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场监管局查办全省首例假冒专利案

2021-03-24 20:36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57927)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媛

近日,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在假冒专利执法领域实现新突破,责令两当事人立即停止假冒专利行为并予公告,并作出没收违法所得73480.6元和5631.6元的行政处罚决定。这是自2019年机构改革以来查办的全省首例假冒专利案件。

研判方案

今年1月底,青岛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接到案件线索,称青岛某公司生产、某某公司运营的某菌剂肥料上标注专利号涉嫌假冒专利。时值春耕临近,肥料产品关系民生,标注专利号的肥料易使消费者认为其包含创造性发明专利技术而优先购买,对此,执法人员第一时间组织知识产权工作经验丰富的执法人员,成立执法小组,研判案情。

随后,执法人员通过多种渠道查询和全方位专利检索,了解到在产品上标注的专利号是处于专利申请阶段的专利申请号,当事人的行为涉嫌属于将专利申请号作为专利号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的假冒专利行为。

本案的执法重点是取得涉案产品、包材,获取涉案产品、包材的交易合同、帐簿,查证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和违法程度。执法小组针对以上重点问题研究制定了执法检查方案,对力量统筹、人员分配、任务分工、检查步骤、突发情况处置进行了周密部署,为顺利执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果断出击

案件临近春节,不把握时机快速出击就可能贻误战机,给办案取证带来困难;春耕在即,肥料需求旺盛,不及时扼住源头就可能导致违法产品大量流入市场,给消费者权益带来损害。2月1日,执法小组即赶赴莱西工厂,依法定程序、按执法方案迅速进入生产车间、仓库、办公室、财务室等重要目标实施检查。赶在工厂放假前一天,果断查封涉案产品363箱,查获涉案产品复合膜袋1100个,并在财务室查获相关销售票据,为案件的定性和裁量锁定了有力证据。

温情执法

细节决定成败,执法人员深入研判案件细节,围绕违法所得的认定等案件焦点问题反复推敲、询问核实。快速高效,跨越春节假期,执法人员仅用19个工作日完成了从立案到下达处罚决定的案件办理工作。

在办案过程中,执法人员通过专业检索进一步了解到,其中一家企业当事人具有较强的知识产权主动保护意识,但对知识产权相关专业知识缺乏正确认识。执法人员在办案中执法不忘普法,执法与服务并重,及时对企业进行了专业的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知识解读,使当事人既认识其违法经营行为的严重性,心悦诚服地接受处罚,又受到深刻的教育,促使其树立和强化了保护知识产权、守法经营的法律意识。执法人员在做到执法有力度的同时,保持了服务有温度,使案件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