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丨文物会得“癌症”还传染?!我在青博修文物:会望闻问切,还要懂护肤美颜

2021-05-17 06:36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00719)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文艳(受访者供图)

步入博物馆,方寸览千年。

先人缔造的器物,历经千百年的沧桑,覆被尘埃,伤痕累累。是她,用挚爱,一丝不苟,守护着它们;是他们,用传统的工艺,妙手仁心,治愈了它们。他们,都是国宝背后的“无名英雄”。

时值“5·18”国际博物馆日,让我们走进那存贮着文化遗产、展示着文明过往的神秘房间,聆听文物修复者、历史守护人,与博物馆、与文物的心灵对话,体悟浩瀚历史。

热爱,无论多苦;修复,不管多难,是执着坚守的使命,铸就了强悍的历史传承,照亮未来之路。

复活青铜的医者

白大褂、口罩、手套、洁牙机、打磨机、手术刀……在时光的滴答流逝中,全副武装的她完成了一台又一台复杂的手术。当这些年岁已逾千百年的“病人”神采奕奕,再次展现在人们眼前时,谁能知道,是她的妙手将这些衰朽的青铜重新唤醒。

她说:复活文物,就是复活一段历史。希望通过我们,让这些文物能够“再活五百年”,甚至更久更久。

一场“小手术”

青岛市博物馆的修复室里,车轮摩擦地板的声音传来,“病人”来了。瓷器青铜器物修复师张海燕站起来,麻利地穿好白大褂,检查一遍工具:手术刀、棉签、环氧树脂、2A溶液、热风机……齐了。

把它轻轻地放在手术桌上,首先着手写病历:

姓名:铜壶;年龄:不详,只知道出生在清朝;身高:27.8厘米;来源地:图书馆(1950年迁入);病症:局部患“癌”,足部“残疾”;体貌特征:双首耳衔环,腹部蕉叶纹。

残缺不大,“癌”面也就是氯离子侵蚀的部位也不大,看来病得不重,张海燕舒了一口气。

戴好手套,打量一下“病人”铜壶,张海燕决定先给它做个全身清洁,即物理除锈。洁牙机、打磨机、手术刀,依次登场,瘤状物、亮绿色的粉状锈、有害锈都是“癌细胞”。为严防“癌细胞”扩散传染,张海燕将它们一层层打磨去除。咦,还有小部分残留,拿出棉签,蘸一下“神仙水”——2A溶液,继续擦洗,最后用热风机吹干。再仔细观察一遍,还有一些锈蚀,是岁月积淀的“黑漆古”,好看又有保护作用,留下吧。

该洗澡了,不过它可不能沾自来水,那里面的氯酸钙和次氯酸钙会产生氯离子,导致铜壶的病情“恶化”,后患无穷。张海燕小心地将它放进蒸馏水,反复刷洗,再吹干。

接下来就是针对铜壶的残疾做复原手术了。清洗断面、吹干、涂上可逆层,这层材料的专业叫法是“5%的B72乙酸乙酯溶液”,虽然有点拗口,但是重要的“后悔药”,如果后面接错了,还能用化学试剂溶开,再换接新材料。

补配,环氧树脂登场,黏结剂和固化剂1:1混合,一番捏、搓、揉,直到手都有点酸了,才把材料按在铜壶“足底”,盖住伤口,耐心等待24小时,材料已经坚固,用砂纸随形打磨再打磨,直到平整。

“肤色”还有差异咋办?作色。张海燕麻利地拿出矿物颜料调色,用棉签慢慢涂抹,一遍不行,再来一遍……终于,颜色一致了。张海燕拉紧口罩,深呼吸一口气。

5天过去,这台小手术顺利完成。

铜壶被推入恒温恒湿的房间,继续在无尽岁月中散发着熠熠华彩。

“匠人”磨砺出

吉金烁烁,每一个看似简单的步骤都需要时间来磨练,“磨”去的是青铜斑驳锈蚀,“练”就的是修复师铁杵磨成针的心性。人人都说这是“匠人精神”,何为匠人?

