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公布《青岛市停车场规划(修编)》,将新增泊位约23万个
为统筹配置城市停车资源,加快补齐停车供给短板,优化停车秩序环境,推动城市停车系统高质量发展,2月28日,青岛自然资源局披露青岛市停车场规划(修编)。
规划范围为青岛市中心城区范围以及轨道交通三期线路站点1km覆盖范围。其中,中心城区主要包括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和西海岸东区,面积约898平方千米。
综合考虑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用地条件、开发建设成熟度、公交发展水平、交通运行状况、道路容量等存在明显差异,结合停车供需矛盾分布情况,划定三类停车分区,实施差异化分区管理和分区供给策略。
停车一类区
•为严格控制区,一般为商业、办公较为密集的区域,区域内公交服务水平高,有2-3条轨道交通线路覆盖的区域。
•采取严格的停车供给和管理措施,管控停车供给总规模,适度提高停车收费、推广存量共享、加强智能诱导、加强违章执法管理,合理引导停车需求。
停车二类区
•为一般控制区,二类区域为一般控制区,区域内公交服务水平较高,有1条轨道交通线路覆盖。
•适度提高停车设施供应水平,采取基本车位充分供应、出行停车位适度供应、路内泊位合理设置等措施,适应多样化交通方式发展。
停车三类区
•为基本满足区,为一类区、二类区除外的区域。
•应充分适应较高的机动化出行水平,采用相对较高的配建标准满足停车需求,提供适度宽松的出行车位资源,注重停车换乘设施的预留。
城市公共停车场按照刚性控制、弹性引导两种类型进行分类控制。除此之外,可根据实际停车供需矛盾、交通、用地条件和各方意愿等因素增设正式或临时公共停车场。按照“问题导向、适应需求、多样挖潜、合理布局”的原则,青岛市中心城区共规划城市公共停车场约990余处,泊位约23万个。
结合青岛市轨道交通三期线网,在轨道末端站、城区外围站、外围组团规划地铁P+R停车场,泊位约9000余个。
- 青岛市绿色低碳养殖技术体系正式成立
- 以花为媒,邂逅青岛!2025首届青岛市赏花节赏花指南来了
- 青岛市“鸥遇青岛 文明相伴”主题系列活动之“乐享山海文明行”文明旅游宣传活动在市南区成功举办
- 青岛市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项目入选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 2024年青岛市“最美口袋公园”及“最美绿道”揭晓,为市民呈现绿色生活新画卷
- 共促高质量发展,青岛市中心血站与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签订合作共建框架协议
- 讲好“青岛故事”,青岛市启动道德榜样宣讲活动
- 国足战澳大利亚23人大名单出炉,DeepSeek预测比分
- 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配售选房”通告
- 28项重点任务!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