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政前方 | 数字青岛公布“作战图” 青岛“智变”打响弯道超车发令枪

2021-05-14 23:45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55545)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首席评论员 高书华 姚绍毅

“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贷款难、融资贵的问题,因为它们一般没有固定资产做抵押,贷款的时候主要靠信用,通过我们建设完善的政务数据中台,各大银行可以直观地了解到中小企业的信用情况。中台运行不到一年,已协助放款60多亿……”5月13日,在《数字青岛2021年行动方案》发布会上,青岛市大数据局副局长王东翔描绘了数字政府建设的一个应用场景,这对广大中小企业无疑是巨大的利好。

同一天,以“智变·质变”为主题的“青岛·进而有为 华为云城市峰会2021”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围绕未来城市与产业升级的方向展开深入探讨。

而就在5月12日,首届胶东经济圈大数据高峰论坛在青岛举行。论坛上,胶东五市大数据管理部门正式启动胶东经济圈公共数据开放专区建设。

关于城市数字化转型、数字政府建设,青岛最近动作频频,“作战图”已经公布,抢占数字经济,弯道超车的加速跑已经打响发令枪。

赛道:数字经济,青岛成绩很亮眼

云时代的到来,让以前很多复杂的事情都变得简单了。我们希望全面上云,并且要做到选好、用好。它就像跑马拉松一样,既需要这个平台有长久的耐力,又需要有一定的爆发力。——海尔集团云计算首席技术官郭乾继

“数字城市趋势是不可逆的,经济发展与数字化分不开。”新闻发布会上,市大数据局副局长王东翔坦言,数字化转型激活了市场,带来了一条新的城市赛道。上海、深圳、杭州等转型较早城市,可谓见证了数字城市的红利,正举力加大数字城市建设力度。

上海把数字城市建设作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攻方向之一,统筹推进城市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浙江省发布《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全面推进浙江数字化改革,成为浙江新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深圳打造全球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建设“数字中国”城市典范……

面对兄弟城市对新赛道的追逐,青岛必然要加紧脚步,早在2019年,青岛就制定了《数字青岛发展规划(2019-2022年)》,研究并陆续出台政策,加快数字青岛布局。

青岛对标上海、深圳、杭州等先进城市做法,2020年,数字青岛已建成63个项目,完成投资300多亿,带动了华为、阿里、腾讯等180多家企业参与。在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2020中国数字城市百强榜》中,青岛位居全国第七。在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发布的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评估中,青岛位居全国第五。5个项目入选工信部2020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一;5个案例上榜工信部支撑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课大数据产品和解决方案,上榜数量居全国第三。

青岛在数字化的布局较早,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看得见的变化正发生。王东翔告诉记者,数字政府方面的城市云脑建设,与常说的杭州城市大脑基本一致,组织了交通、环保等部门多个应用场景接入。推出了全市统一的掌上政务服务平台——“青e办”APP,整合50余个部门、10个区(市)、7家企业的7000多项服务,归集89类350余万条电子证照数据,“包括个人、企业的诸多业务,里面的电子证件均可以使用。”去年,青岛还完善了政务数据中台,企业信息在中台上打通,协助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运行不到一年协助放款超60亿元。

去年疫情防控期间,数字城市价值更为显现。“比如迅速上线口罩预约系统,让口罩资源得到了更为均衡的使用。”这仅是数字社会的冰山一角。青岛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全市99.6%的学校达到山东省智慧校园全覆盖工程考核标准。持续推进医疗领域数字化建设,电子健康档案动态使用率达到70%以上。完善“智慧人才”系统,人才引进“秒批”业务实现智能比对、自动审核,运行一年来,已为近4万人才提供了落户便捷服务。

数字经济方面,青岛培育了山东省(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园区、青岛国际创新园、青岛国际特别创新区等6家试点数字经济园区。据统计,6家试点数字经济园区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达约950亿元。目前,5个项目入选工信部2020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一;5个案例上榜工信部支撑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课大数据产品和解决方案,上榜数量居全国第三。

方案:数字青岛建设有了“作战图”

城市不只是钢筋水泥的丛林,也是一个复杂的数据体。未来,云和城市级智能中枢将成为城市“标配”的基础公共设施,就像道路、桥梁、电网、燃气管网、水厂、轨道交通一样。——软通智慧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冯嵱

5月13日发布的《数字青岛2021年行动方案》,在四大领域落实31项重点任务,持续发力建设协同高效的数字政府、富有活力的数字经济、智慧便民的数字社会、智能融合的数字基础设施,推动青岛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上迈入新赛道。