走上器物修复师的位置,成为青岛市博物馆的资深文物医生,张海燕经历了20多年的磨砺。

1993年的夏日,邮递员走进即墨张家,将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递到了张海燕的手里。怀着激动的心情打开,张海燕却一时愣住了,志愿明明报的是技术物理系、化学系,通知书上却写着“北京大学考古系大专班”。显然,她是被调剂过去的。

14人的小班级,7男7女。抵触、烦躁,大约半个学期过后,张海燕的心才被专业课收服:书画、拓片、青铜、瓷器,门类众多;实验课、线路课、历史文化课,多种多样;实习期,踏进国家博物馆,琳琅满目的国宝蔚为壮观。坐在修复室里,张海燕第一次拿起手术刀,在纸张上取样,激动得手一直在颤抖,手心都是汗。她用了一学期时间,和同学用石膏修复了一件陶器,那种成就感无以言表。

两年时间倏忽而过。1995年,张海燕入职青岛市博物馆,从讲解员做起,正式开启自己的文博人生。以前跟无声的文物打交道,今后要跟无数来来往往的参观者打交道,张海燕是紧张的,一段抗日战争图片展解说词,背了很多遍……三年后,她调入保管部,成为一名文物保管员。

打开库房大门,苍凉凝重的气息扑面涌来,精美的文物诉说着自己曾经的辉煌,也展示着身上累累的伤痕,一股莫名的疼痛在张海燕心底翻滚,已经放下三年的技艺在指尖跃跃欲试,如果可能的话,真希望能救救它们。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2004年,张海燕被选派到中意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班学习了10个月,并赴各地文博单位实习。在对一件件文物的“磨洗”与“拯救”中,她成长为一名专业青铜修复师,一场大机缘也随之降临。

2017年3月,获国家批复,青岛市博物馆馆藏青铜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启动。700多件馆藏青铜器物中的292件被挑选出来,搬到了张海燕等人面前。这次,需要青岛市博物馆修复的有一级文物一件,二级文物65件,其余由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负责。

如此规模的修复工作还是张海燕第一次遇到。几十平方米的屋子就是治疗室,一张不大的长桌就是“手术台”,从写档案“病历”,到化学分析、仪器探伤,再到讨论最佳“治疗”方案……“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伴着90个日升月落,张海燕等人最终换来了66件青铜器的“康复”。

无声的“对话”

一扇小小的窗户,报告着晨光和夕阳。颈椎腰背都在报警,眼睛也开始酸涩,张海燕站到窗前,舒展一下全身,明明感觉时间不长,然而,已经过去了几个小时。

早晨8点半,拿着“出库凭证”,张海燕小心地提出等待“重生”的青铜器,推车缓行进入修复室,一番精心治疗,下午5点再将它们推回库房休息。忙活几天时间,可能只补好一个硬币大小的窟窿。经过多年修炼,张海燕已经练就了根据质感、色泽、薄厚判断器物年代、真伪的本领。

捧着修复如初的商朝兽面纹铜爵,张海燕下意识地微微点头。青铜器的修复标准是修旧如旧,看到修复好的青铜器物在展厅与观众见面,所有的疲劳皆一扫而空。

让张海燕印象最深的,是修复国家一级文物春秋双螭耳铜盘,1950年由原青岛红十字会会长贺善果捐赠。它敞口窄缘,浅腹平底,双螭附耳高出器口,纹饰精美绝伦;腹外壁饰蟠龙纹,圈足外侈,下附三卧牛足,盘底内有铭文“亭叔作宝盘,其万寿无疆,子孙永宝用”。大意是亭叔做此宝盘,期望长寿万年,此器能够永世流传,后世子孙铭记祖先的功德与荣耀。

这件双螭耳铜盘是春秋时期祭祀宴飨仪式前——“沃盥之礼”,即洗手之礼的明证,是重要的礼器。可谁能想到它曾患“重病”:掉了一耳一足,留存的耳部还有残,腐蚀也较严重。它身上的青铜癌如不及时处理,同库房的所有金属文物都会被感染。

除锈、清洗、粘接、补配、作色、封护,张海燕等人用了一个多月时间来修复这件珍贵的文物,每一步,都是对经验、耐力和判断力的考验。

如今,焕发光彩的珍宝被安放在展厅的中央供人观赏,向每一位经过的游客诉说着几千载的沧桑过往。每当有人对张海燕巧夺天工的技艺赞叹不已时,她却只是用一句“这没什么”来回应,不骄不躁。

“不止一次听老师说过,复活一件文物,就是还原一段历史,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文物能够‘再活五百年’,甚至更久更久。”展柜前,张海燕凝望着修复好的文物,仿佛在展开一场无声的对话。

