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本期主题:乡村变了样

青岛胶州大店村:多措并举打造文明乡村

来源:青岛文明网        2016-10-24

    大店村位于胶东街道办事处东北侧,是大沽河绿色生态特色旅游产业带上一颗亮丽的明珠。全村共有772户,人口2350人,其中党员117名。该村曾被授予“中国日用口罩加工产业基地”和“山东省口罩产业基地”称号,并连续10年被评为胶州市、青岛市文明村庄。

    历史文化

        相传村庄始建于唐朝,是古时屯兵驻军之所。《胶州志》载:金元时期为陈村镇,是驻兵之所,后演化为陈村店,群众又称存军店。村内有建于公元636年的太平寺遗址,据说,当时寺内庙宇宏伟,殿堂布局别致,坐北向南,大门之上有一匾额上书“太平寺”。

        进门丈许,即有1300年树龄的银杏树两株,比青岛市市南区浮山所有名的大白果树还要早七百多年。上世纪80年代,这两棵树被国家园林局定为“古树名木”一级,挂上标牌,立上石志,远近闻名。

    红色文化

        胶东大店村村民参加革命较多较早,群众基础好,素有胶县“小延安”之称,抗日战争时期,大店村是胶州、青岛、山东乃至全国有名的革命老区。为了民族独立,大店村的革命先烈们前赴后继,英勇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诗篇,涌现出了姜谔生、姜效汶、杨浩、姜宝珩等13名革命先烈。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姜谔生烈士。1941年,胶县抗日民众政府成立,姜谔生当选为第一任县长兼大队队长,1944年,姜谔生在参加县委会议时,遭日伪突袭而被捕,牺牲时年仅33岁。2001年,姜谔生的主要事迹收入《中国共产党著名英烈大典》。

    产业文化

        大店村口罩产业发达,占据了全国民用口罩70%的市场份额,2012年被授予“中国日用口罩加工产业基地”称号。以大店村为中心的口罩加工组团,是胶东办事处村品经济三大组团之一,它吸引了周围11个村庄参与,年产民用口罩8亿多只。目前,口罩经营业户已发展到452家,整个组团从业人员4000人。

    旅游文化

        大店村是大沽河绿色生态特色旅游产业带上一颗亮丽的明珠,对照大沽河旅游产业规划,胶东街道先期重点建设大店民俗特色旅游村,以发展航空服务旅游为远景,为胶东国际机场航空公园奠基,为广大游客提供便捷服务。挖掘历史特色,围绕千年银杏树、太平寺遗址、“一门三进士”、49名秀才等开发点,修建隋唐风格民居。

        同时,以唐王屯兵为素材,修复点将台、饮马湾等传说景点,与千年银杏树形成佛教文化旅游热点。挖掘历史人物,激活红色记忆,以抗日战争中的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为重点,展现大店村的红色旅游名片。挖掘产业特色,深入推进传统口罩业提档升级,发展口罩物流业,提升大店口罩的知名度。留住乡村记忆,胶东街道于2014年6月开工建设大店村盛世广场,采用轴线设计,打通东西通道,内塑李世民雕像、盛世之鼎,北侧建设千亩果蔬采摘基地和生态绿化林带,打造独具特色的农家乐驿站和田园风光美景。在保留民俗特色和历史古迹的基础上,发展体验式旅游观光农业,打造村庄品牌。

    移风易俗

        大店村在发展经济,改善村庄面貌,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不忘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村民思想素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写进《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完善理事会章程,理事会成员免费帮助事主办理红白事,特别是在白事办理上,较之以往既减少了很多繁琐的办事流程,也为事主省掉了不必要的开销,移风易俗、白事简办的良好风尚日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