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建设一体化城市云脑中心、统一数据业务中台以及城市云脑区(市)中枢,构建全域感知体系,推动公安、城管、应急等重点领域应用上线,至少20个场景一屏接入城市云脑。打造便捷满意的公共服务“数字化”体系。推动公共服务 “一码通城”应用,实现政务服务、交通出行、医药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统一身份认证、多码融合和社保卡多领域应用。提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能力,新建便民利企服务专区不少于10个,亮点应用不少于100个。构建数智融合的政府决策“协同化”体系。围绕营商环境、国资监管、财税审计、经济运行、科技支撑等重点领域应用场景需求强化数据治理,提升政府监管平台决策支撑、宏观调控能力。形成精准高效的城市治理“现代化”体系。推动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建设,更好地支撑以网络化运行、海量化参与、社会化协同为特征的社会治理需求。加快旅游、农业、社区街区等领域数字化建设,打造“一部手机游青岛”“农业一图知家底”“智慧社区和智慧街区”。

推动数字社会建设。提高教育数字化水平。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快速发展,开展智慧校园新装备、新技术试点,智慧校园覆盖率达到99%。提升医疗数字化水平。以打造“全市一家医院”为场景牵引,推动智慧医疗、智慧医保建设,提高医疗数据互联互通效率,建成35家以上互联网医院,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动态使用率达到75%。推动医保电子凭证在定点医药机构应用,实现预约、挂号、就诊、支付以及查阅报告等场景亮码、刷脸服务。完善交通数字化水平。以打造“全市一个停车场”为场景牵引,建立全市停车管理、运营、服务一体化体系,开展5G交通网示范工程建设,新建升级智慧交通设施210处,建设智能化、可统一调度的交通信号灯系统。优化人社和养老服务数字化水平。推进胶东经济圈人社信息共享协同,建设胶东五市社保卡“一卡通办”公共服务圈。推动养老服务“无感办理”,推广智慧养老设施设备应用,基本实现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等政务服务事项自动办理。

培育数字经济生态。打造数据会客厅。推进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应用,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规范数据交易主体行为,探索数据交易新模式。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加快青岛国际创新园等6个数字经济试点园区建设,推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产业规模化发展。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推动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建成10个智慧农业应用基地、8个功能完善的工业互联网平台、100个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开展智慧物流园区、数字人民币试点、数字化景区建设。

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动多功能一体杆建设。结合道路建设、老旧路灯改造,整合路灯杆、信号杆等市政设施,推动新型智能感知设施建设。推动“双千兆”城市建设。逐步实现移动通信网络、固定宽带网络接入能力达到1000Mbps。新建5G基站5000个以上,推动5G与重点垂直行业深度融合。推动一体化数据中心建设。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加快实现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推动联通数据中心一期、电信云基地、移动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

今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项目落地年”,“数字青岛”2021年行动方案也带有鲜明的“大抓项目”导向:

支持各区(市)加快数字经济领域重点项目建设,推动青岛科学仪器产业园、浪潮青岛大数据产业园、华为科技产业城、金蝶软件园、华录山东总部基地项目、青岛大数据云计算综合示范园、夏庄智慧产业生态城等建设。

在关键基础性信息产业领域,也明确提到推进惠科6英寸晶圆半导体功率器件项目、海尔智能电子互联工厂电脑板研发生产项目建设投产。而在战略性新兴信息产业领域,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青岛基地暨中科曙光全球研发总部基地、华为(青岛)智谷项目和上合都市智造谷项目、华为(青岛)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及线上数字工业园等多个项目也被重点提及……

落地:华为深度参与青岛“智变”

在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未来的产业生态一定是更开放、更协作的,头部企业就可以沿着产业链进行垂直整合,把自己的管理经验、业务资源共享出去,同时对产业链有更大的掌控力,最终带动整个产业集群效率的提升和发展。

——华为云中国区总裁洪方明

5月13日上午,以“智变·质变”为主题的“青岛·进而有为 华为云城市峰会2021”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围绕未来城市与产业升级的方向展开深入探讨,分享经验成果,以“智变”创“质变”,共建全场景智慧。

会上,青岛西海岸新区城市智能体正式启动,华为云联合卡奥斯、科大讯飞等人工智能联盟企业发布《青岛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宣言》,为青岛制造的质变提供清晰可行的实践路径。

在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鲁勇看来,产数融合加速,“数质时代”已经到来,高质量地发展数字经济是必须面对的最迫切的课题。