她为它们找回了往日的模样,它们回馈她自豪的力量。

故纸堆中觅匠心

 “绢保八百,纸寿千年”,每一幅书画、每一册古籍、每一张碑帖都是鲜活的,修复师就是为它们延续生命、妙手回春的医生。他们与时光为敌,不让这些故纸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又与时光为友,让片纸寸绢承载着光阴流淌过的斑痕。每一次修补,动辄就是上百道工序,一丝一毫与千百年的岁月都在他们的指尖上凝聚——

良工初长成

“小军,这件你上手试试。”老师崔薇薇的话在耳边响起。

虽然步骤已在心里经演练过不知多少次,在资料品上也数不清实践过多少次,但真要在文物上操刀开干,缪小军一时退缩了。他不敢动手,因为纸质文物一旦毁掉就不可恢复。

“你要是不动手,就永远学不会,那就永远干不了这一行。你按照我说的要求去做就可以,只要突破了第一次,就不会有心理负担了。”崔薇薇再次鼓励道。

尽力抑制着颤抖的双手,缪小军按照老师指导的步骤洗画心、揭命纸、托命纸……他明白,越不敢碰,手就越抖得厉害,慢慢地,眼里、手里只剩下纸、刷子、浆糊、镊子,恐惧被彻底排挤出心底,经自己双手修复的第一幅作品也出炉了。

缪小军

这是发生在10年前的一幕。

文物的舞台,有台前,也有幕后。根据全国文物腐蚀损失状况调查,我国博物馆有藏品3018万件(套),有一半馆藏文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其中重度腐蚀的文物达到了230多万件。“不遇良工,宁存故物”,面对严峻的形势,文物修复师们争分多秒,接力传承,对这些历史瑰宝展开了抢救性修复与预防性保护。

在如今的青岛市博物馆文保中心,书画修复师缪小军从师傅崔薇薇手里接下了接力棒;科班出身的胡可佳不但在书画和古籍修复中深耕不懈,还正在申请壁画修复项目……他们伏案不辍,以“补天之手、贯虱之睛”,助一件件沉寂库房、千疮百孔的书画古籍焕发出新的生命。

说起他们的起点,还得再次将时针拨回2009年,青岛市博物馆成立文保中心,一批挚爱文物的良工巧匠从此会聚一起。仅用两年时间,就成功获得了国家文物局可移动文物修复二级资质,也让市博物馆成为青岛地区唯一具有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的单位。

英雄不问出身,只问是否适合。书画修复师缪小军就在此时脱颖而出。

市博物馆资深书画修复师崔薇薇,从事书画装裱已二十余载,经过多年学习和实战,修炼出一手过硬的本领。曾经,一张清代画卷经过她的妙手回春,挂到展厅供人观赏,谁也不会想到此前是何等残破不堪——画心碎得掉渣,修复后完整如初,当时在安保部工作的缪小军惊呆了,彻底被崔薇薇精湛的技艺所折服。2011年9月的一天,33岁的缪小军鼓足勇气找到崔薇薇,希望拜师学艺,在得到领导的批准后,正式加入了文物修复师的行列。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缪小军曾联手胡可佳修复过一幅清代山水立轴,由于前人修复水平欠佳,画心可以看到明显的修复痕迹,有大量的残缺和断裂,并且部分位置已经起翘,原本残缺位置补全的颜色明显深于画心。因为是二次揭裱,画心断裂又比较严重,所以从润湿到清洗再到揭裱,都需要特别小心。揭除命纸后还需要借助水的浮力将破碎的画心一点一点拼接到一起,断裂严重的地方贴了上百条2毫米宽的折条加固。

日子就这样在故纸与浆糊的分分合合中闪过。2015年,崔薇薇退休了,缪小军接过了师傅的接力棒,继续埋首书画修复,独当一面。

巧匠正年轻

虫蛀鼠啮、霉蚀酸化、一碰就碎……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可摆在胡可佳面前的,是这样一本本“拿不起、放不下”的古籍。

1988年出生的胡可佳,是市博物馆修复师队伍中最年轻的一位,毕业于西北大学文物保护技术专业。这个曾被人们视为冷门的专业,却是她高考报考的第一志愿。她觉得,这是一门可以静下来的专业,正如自己平易沉静的个性。

胡可佳

退回十几年前,全国文物保护专业可谓门庭冷落,胡可佳就读的一个班才三十几人,学习过程中还有人中途转了专业。胡可佳不但没有动摇,还在毕业后考取了研究生,专攻壁画保护方向。

