分获该级别金、铜牌。海峡两岸的中国儿女第一次同台领奖。此前,中国选手曾国强在52公斤级、吴数德在56公斤级各得1枚金牌。当年8月1日,姚景远又在67.5公斤级中取胜。此外,中国在这次举重赛中,除荣获4枚金牌外,还得了两枚银牌,是本届举重成绩最出色的队。

    体操比赛于1984年7月30日在保利馆拉开战幕。参赛的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156名男女运动员。男子团体赛中,美国出人意外地获得团体冠军,中国屈居亚军。随后,中国队并未气馁,在单项赛中发挥了水平。李宁在自由体操、鞍马、吊环中一人独得3枚金牌。此外,还得了两枚银牌和1枚铜牌,是本届获奖牌最多的运动员,被誉为“力量之塔”和“使人倾倒的小巨人”。楼云也拿下了跳马赛中的桂冠。中国21岁的马燕红在她的拿手项目高低杠比赛中与美国朱·麦克纳马拉并列冠军。本届体操比赛,中国共获11枚奖牌,是在这届奥运会上为本国获奖牌最多的项目。

中国获得15金最终位列第四

    在男子跳高项目,我国共有3名选手参加,除当时世界纪录保持者朱建华外,另两人刘云鹏、蔡舒分获第七八名。在排球比赛中,1984年8月8日决赛中,中国队发挥所长,直落三局击败美国队夺得金牌,实现了三连冠(1981年世界杯和1982年世界锦标赛冠军)的夙愿。男子跳水之争,也主要在中美两国队员之间较量。最终,24岁的美国选手格·洛加尼斯技高一着,双夺板、台冠军。在女子跳台项目,冠军为中国选手19岁的周继红获得。

    此外,在普拉多进行的射击比赛,继许海峰获手枪慢射冠军后,李玉伟和吴小旋分别在“跑猪”和女子标准步枪赛中各得了1枚金牌。在击剑赛中,中国25岁的栾菊杰经过积极争夺,战胜了世界名手、联邦德国32岁的科·哈尼施,夺得女子花剑冠军。这也是亚洲第一次在奥运会上获取击剑金牌。

    第23届奥运会圣火于当年8月12日熄灭。东道主美国获得了自参加奥运会后有史以来最多的一次奖牌,计金牌83枚,银牌61枚,铜牌30枚;罗马尼亚、联邦德国分列二、三位;中国队则凭借金牌15枚,银牌8枚,铜牌9枚的优异表现,按金牌数位列第四位,创下了参加奥运会以来的最好成绩。本报综合整理



参加美国境内的火炬接力须付费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举办地美国洛杉矶,是该届奥运会唯一申请城市。这与当时举办奥运会花费日益增多有极大关系:此前的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分别花了20亿美元、90亿美元。同时该届奥运会也是首次由民间承办的奥运会,一切资金自行筹措。

    为此,后被誉为“奥运商业之父”的尤伯罗斯白手起家,通过与企业集团订立资助协议、出售电视广播权和门票等方式,使得本届奥运会度过了财政危机,且有一定盈余。不过,其商业做法还是遭到了一些非议,如参加美国境内的火炬接力,每跑1英里需交纳3000美元等。

“中国挽救了洛杉矶奥运会”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举办前两个月,前苏联、民主德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宣布不参加本届奥运会,实际原因是为了报复美国联合其他59个国家于1980年抵制莫斯科奥运会。

    2008年7月14日,《纽约时报》刊发一篇题为“来自中国的电话改变了84年奥运会”的文章,将一件尘封往事披露出来:美国奥委会主席彼德·尤伯罗斯称,1984年5月12日深夜,一个来自北京的电话让尤伯罗斯终身难忘。电话的另一端是查尔斯·李,尤伯罗斯派往中国说服中国首次派团参加洛杉矶奥运会的说客。“中国人会来!”查尔斯·李说。“这几乎拯救了那届奥运会。”尤伯罗斯说。



[编辑: 王唯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