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故事|把婆婆的农家宴爆改成多元化家庭农场,90后外来媳妇成为创业明星

2025-03-27 08:53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14365) 扫描到手机

2012年,22岁的潍坊90后姑娘陈丽很难想到,偶尔去北宅河东村的本领农家宴帮朋友代了一个周末的班,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那个周末,她认识了后来的丈夫“农二代”徐建业。徐建业的母亲衣玉洁,早在1998年就创建了青岛市第一家挂牌的农家宴——本领农家宴,她的故事“挖野菜的人家”还上了央视。

认识徐建业前,从事审计工作的陈丽,一年有10个月都在外面飞,2014年,她决定给自己的人生换一个赛道,扎根农村,接下婆婆农家宴的事业,走出一条农家宴“创二代”的打拼之路。10余年时间,在北九水景区的河东社区,她着手打造了涵盖餐饮、民宿、休闲采摘、共享农场、农产品销售、露营等于一体的本领家庭农场,不再仅靠农家宴“一条腿走路”。

2024年12月,陈丽获得2024年“青岛市返乡入乡创业带头人”荣誉称号。

樱桃花节前的忙碌

3月22日星期日,一大早,本领家庭农场的负责人陈丽就开始忙活了:把前台收拾得整整齐齐,把几十张饭桌擦得一尘不染,给暖水瓶里都接上热水,备好中午的各种食材。

“今天光预约的就将近20桌,再加上临时来的,预计得30桌左右,所以要把准备工作做好,等客人来了就可以全力服务客人了。”陈丽说,最近山下樱桃花陆续盛开,天也暖和了,大家都喜欢出来玩,客人就明显多了起来。

北宅街道的樱桃花节已经开始预热,从2023年首届樱桃花节开始,北宅进一步拉长了樱桃节的产业链,原来吃樱桃才开始聚集的人群,从看樱桃花起就动起来了。

老姐妹在农家宴聚会。

来本领农家宴的,不少都是这里的常客。有六个老姐妹,来时还没到饭点儿,她们熟练地在房间里打起扑克,中午吃完饭,又四处转了转,又打了牌,下午三四点才离开。午饭时吃的萁馏感觉不错,众人又打包带走了一些,说回去给朋友们分分。

陈丽告诉记者,本领家庭农场现占地面积110亩,有1500余棵北宅小樱桃、大樱珠、蓝莓、桑葚、软枣猕猴桃等特色果蔬品种,已发展成为北九水景区最大的综合性特色农场,主营业务涵盖餐饮、民宿、休闲采摘、共享农场、农产品销售、露营等。

“我们农家宴可同时接待客人50桌,以30多种崂山野菜、散养鸡为主要有机食材。”陈丽说,现在山上的樱桃花还没有开,客人过来主要是吃农家宴,等到樱桃花开,尤其是樱桃成熟季,那客人来得就更多。

“去年樱桃节,周末最多的一天接了100桌客人。”陈丽说,再加上不吃饭只采摘的,农场一天能接待2000人。

从本领农家宴窗户望出去,风景怡人。

改变从招专业厨师开始

别看现在陈丽把本领家庭农场打理得井井有条,但2014年从婆婆衣玉洁手里接下本领农家宴时,她还是这个行业的小白。

“作为一个外地媳妇,接了婆婆这一摊,很多人都盯着我会干成啥样,说实在的压力很大。” 婆婆衣玉洁曾经的创业故事对陈丽来说就像传奇一样。1998年,衣玉洁创建了青岛市第一家挂牌的农家宴,2000年,“挖野菜的人家”就上了央视,当时连线衣玉洁进行采访的是刚进央视不久的撒贝宁。

“像老虎芽等野菜,都是我婆婆那时给起的名。”陈丽说,婆婆把北宅的野菜做出了名,做出了特色,“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

铁锅饼子

虽然有压力,但陈丽知道,活儿是一点点干出来的。2024年7月,陈丽考出了中式烹调师三级证书,这个证书含金量很高,而2014年刚接手时,她甚至都没进过几次厨房。陈丽觉得,既然做了农家宴,那就要做专业,即使自己不亲自动手做饭,也要懂门道。

对陈丽来说,公公婆婆特别开明,给自己很大的支持。“有些老人说是让孩子干,但很多事儿还是把着不放。”陈丽说,公公婆婆的信任,让自己可以放手去干。

陈丽接手农家宴后做的第一个大的改革,就是招用专业厨师。“婆婆她们这代人宁愿自己多出点儿力,也要自己干,我们接手的时候觉得太累了。”陈丽说,自己干,忙起来连5分钟坐下的时间都没有,根本没有精力去想发展的事情。

