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自闭症儿童从未被诊断过!专家:自闭症不同于性格缺陷 8岁前是最佳干预期

2021-04-02 15:43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294583)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齐娟  实习生 刘凌青 温光凯

“自闭症”患者常常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不聋不哑,却不爱说话;他们有情有心,却不知道如何表达。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中国自闭症儿童诊断率存在偏低的问题,很多自闭症儿童只被当做性格内向的儿童,从而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对于自闭症儿童患者的研究,青岛市中心医院心理科副主任王超有着自己的心得体会。门诊上,不少家长将孩子性格内向腼腆和自闭症画上了“等号”。“家长告诉我他们也是从小觉得孩子和同龄儿童有所不同,以为是性格内向,没有往自闭症上靠。但是孩子越长大,越出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王超告诉记者,自闭症和性格内向很大不同点在于,它是一种疾病,和外界沟通的过程中出现障碍,需要系统的治疗才能回归正常生活。

实际上,一些未被诊断的孩子在普通小学读书,绝大多数没有特殊教育老师或者专门心理医生的帮助,他们得不到干预治疗,和外界逐渐“失联”产生隔阂,家庭面临多种问题。

王超正给患者进行询问诊断

儿童患病可带至成人阶段

国际一项调查最新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20年孤独症患病率由1/68,升高到1/54。据2019年发布的《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Ⅲ》,中国孤独症发病率达0.7%-1.0%,全国约有超1400万名孤独症谱系障碍人群。据全国残疾人普查情况统计,儿童孤独症已占我国精神残疾首位。

王超介绍,目前0-6岁儿童自闭症患病率达1.1%,占到儿童心理疾病的36%,患病率较高。大多数自闭症患者起病于儿童期间,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一些患者可以回归到正常生活,但同样有部分患者因缺少系统的治疗而将自闭症带到成人阶段。“成年人中也不乏自闭症患者,对于成年自闭症患者,我们同样需要给予必要的帮助。”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心理科主治医师王越接诊的患者中不乏成年人。王越直言,十八岁以上的成年自闭症患者约占一半,人数达数百万之众,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而这些自闭症成年人士,大多数每天被迫呆在家里,平时由父母照顾和陪伴。

目前,全国有上千家登记在册自闭症康复机构中,绝大多数只做小龄康复教育,针对大龄群体近乎空白。

王越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青少年身心疾病

8岁前是最佳干预学习期

对很多自闭症儿童而言,尽早发现,尽早干预治疗,即便不能治愈,也可以尽可能缩小与一般儿童之间的距离,以便将来尽可能缩小融入社会的能力。

“一般来说,儿童到1岁就可以诊断了,对于家长来说,如果发现儿童对人和社交都缺乏兴趣,同时对某些物品和行为有特别的偏好,在不同情景中沟通存在障碍,就要考虑去做相关诊断。”王超介绍,内向、腼腆的孩子虽然社交上不是非常活跃,但如果在相应的情境下能发展和维持适当的社交关系,应当不属于自闭症。

海慈医疗集团心理科主治医师王越给出一些具体判断方法。如内向的孩子和父母会有眼神的交流,而自闭症幼儿则由于对视时间短暂和,目光接触异常而缺少眼神交流;孩子对父母的呼唤声充耳不闻,叫名反应不敏感通常是父母较早发现的孩子患有自闭症的表现之一;内向的孩子见到陌生人时会由于害怕躲到父母身后,而自闭症患儿并不害怕,对别人的交流表现出无视的样子;自闭症患儿还有刻板行为动作,比如上幼儿园的时候,一定要走一条路,换成其他路都不行。另外,孩子经常盯着转动的轮子、风扇目不转睛地看,喜欢细小的瓶盖子等相当偏执的行为,都是刻板行为,是病态的方式。

她建议,如果发现孩子患上了自闭症,一定要早干预。一般来说,8岁是最佳干预期。3岁前是孤独症儿童语言学习的黄金期,年龄越小,大脑发育的可塑性越大,所以早发现、早干预是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最重要的基本策略。具体的干预措施主要依靠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手段,药物治疗为辅助性的对症治疗措施,如抗精神病类、抗抑郁类和治疗多动类的药物对治疗相关症状会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