早在2017年9月,华为(青岛)基地就在青岛高新区正式落成,持续在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农业等多个领域助力青岛高质量发展。此后,华为多个产业生态在青岛落地开花,在胶州上线华为(青岛)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在即墨布局华为(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园、华为(即墨)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青岛市与华为签署高技术重点领域框架协议,深化在超高清视频产业、AR/VR产业、人工智能、5G产业等领域的合作,推动青岛高技术重点领域迭代发展,培育世界领先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以数字技术与产业升级相结合,建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新基准’,是青岛城市发展的新脉络。青岛作为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基准’,将成就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标与愿景。”鲁勇表示。“城市的发展已从要素实力的竞争转为环境实力的竞争。这个过程无论是提高产业链的整体效能,还是提升城市的治理水平,都需要在更大范畴内提升环境生态和城市文明的软实力。”鲁勇表示,华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数字青岛”建设,加大技术创新,补齐产业链短板,助力青岛实现全局结构性突破。

鲁勇表示,华为将一如既往地从四个方面支持“数字青岛”建设,加大技术创新,补齐产业链短板,助力青岛实现全局结构性突破。

这四个方面包括:建设共性技术平台,加速产业链升级,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新基准”;聚合“政产学研资用”生态,共建城市智能体,实现城市治理全局结构性突破;发展海洋经济,以技术创新提升城市软实力;以“云+智能”为核心关键技术,推动实现城市韧性发展。

城市智能体,即以数据为基础,融合5G、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数据驱动、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城市级一体化智能协同体系。目前,华为已经与深圳、成都、福州、南昌、长春等城市共同建设了城市智能体,包括“鹏城智能体”“蓉城智能体”等。此次峰会上,华为联合西海岸新区发布青岛西海岸新区城市智能体,为城市智能转型提供系统性技术参考架构。

在海洋经济方面,华为与山东港口青岛港深度合作,发挥5G、AI的技术优势,围绕自动驾驶和工业控制场景,让港口生产作业效率大幅提升。华为在青岛还设立了城市办事处,整合公司资源全力支持青岛发展,为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在核心关键技术方面,华为重视根技术,投入以云、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关键技术,发展创新产业,实现智慧城市的韧性发展。

升级:打造胶东经济圈数据会客厅

山东省正在加快推进数字强省建设,将在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政府、构建数字社会、发展数字经济、强化数据安全,培育数字思维和素养等方面持续发力。建设胶东经济圈公共数据开放专区,是胶东五市充分发挥数据放大叠加和倍增作用,探索数据确权、数据应用和数字人才培育的创新实践。

——山东省大数据局副局长顾卫东

数字化青岛之外,目光还要更长远,青岛瞄向了全省各地市数字化的打通,首先是胶东经济圈。就在5月12日,首届胶东经济圈大数据高峰论坛在青岛举行。论坛上,胶东五市大数据管理部门正式启动胶东经济圈公共数据开放专区建设。

胶东五市大数据局提出建立胶东经济圈公共数据开放专区,汇聚五市高价值公共数据、数据服务、应用场景和成果案例等资源,面向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社会主体开放,打造胶东经济圈“数据会客厅”,推动数据要素在胶东经济圈有序流动、高效配置,鼓励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融合应用,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助力胶东经济圈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胶东经济圈公共数据开放专区有如下特点:

一是开放的数据量更大。专区将同时开放胶东五市数据,一次可申请使用五个市数据。此外,专区还将探索通过“可用不可见”、“可算不可识”等形式开放更多高价值数据。

二是支持数据供需精准对接。专区将支持企业、科研机构等社会主体发布数据需求,提供自有社会数据,支持数据供需双方精准对接。胶东五市将建立数据供需对接机制,加强与社会需求衔接,及时响应社会各界对公共数据的需求。

三是鼓励政企数据融合应用。专区将提供数据分析等通用模型和算法,数据沙箱、多方安全计算等隐私计算服务,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支持政企数据融合应用,降低数据开发利用成本。

据悉,五市大数据局将按照“风格统一、内容统一、服务统一”原则,依托山东省公共数据开放网建设专区。建成后,将分别在五市公共数据开放网展示。届时,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可通过上述任何网站入口,申请使用数据。

未来已来,未来可期。下一步,胶东五市将充分发挥胶东经济圈大数据一体化发展联盟作用,凝聚胶东五市共识,立足各自特色和比较优势,以数据有效联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四链协同”实现更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范围的合作,推动各类资源集聚共享、各类要素融合创新、各类主体良性互动,建设数字政府、发展数字经济、构建数字社会,塑造数据互联互通、各类要素高效流动、数字城市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打造胶东经济圈大数据创新发展新高地,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