招用专业厨师后,陈丽和丈夫徐建业继续“大刀阔斧”改革。陈丽敏锐地察觉到本领农家宴“今晚备菜,明早等客”的传统经营模式过于被动,极易造成供不应求或食材浪费。陈丽便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改用预约制,经营效率大大提高,一天最大客容量从20桌增加到50桌。这种方式也为他们积累了大量忠实用户。

身在景区淡季不淡

本领农家宴所在的河东社区位于北九水景区内,通常意义上来说,春节之后到春暖花开这段时间,属于淡季,景区内有的商户这段时间甚至都是“铁将军”把门。但是本领农家宴春节后的第一个周末就接待了六桌客人,那时厨师还没上班,陈丽两口子自己下厨招待。

“我们的菜品是不分淡旺季价格的。”陈丽说,本领农家宴虽然在九水景区里,但不会旺季涨价,菜单都是明码标价,不把客人当游客“宰”,所以回头客很多。

“来玩的游客很多,但是真正能留下来吃饭甚至住下的,还是少。”陈丽说,自己打造本领家庭农场,是希望给客人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打造青岛市乡村旅游吃住游娱一体化服务平台,让大家愿意留下,陈丽认为这个市场很大。

各种野菜很受客人青睐。

记者采访时,来了两位年轻的女士,她们专门开车上山,就是为了买两袋20个玉米面饼子。两个人经常来,已经轻车熟路,把车停下,热情地和陈丽打着招呼,微信上付了钱,然后拿上饼子开车下山,前后也就10分钟时间。

“我们这边的铁锅大饼子就是好吃。”陈丽说,很多顾客吃过不少家的饼子,但最后觉得还是本领的最好吃,所以就成了铁杆粉丝。

近几年,陈丽还做了一件事就是创新农产品产销模式,通过系统的包装设计,将北宅特色的大锅饼子、地瓜面山菜包子、萁馏、崂山野菜、蜂蜜、山鸡蛋、跑山鸡等地道农产品打造成为展现北宅原乡风情农产品文创组合,让北宅农产品借助现代物流网络发往全国各地。这一创新合作模式为崂山农家宴餐饮业解决随旅游淡旺季“半年忙半年闲”的发展困境提供了新思路,打破乡村旅游服务企业时空限制,做到餐饮、农产品两条腿走路。

共享农田种植土豆

抱团发展追求双赢

本领家庭农场里有十几块边角闲置土地,春节后,陈丽找人都翻好,然后撒上鸡粪养着,最近天气暖和了,陆陆续续在一些地块儿种上土豆。这些土地,客人认领后,可以自己体验绿水青山间的农耕乐趣,也可以坐等蔬菜快递上门,那叫吃得一个放心。

陈丽告诉记者,农场现有的“北宅精品樱桃采摘基地”“一分田蔬菜采摘基地”“北宅有我一分田”活动认耕基地等三大基地发展良好,每年吸引大量客人前往体验。通过“一分田”承租管理运营,整合村民边角闲置土地,打造成为村民创收、增收的金角银边,作为村民和租客的牵线人,实现了村民增收的同时,也帮租客找回了诗酒田园的乡愁。

这几年,陈丽获得了很多荣誉:2023年5月被崂山区委组织部评为“崂山区第一批乡村振兴带头人”荣誉称号;2024年4月,青岛市崂山区北宅乡村休闲产业协会会长;2024年12月,获得2024年“青岛市返乡入乡创业带头人”荣誉称号……

打拼十几年,陈丽一直觉得单打独斗不长远,抱团发展才有希望,比如,本领家庭农场可以提供优质的民宿服务,但陈丽自己并不直接打理民宿,“现在我们村里做得很好的民宿都有七八家了,我和他们合作很愉快。”

陈丽查看农场的樱桃树。

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年轻人,陈丽和村民们的关系也很亲密。去老人家里看见老人自己包饺子,顺手就帮着包完;村里老人要给在外面的孩子传个照片啥的,很多都会找陈丽帮忙……

“俺收下的菜吃不了就帮着俺卖,摘下樱桃卖不出去,她也回收帮着俺卖,真值得俺夸奖。”河东村民何爱花一提起陈丽来就夸个不停。

陈丽说,自己每年收购村民的樱桃得15000斤,另外村民挖的野菜,只要保证质量,挖多少收多少,村民自己家种的萝卜白菜等蔬菜,她一年也能收不少。

此外,像樱桃节旺季时,陈丽会招30多个人帮忙,给村民们提供了工作机会。

“通过我的收购,一户一年能增加5千到1万元的收入吧。”陈丽觉得,自己帮助村民的同时,村民也为自己提供了人力、产品等方面的支持,大家双赢。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