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2.8万人次沉浸式体验乡村魅力

2025-04-07 18:10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17137) 扫描到手机

清明小长假期间,青岛艾山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以“观星、游村、品果、赏景”的全域文旅体验强势“出圈”,三天吸引游客2.8万人次,成为近郊游的“顶流”目的地。从非遗手造到天文研学,从生态采摘到乡村美学,这片曾经沉寂的山水田园,正通过“农文旅”深度融合的“组合拳”,书写着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

多元业态激活乡村文旅新场景

青岛艾山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内的曹家庄依托山水资源,通过宅基地改革将废弃农房改造成邻里广场、天泽茶社等10余处文旅业态,用石板路串联起青桐农宴、流苏酒肆、梧桐书吧等特色体验,让乡愁记忆与现代生活美学交织共生。“我们以‘修旧如旧’为核心理念,既保留老屋石墙的岁月肌理,又注入现代生活美学。”项目运营负责人黄有仓表示,“让游客在石阶青瓦间触摸记忆,在玻璃幕墙里探寻童年。”

非遗与星空共绘研学新图景

兴郭村将非遗技艺转化为“可带走的乡愁”——有艾工坊内,游客亲手制作艾草香囊、体验古法艾绒捶打,非遗研学课程场场爆满,货架上的艾草枕头、艾草锤等产品琳琅满目,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文旅体验。与此同时,东王家庄的流星博物馆内,孩子们通过陨石和图文展示,沉浸式了解星空文化,探索天文奥秘。“我们将艾草非遗与研学课程相结合,联合艾山天文台共同打造特色‘非遗+星空’研学路线,大大提升了产品知名度和客流量。”艾山泽丰合作社负责人卜钦龙介绍,“在兴郭村,游客不仅能亲手制作艾草工艺品,还能通过研学课程了解非遗文化。

春日IP引爆“赏花经济+采摘热”

青岛市农村公园策划的“梅香逸·春趣浓”主题游园会成为流量担当,2公里赏梅步道蜿蜒于园区内,萌宠互动区羊驼、矮马、梅花鹿等动物与孩子们近距离接触,成为亲子游首选目的地。同步升温的还有“舌尖上的春天”——桃源居、洋翔等采摘园区推出草莓、蓝莓时令鲜果采摘,游客提着竹篮穿梭大棚,享受“田园到舌尖”的新鲜体验。“我们以‘赏花引流+采摘留客’形成消费闭环。”农村公园负责人郭静说,“游客上午赏梅拍照发朋友圈,下午采摘时令水果带回家,真正实现了‘一朵梅花带动一条产业链’的乘数效应。”

青岛艾山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以差异化发展路径,将乡土资源转化为文旅动能,形成“农文旅”共生共荣的生态圈。未来,洋河镇将持续优化业态布局,进一步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让乡村“流量”真正转化为振兴“留量”。(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伟豪 通讯员 冷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