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辟蹊径|该让真正的爱回归了!微博官方解散多位知名运动员超话,国家誓要整治体育饭圈乱象
为了整治体育饭圈乱象,网络社交平台再次拿出了重磅举措——2月27日晚,新浪微博发文表示,为了保障运动员专注于训练和比赛,避免体育极端饭圈行为波及到运动员,微博积极履行平台责任,与其他互联网平台采取统一行动,进行必要产品调整,即解散相关运动员超话。孙颖莎、王楚钦、樊振东、潘展乐、全红婵等多位知名运动员的超话均在此列。
这次网络平台针对体育饭圈文化再祭重拳,与前不久结束的乒乓球亚洲杯出现的乱象有很大关系。在比赛期间,赛场内外再次出现了部分极端粉丝用举横幅、喊口号的方式攻击运动员、教练员,严重干扰和影响队伍的不和谐画面。
饭圈文化曾被定义为一群粉丝组成的组织和团体,自发地给偶像助威或宣传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于英文单词“fans”的音译,指的是围绕特定明星、艺人或偶像形成的粉丝群体及其特有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起初没有太多危害,但随着狂热极端的粉丝越来越多,还能网络甚至线下煽动攻击“敌对”运动员、教练员,以及影响运动员正常生活外出的情况屡屡出现。乒乓球、游泳、跳水、短道速滑等项目成为饭圈文化的“重灾区”。
组成“饭圈”的球迷到底是不是真球迷?要说真球迷,他们的核心诉求在于体育竞技本身。他们关注运动员的技术突破、比赛策略和团队协作,通过赛事结果和运动精神的传递获得情感共鸣。而饭圈文化则将运动员“偶像化”,其关注点从赛场转移到运动员的私生活。利用所谓“信仰、唯一”等概念,绑架更多年轻人加入这个团体,不仅过度消费运动员个人形象,更模糊了竞技体育的边界,还带坏了一大批年轻人。
可以说,饭圈文化那种狂热与追逐与真体育迷的“喜爱”看似有共同点,实则相差很大。真球迷的支持行为具有明确的边界感。他们通过购买门票、观看直播、参与体育公益活动等方式表达支持,且尊重运动员的隐私和竞技规则。饭圈文化则很难做到理性。他们在比赛现场辱骂对手运动员,甚至不顾对方同胞身份。在网络平台上恶意诽谤和拉踩骂战,一些所谓“粉丝头目”通过饭圈文化疯狂敛财。这些行为已超出体育支持的范畴,演变为社会一种畸形生态。
陈梦曾深受饭圈文化伤害
今年年初,体育总局系统意识形态工作和“饭圈”乱象治理工作专题会议在北京举行,会上明确提出要把饭圈乱象治理作为当前的紧迫任务抓紧抓实。而多个运动项目也已经拿出了旗帜鲜明的态度,比如在近期,国乒、国羽、游泳、网球等项目的众多运动员就先后解散了自己的官方粉丝群。
微博此次解散运动员超话也是抵制饭圈文化的手段。超话作为粉丝聚集的核心场域,其高活跃度曾为平台带来巨大流量,但极端行为的泛滥也迫使平台在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做出抉择。通过解散超话,微博试图从产品层面切断饭圈乱象的传播链条,与体育总局的治理形成合力。
微博关停运动员超话事件,既是平台治理的一次实验,也是全社会对体育本质的集体反思。真球迷与饭圈文化的对抗本质上是竞技精神与流量经济的对抗。唯有摆脱“饭圈”的泥淖,体育才能成为激励人心的精神图腾。让畸形的狂热远离体育,让真正的热爱回归!这是中国体育人与热爱体育的中国人共同的心声。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杜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