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增16万家!健身市场上,谁是第一个突出重围的独角兽?

2021-05-16 11:38 大众报业·f风口财经阅读 (42059) 扫描到手机

       风口财经记者 吴思

  近日,新兴健身品牌超级猩猩完成数亿元E轮融资;智能健身品牌FITURE完成3亿美元的B轮融资,估值已经超过10亿美元。此前更有媒体称健身平台KEEP将在近日递交招股书。

  资本争相入局健身赛道,相关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统计,截至2021年5月10日,我国今年已新增超16万家健身相关企业。在拥挤的赛道上,谁会是第一个突出重围的独角兽?

       健身行业进入加速道

  智能健身企业FITURE所属的成都拟合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3月,仅两年时间就获得四次融资,估值从0涨至近15亿美元。

  据悉,FITURE4月刚刚完成的3亿美元B轮融资,由全明星基金、君联资本、DST Global和Coatue领投,红杉中国、腾讯等八家资本跟投。此次融资,也标志着全球运动健身领域最大规模的B轮融资诞生。

  此前受疫情和资金的影响,不少健身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门店关闭等情况,加速了行业洗牌。而疫情过后,健身行业复苏,逐渐向多元化、智能化和规模化发展。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超过117万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健身",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健身相关企业。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占63%,个体工商户占比为33%。以工商登记为准,截至2021年5月10日,我国今年已新增超16万家健身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

  从地域分布来看,贵州省的健身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近16万家,占全国相关企业总量的13.7%。其次是广东省和山东省,均拥有超过10万家相关企业,位列第二和第三位。

  相关数据表明,中国经常锻炼人口超过美国4倍、健身人均消费达美国的1.3倍。作为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中国拥有全球增长潜力最大、最为不容忽视的巨大消费市场。

  随着中国主要城市北京和上海人均GDP迈过2万美元大关,达到发达国家标准,资本对健身市场的投资热情高涨,中国健身消费市场起飞已是共识。

运动科技化是趋势

  伴随科技发展、消费升级的推动,健身产业已逐步脱离了传统服务行业,智能健身早已独立成为一条“白金赛道”。

  据FITURE官网介绍,该公司提供包括“科技健身硬件、虚拟教练专业指导、健身课程、专业健身社区服务在内的科技健身方式服务”。主要产品是FITURE魔镜,称是一款“硬件+内容+服务+ AI”的智能健身产品,于2020年10月28日在上海上市,标价8200元人民币。

  据了解,FITURE提供录播及直播课程,通过AI摄像头及运动算法引擎识别系统,用户无需任何穿戴产品或传感器辅助即可完成人机交互,透过镜子看到教练动作的同时也能看到自己。

  作为中国智能健身镜行业的先入局者,FITURE成长迅速并受到资本青睐。对于老牌科技巨头而言,智能健身产品同样具有是一片待开发的市场。有消息称,苹果公司或将于2021年度秋季发布第一款智能健身镜产品。

  根据最新发布的《2020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国内参与健身的人群由2019年的6812万人增长至7029万人,健身人口渗透率为5.02% ,环比增长3.19%。从趋势来看,中国同美国、欧洲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随着智能终端被更多人接受,智能家庭场景破除了时间限制,健身类目更加多元,智能健身也不断靠近并实现全民普及的宏伟目标。健身渗透率高,也是成熟、发达社会的标志与必然结果。

  据统计,截止2020年12月,中国存量市场中智能健身房总数约3.2万家,占全国商业健身房(含健身俱乐部和健身工作室)总数的32.7%。其中,一线城市的智能健身房数量约5400家,占一线城市健身房数量的45.4%。走在经济前沿的一线城市,商业健身房的智能化普及也同样引领全国。

  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随着人均GDP收入上升,中国人会追求更健康而美好的生活状态。但是,健身领域是一个刚刚起来的早期阶段,还需要持续发力。随着技术壁垒逐渐打破,自研原创内容、原创课程将成为同类产品未来竞争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