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时评丨一颗甜杏里的城市温度
2025-06-16 14:36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186684) 扫描到手机
半岛网评论员 梁湘
近日,日照大姨在青岛地铁分享家乡甜杏的新闻温暖全网,登上微博热搜,这场跨越数百里的“杏”福传递,恰是青岛城市文明的最佳代言。当大姨将沾着晨露的鲜杏递给陌生乘客时,她送出的不仅是日照特产,更是山东人骨子里的淳朴热忱;而乘客们接过杏子时的笑容致谢、主动帮忙的反馈,则折射出青岛人“礼尚往来”的城市品格。
青岛的正能量并非偶然。作为中西文化交融的港口城市,这里既有齐鲁大地“仁者爱人”的文化基因,又有海洋文明开放包容的胸怀。从八大关老街坊几十年如一日照顾独居老人,到五四广场志愿者手绘地图为游客指路,青岛人将“好客山东”的传统美德转化为现代都市的文明自觉。地铁里那颗被多人传递的甜杏,恰是这种文化基因的鲜活载体——当大姨说着“大家交换一下,换换口味吃”时,完成的是一场文明基因的双向奔赴。
青岛的正能量从来不是宏大叙事,而是由无数“微光时刻”汇聚而成。一名大学生因其在地铁站获得工作人员的帮助,决定留在青岛;青岛地铁员工接力施救晕倒中学生,母子专程前来表示感谢;还有“地铁里的甜杏”,它们都在诠释同一个真理:文明城市的真谛,不在于有多少地标建筑,而在于普通人在日常中如何对待彼此。当分享与感恩成为城市肌理的自然反应,这份温暖终将如海风般浸润每个角落。
青岛,这座连续五年上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海滨之城,正用无数这样的温暖瞬间书写着新时代的“青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