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足迹】平度一位65年党龄老村支部书记:俯首甘为孺子牛 建设村庄有担当

2021-04-02 09:33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16814)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耿莉 郭巧玲

20岁入党,21岁参加工作,恪尽职守为家乡服务30年,让家乡从上世纪50年代全村靠吃救济粮,发展到上世纪60年代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张建茂用一生坚守约定,身体力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挥洒在小营村这片土地上。

87岁的张建茂带上党徽笑容洋溢

家境贫寒却踌躇满志

3月24日上午,半岛全媒体记者在平度明村镇小营村见到了有着65年党龄的老村支部书记张建茂,老书记已经87岁,但身体还十分硬朗地在院子里与老伴儿晒咸菜,老书记说:“现在条件虽然好了,但苦了一辈子,总觉着那些山珍海味不如这一碗稀饭一盘咸菜。”随着老人打开话匣子,这位耄耋之年的基层干部三十年的村支书生活,慢慢展现在我们眼前。

出生于1935年的张建茂,由于家庭贫困15岁才上小学,1956年正式入党,小学毕业后在大队里担任出纳员。1957年,“撤小乡并大乡”将当时的景村乡、孙正乡撤销合并为孙正乡,合并之初人员较少,领导提出要补充几名青年干部,孙建茂恰巧去乡里参加会议,被领导看好并通过选举成为青年团总支书记,在马戈庄公社任职。1959年到1961年,公社派他回到小营村兼任第一书记,回想起这三年的工作,老人摇着头说道:“当时村里有自己的领导班子,我是外派下来的,村民都多少有点排外心理,我那时又年轻没有工作经验,工作特别难开展,再加上正好是三年自然灾害,粮食、副食品紧缺,村里都靠吃统销粮度日,村民饭都吃不饱,哪有心发展经济?我是心里干着急却也有劲儿没处使。”

主动要求下放,留在村里继续为民服务

据张建茂回忆,上世纪60年代初,国家要下放一批干部,但当时乡里定好的下放干部名单里并没有他。张建茂听说后心急如焚,小营村落后的帽子没摘掉,村民连顿饱饭都吃不上,自己现在走了,可能会后悔一辈子。张建茂主动找到领导并立下军令状:“只要让我留在小营村,我一定能尽快摘掉它落后的帽子,如果干不好,我愿意承担一切后果。”就这样,张建茂如愿留了下来,当问起为什么一定要留下时,张建茂激动地说:“那时候心里有团火烧着,一想到过去三年在村里景象,这火就烧得更旺,党信任我,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我,如果我连自己的家乡都改变不了,那我对不起党对我的栽培和信任。我内心就一个想法,脚踏实地在小营村干,帮它摘帽脱贫,让老百姓都能吃饱饭。”1962年,张建茂正式被任命为小营村支部书记,这一干就是30年。

张建茂的全家福

挖沟、钻井、修石渠,让村子旱涝保丰收

1964年的一场大雨,差点让小营村颗粒无收,当时三个月的降雨量高达1400毫米,大雨没日没夜地下,村里还有几百亩的豆子下不了种,这可愁坏了张建茂。回想起那时候,张建茂说:“只要天一下雨,我就披上蓑衣到村里的洼地,经过几次观察发现最快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涝地旁边挖条半米深的沟。”张建茂找来当时的生产队队长们开会,立马行动,当年的小营村保住了收成,连马戈庄公社都要来村里借豆种。通过这一次大规模降雨,张建茂还发现,村里的道路、耕地大多都不规整,弯弯曲曲的道路和不规则的耕地也给排水带来极大不便,他决定改变村里道路和耕地的布局,统一规划。待到农忙结束,张建茂立马组织开村民大会,动员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共同打造一个整齐便于排水的村庄。冬季天寒地冻,张建茂带着800余名村民,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改造了小营村2500亩土地。改造后农田十分规整,排水问题得到了解决,村里村外的道路也都修得笔直,新布局一直用到现在。

1968年打的双眼井一直沿用至今

1968年,小营村又出现了大旱天,庄稼浇不上水,农民就吃不上粮。张建茂去公社寻求帮助,发现周围的村庄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但公社也拿不出买钻井机的钱。张建茂二话不说拿出3000元钱,给公社买上钻井机。张建茂在村里钻了十几眼井,解决了村里的旱情。但问题随之而来,有的井常常打不出水,而有的井却水量丰富,为了让全村的每一块土地都能浇上水,张建茂用了一年时间带领大家修建了石渠,石渠从村庄的东南角一直建到村西北角,保证村里每一块田都能浇上水。“那时候,没有个过年过节,大年三十吃完饺子接着出来干活。”至此,小营村过上了旱涝保丰收的幸福生活。

张建茂收藏的党徽

科学种植,棉花产量翻一番

1965年张建茂将自己在省里学习的棉花种植技术——密植在小营村1000亩棉花种植区开始实施,要求每亩地种8000棵棉花。但由于当时物资匮乏,一亩地只有七斤肥料的配额,肥料跟不上,棉花产量就上不去。张建茂鼓励村民,“咱没有粪力,有锄力。”亲自带领村民将所有的棉花地都锄了八遍,果然,那一年的棉花亩产较往年翻了一番,亩产高达80斤。张建茂欣喜若狂,按照当时的棉花价格,一亩地收的棉花就能卖上80元,这年小营村产量最高的生产队光棉花一项就将近1000元。更让张建茂高兴的是不仅有了收入,棉籽油、棉籽饼也都有了,还有奖励的化肥。有了这一年的种植经验,村里的老百姓干得更加起劲了,小营村的棉花几乎年年都是十里八乡中产量最高、皮棉率最高的村庄。

搞200亩葡萄试验田,自己贷款买化肥

平度科技站找到马戈庄党委想要落实一个葡萄基地,对葡萄种植一窍不通的张建茂起初并不感兴趣,但经过党委领导和科技站工作人员的劝说,他还是同意了发展200亩葡萄种植基地的艰巨任务。

接下这个任务的张建茂又犯了难,对于葡萄种植,自己是个门外汉,科技站工作人员虽然来传授了如何剪枝、留枝、施肥等知识,但第一年秋天葡萄几乎是没有收成。即使这样张建茂也没想过放弃,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管理200亩葡萄一年要一万元钱,对于这个并不富裕的村庄来说实在承担不起。张建茂决定自己学习种植葡萄,他开始到处查阅资料,收集葡萄种植的技巧,到大泽山去学习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还在县里找到了中国农科院葡萄专家吴静静的配方施肥。“有了这些心里就有了底,但老百姓都拿不出钱来买肥料,张建茂又赶忙找来朋友董清河帮他一起贷款买了5000斤肥料分给社员,在张建茂的努力下,当年的葡萄单产高达7000斤。

张建茂说,从三年自然灾害后,小营村的生活水平逐步上升,这个变化不容易,全村人都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在党的带领下,小营村不但早早摘掉了落后的帽子,还成了公社里的先进。张建茂没有辜负党对他的信任,没有辜负村民对他的支持,说到这里,张建茂脸上眼含着泪光,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老书记回忆起过去,每一件、每一桩他都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在工作岗位的这三十年,他为了曾经立下的军令状,一刻也没有松懈,在平凡的事业中彰显了不平凡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