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青岛台东商贸圈诞生的沧桑经历

2020-11-14 19:25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43186)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文艳

东镇是台东的一部分,在杨家村以北辟出的一个区域,它的出现是带有歧视意味的。台东镇上的台东一路至台东八路依次排开,台东一路是杨家村北的第一条路。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不屈的中国人用勤劳的双手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繁荣。台东商业圈有哪些沧桑经历?本期我们即将讲述。

“台东镇是新设的集市,它的设立值得纪念。

当越来越多中国人为挣钱而迁入此地时,当地不过是小商贩和旧货商云集之地。一开始,人们并无信心,个别人小心地、蹑手蹑脚地挨门逐户吆喝,带着笑脸向男人们推销他们的廉价货。如果东西卖光了,他们便会带着空篮子跑到其他集市去,再弄一些货来。人们在这里会遇到亲戚、熟人和朋友,似乎每个中国人都会有许多。他们在这里闲聊着,相互交流卖货经验。”——《山东德邑村镇志》(海因里希·谋乐)

作为德国翻译,谋乐为当局新设的集市鼓吹,而集市的背后,是侵略者霸道的行径。

1891年,青岛村民看到了一批清兵前来,偏居一隅的渔村成为了清廷关注的焦点,是为青岛建制之始。登州总兵章高元随后率兵前来,启动设立防御体系。只是,当工作正在按部就班进行时,1897年11月14日的早晨,趁着胶州湾海面晨雾迷蒙,德国军舰靠岸登陆。是日中午过后,章高元被迫命令清军撤退至青岛山后四方村一带。清军后撤时,德国海上军舰鸣起了21响炮声。

德国计谋得逞后,立刻着手青岛城市建设计划,拆除青岛村、会前村等村庄,大兴土木,开辟街道,建筑房屋,修建港口和铁路,似乎早已决定将99年计划更改成长久占据方案。

建设必然需要劳力,本地的村民不能满足需要,“德人为此开出比内地高得多的工资吸引山东劳工来青。受此吸引,省内大批农民抱着发财梦想,拥入青岛‘淘金’。据当时青岛民政长官单维廉的回忆,短短一年,拥入青岛的省内劳工就高达数千人”。(《台东镇早期建设研究》周兆利作)

但是,德国从建设之初,压根儿就没有考虑这些劳工的住处,他们将一切推给了企业,结果造成了各种问题,“作为德国建筑公司的分包商,中国企业主在青岛的旧村庄中为劳工搭建了众多临时住所‘窝棚’。这些窝棚夏天漏雨、冬天寒冷,往往一个窝棚挤住15~20人,条件异常恶劣。但即便如此,这种临时窝棚及其周围的中国村庄很快就人满为患”。

卫生和疾病,成了德国人意想不到的社会问题。霍乱、痢疾、伤寒等流行疫病先后爆发,不少人因此丧命。随着德国传教士花之安和总督叶世克先后死于传染病,德国人才真正开始害怕起来,不得不考虑中国劳工的居住环境问题。

当时中国劳工居住区出现了很多商贩、小饭店等买卖人。从谋乐的记录中,可以看出,这些中国人一再被驱赶。

最初,是在天后宫附近和衙门前,“由于蹲在地下和闲呆着看热闹的苦力使人几乎难以通过,于是整洁就从这些地方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于是集市被迁移,人们选择在介于村庄两头的一块方便的地方,使旧货商在该处聚集。至于整洁和秩序青岛都改善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