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故事|上午去血站献血,下午给老人送制氧机……“背包片警”荆兆曜忙不停

2025-03-03 21:56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19478) 扫描到手机

在学雷锋月的热潮中,青岛市北公安分局双山派出所的社区民警荆兆曜,这位被大家亲切称为 “背包片警” 的基层守护者,以一系列暖心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3月3日,从清晨到午后,荆兆曜的一天,满是奉献与担当的印记。

上午9点半,荆兆曜准时出现在青岛市中心血站。自1993年踏入警察队伍以来,无偿献血已成为他每年雷打不动的坚持。他目光坚定,手臂上的针头连接着希望,血液缓缓流入采血袋。“能给他人带去帮助,这是让我无比骄傲的事。” 荆兆曜说道,语气中满是热忱。

荆兆曜在血站献血。

2010年的一次献血经历,让他的奉献之路延伸得更远。听闻捐献造血干细胞能为血液病患者点亮生命曙光,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在同意书上签下名字,成为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此后,他时刻准备着,只要配型成功,便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为他人送去生的希望。

此次学雷锋月,荆兆曜利用休息日前来献血,希望通过这样的实际行动,让雷锋精神在自己身上闪耀。献血完成300ml后,血站工作人员邀请他挑选纪念品。他的目光落在一个可爱的布玩偶上,面对记者疑惑的眼神,他微笑着解释:“我常年帮扶的失依儿童小馨然特别喜欢布玩偶,我想把这份因献血得来的礼物送给她。” 简单的话语,饱含着他对帮扶对象无微不至的关怀。

荆兆曜给毕大娘送去制氧机。

下午2点,稍作休息的荆兆曜又马不停蹄地带着一台家用制氧机,赶往萍乡路58号。独居老人毕大娘的情况一直牵挂着他的心。去年,毕大娘肺部感染后留下后遗症,呼吸困难,每周都要前往氧气站更换氧气罐,极为不便,有时甚至会因耽误吸氧而苦恼。荆兆曜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刻决定为老人排忧解难,专门购置了一台家用制氧机,让老人在家就能轻松吸氧。

一进毕大娘家的门,荆兆曜先关切地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随后耐心细致地向老人讲解制氧机的使用方法。他一边演示通电、加水的步骤,一边反复叮嘱:“大娘,您尽量少出门,有任何事就给我打电话,我一定第一时间过来帮忙。” 老人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对荆兆曜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从献血现场到老人家中,荆兆曜用自己的忙碌身影,勾勒出一幅新时代雷锋精神的生动画卷。他以点滴善举,温暖着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大家身边实实在在的 “雷锋”,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到学雷锋的行动中来。

(半岛全媒体记者 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