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本期主题:我身边的好党员

市南区“社区大厨”綦荣玉:党员理应做表率

来源:青岛文明网        2016-07-21

    今年66岁的綦荣玉是青岛市市南区湛山街道盐城路社区一片的党支部书记。1995年她如愿以偿地加入了光荣的中国共产党,从那以后,她始终坚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尽己所能地为社会多做贡献,她所管理的片区也多次被评为社区文明楼院。

  走进盐城路社区,只要提到綦荣玉,没有人不夸她,除了夸她热心助人、关爱邻里外,大家还一致夸她厨艺高超,还送了她一个外号“社区大厨”。这个外号的由来还要从綦荣玉在家中开设的“社区敬老食堂”说起。

     随着中国社会步入老龄化,为了照顾社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市南区湛山街道新建了敬老食堂,为老人们提供一日三餐。但由于距离较远,綦荣玉所在的盐城路社区几个楼座的老人们还是不得不自己开火做饭。对此綦荣玉很是担心,一来老人们年纪大了,自己洗洗涮涮的难免存在安全隐患,二来人老了不愿动弹,有时他们吃饭也只是凑副,营养跟不上。

  为了更好地照顾社区老人,于是綦荣玉主动申请在家中开起了社区敬老食堂。从2015年1月起,她制备了六七个人做饭的餐具,又重新拾掇了小厨房,家庭小食堂正式建立起来了,最初以提供午饭为主。

     綦荣玉虽然没干过厨师,但她从来就是一个心灵手巧之人,她做的菜,家里人和亲戚朋友都说还真有点专业水平。但是2002年、2009年,綦荣玉都先后生过两场大病,因此家人对她的身体很是担心,“我这两次生病期间,都是我的邻居还有街道领导和家人一起照顾我,他们给了我大家庭的温暖,如果没有他们的鼓励和陪伴,我的身体可能不能恢复的这么快。”也正因为如此,綦荣玉更加坚定自己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区做一点事,奉献一份自己的爱心。

     綦荣玉深有感触地说,自从办起了小食堂,早晨去超市采购,回来就要洗菜、剖鱼、揉面、淘米……接着就炒菜、煎鱼,炸肉。人一忙碌起来,精神状态就高涨,看到老人们吃得津津有味,也算有了一点成就感,这对身体健康可能会发挥难得的正能量。她高涨的精神状态也让家人们渐渐打消了对她身体的顾虑,老公、儿子、儿媳还经常主动帮她买菜、洗碗甚至送餐,替她分担工作。

     为了叫大家尽量吃得不重样,綦荣玉绞尽脑汁想了些办法,每天一荤一素搭配着上,馒头、米饭穿插着做,按时包包子、下挂面和包饺子。71岁的董桂贤老人每天中午拿着饭盒过来打饭,带回家去吃。他说:“来小食堂以前,我在家吃得很差,一个人不愿意做饭,经常糊弄自己,做一顿吃两顿。现在有了社区食堂太舒心了。”

     碰上老人有腿脚不方便的,綦荣玉和社区工作人员还会把饭送到他们家里去。楼上有户居民,丈夫刘思瑞80多岁,患脑血栓的老伴仇桂花79岁,二老还得照顾着50多岁的智障儿子。十几年以前还能行,现在每天的做饭问题,就愁死人了。唯一的女儿每周从沧口赶过来给一家人做几顿饭,其余基本都是顿顿吃剩菜。自从綦荣玉开起敬老大食堂后,每天都给这一家三口送饭,“我们真是打心眼里感激这位好书记、好楼长。”仇桂花老人说,“我们希望这个小食堂能够一直办下去”。

       从一开始,綦荣玉就没打算小食堂能盈利,因为她定了每餐仅收费10元钱,居民一般都是按月交费,这个收费标准一直维持到现在。遇到过年前后,最便宜的青菜也在6元一斤,收的费用连本钱也收不回来。此时,綦家就得补贴一下。虽然街道社区会给予一定的补贴,但总体来说依然是入不敷出。

       綦荣玉用她的亲身实践诠释了一位党员的职责和使命,她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她连续几年被评为街道优秀党员,2014年更是获得了市南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党给了我们今天的好日子,作为党员我很感激党愿意接纳我教育我,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维护党的光辉形象,让更多人感受到党的温暖。”綦荣玉说敬老食堂她会一直开下去,直到她干不动为止,“我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我们,大家共同关注老人、关爱老人,将敬老爱老德中华美德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