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漫步的感觉很好” 翟志刚飞过9165公里

发布时间: 2008-09-28 07:34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浩瀚太空豁然在眼前拉开———像一个从水中慢慢上浮的潜水员,翟志刚头先脚后,出现在太空之中。北京时间9月27日16时34分,中国航天员开始了中国人第一次舱外活动。全中国的目光都锁定在距地面343公里高度的神舟七号———通过架设在飞船船舱外的摄像机,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翟志刚迈入太空的这历史性一步。

太空迎来第354个出舱行走的航天员

    16时35分12秒,舱门开启。神舟,开始对太空敞开了她的胸怀。16时41分,翟志刚顺利出舱。把红色的安全系绳挂钩挂在飞船舱外的出舱扶手上之后,翟志刚上半身露出飞船,并向摄像机挥手致意。“神舟七号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好!请祖国放心,我们坚决完成任务!”

    然后,他把两个安全系绳的挂钩全部改挂到右侧的扶手上,全身飘出了飞船——— 此时,飞船正处于祖国上空。太空,中国人来了!

    作为世界上第354个出舱行走的航天员,在人类首次实现太空行走的次年出生的翟志刚,比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晚来了43年。43年一瞬过。今天,翟志刚以自己的一小步,迈开了中国人探索太空的历史性一大步———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

科技人员每人一针亲手绣成五星红旗

    具有防强光功能的航天服面窗上,映出的是一个蔚蓝色星球的美丽影像——— 地球。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厅的屏幕上看,这个人类共有的家园,似乎就悬在翟志刚的头顶上,伸手可触。

    在轨道舱内的刘伯明露出身来,递给翟志刚一面五星红旗。翟志刚在太空中向着镜头挥舞五星红旗的那一刻,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厅内,掌声、欢呼声久久不绝。“这是由各大系统上百名科技人员每人一针亲手绣制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建启说,正是成千上万航天人数十年不懈的努力,托举着翟志刚飞上太空。

走得最快的中国人每秒飞奔7.8公里

    属马的翟志刚,以每秒7.8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由此成为“走”得最快的中国人。高纯净的真空,高达数百摄氏度的温差,以及迥异于地球的微重力环境,让人类最起码的生存变成绝无可能。而翟志刚感受到的却是温暖如春、空气清新的环境。

    翟志刚身着的这套航天服被命名为“飞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这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选择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同一纬度的不远处,就是著名的敦煌石窟。敦煌壁画上蹁跹起舞的飞天,寄托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即使在飞天梦想成真之后,中国人的浪漫情怀依然浓烈。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上,奥运圣火正是以“飞天”的方式点燃。

完成任务遇小插曲冷静摆脱脐带缠绕

    翟志刚用两只手交替抓着飞船舱外的扶手,支持身体缓缓移动。翟志刚“游”到安装在飞船轨道舱壁的固体润滑材料试验装置旁,取下装置,用右手交给轨道舱内的刘伯明。翟志刚和刘伯明同是黑龙江人,同为42岁,同一天当上飞行员,同时在飞行学校学习,同一天结婚,同批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他们只需一个动作或一个眼神,就可完成默契的配合。

    完成任务后,翟志刚的左腿与白色电脐带发生了缠绕。翟志刚冷静地调整双腿位置,缓缓摆脱了缠绕。

太空漫步19分35秒不觉飞过9165公里

    蔚蓝色的地球缓缓旋转。5年前的金秋,杨利伟在舱内看到祖国时说,“我爱我们美丽的家。”3年前的又一个金秋,第二批叩访太空的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说,“每次飞临祖国上空,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往下看,那里有亲人,有我们的根。”今天,没有了飞船船舱的阻隔,翟志刚只需张开臂膀,祖国就可以被拥进怀中。

    时间缓缓流淌,不知不觉,已到了“回船”的时间了。在刘伯明的帮助下,翟志刚脚先头后,缓缓进舱。17时00分35秒,通向太空的舱门缓缓关闭。太阳余晖给神舟镀上了一层金色。此时,飞船刚刚飞过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上空。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共进行了19分35秒。期间,翟志刚与飞船一起飞过了9165公里。在此后与地面的通话中,翟志刚说,“太空漫步的感觉很好,真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 本版文图均据新华社

[编辑: 修元]

相关专题:神舟七号飞船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