一路初心不改,2013年毕业后,胡可佳考入青岛市博物馆,成为一名专为古籍“诊断治疗”的医者。

拆书叶、配纸、揭胶、溜口、托裱……选配的纸张要与待修的古籍材质、帘纹相近、薄厚相仿,有时还要根据书叶的颜色用茶水染配纸张。就这样,胡可佳一把镊子、一支毛笔、一汪清浆糊,将课堂上的知识付诸“临床”阶段。

一套工序看似不复杂,可对一册上百页甚至几百页的古籍来说,就是几十遍甚至几百遍的重复操作,慢工出细活,只一项“揭胶”就如同绣花,进度就可以按毫米推进,时间长了,腰酸背痛,眼睛肿胀,“颈椎、腰椎会出现各种毛病,成了古籍修复师的职业病”。

在胡可佳的意识里,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较量,“病重垂危”的古籍等不得,“治疗抢救”的过程急不得。“记得当初老师教我们做纸捻,也叫纸钉,用来固定书芯,起到加固书籍整体结构的作用,得用皮纸一点点搓成,虽然小小一个不起眼,但要练习很多遍,直到实现能中空坚挺,可以像钉子一样穿过书眼,才能更好地起到固定作用。”胡可佳说,“这也教会我要有敬畏之心,修复环节中任何一步都容不得马虎。”

在山东省图书馆培训班进修时,胡可佳曾见到一项极具挑战的高难度工作。那是一套珍贵善本,遗憾的是它曾被子弹打穿,厚厚的书籍上留下惊人的大洞,第一页甚至有多处撕裂,对这套善本的修复就成了一个需要花费一两年的大工程。书画修复有“全色”的工序,即修复师会对有据可考的画作缺少部分进行可辨识的填补,“古籍修复不行,”胡可佳说,“因为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字体,不可补字。”

坐得住这张“冷板凳”,凭的不仅仅是毅力,更是兴趣与责任感。

如今,青岛市博物馆又根据藏品现状和研究展示需要,正准备申报新的项目——馆藏壁画保护修复,已待省文旅厅组织专家评审和国家文物局的立项批复,这让胡可佳所学的壁画修复技艺有了用武之地。

我是谁,不重要

早晨8点半,海风携着一缕晨光唤醒了沉睡中的青岛邮电博物馆,年过六旬的周宁依次按动电灯开关,从楼上到楼下清点一遍展品。玻璃展柜内,馆藏电话机映射着柔和的光芒,她满意地笑了笑,开始擦地擦桌子……9时的钟声响起,工作人员陆续到岗,半个小时后,博物馆正门洞开——身为青岛市邮电博物馆行政总监的周宁,正式开启一天的工作。

周宁为参观者讲解。

如此日复一日,已历时七个春秋,尝遍人生酸甜苦辣的周宁像装了“马达”,没有停歇。俗话说“七年之痒”,与一座博物馆相处七年,是什么样的感觉?她说,“我是谁不重要,只要游客进来感到不虚此行,一切就都值得”。

点击下方版面

了解周宁的故事

>>创作者手记<<

匠心的力量

采访告一段落,心情未曾平复。

对话博物馆人,被他们身上的谦逊、热爱和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所感染。

和青岛市博物馆里的文物修复师面对面,一说起文物修复的工序,他们滔滔不绝,步骤清晰,专业术语规范而熟练,给笔者演示起来,也是动作麻利,此时,那些残缺的文物,成为等待重生的病人,是渴望,也是信任。

然而,话题聊到个人经历、感受,上百道工序的枯燥、疲惫,他们无一例外,都变得不善言谈,“没有什么”“还行吧”……在外人看来巧夺天工的技艺,被他们轻描淡写地略过,在文物修复的世界里,他们忘却了自我。

周宁参观的小朋友讲解。

跟随青岛市邮电博物馆周宁大姐一起工作时,发现根本追不上她。虽然她已经整整63周岁了,却健步如飞,一个不注意,她已匆匆上楼。即便比她年轻二三十岁的同事,都不得不向记者感叹:别说走路追不上,干什么都追不上。恰逢金家岭学校七年级学生研学参观,周宁大姐不用扩音器,全程声情并茂地讲解,不仅仅是邮电的发展史,还有整个青岛的历史进程,讲解中,她不断启发提问,一个小时不曾间断。

这就是热爱的力量。

即便已经是资深人士,他们仍在学习的路上。近年来,青岛市博物馆不断取经,与上海博物馆、四川博物院、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等国内实力雄厚的文博单位交流合作。在合作过程中,文物修复师们如饥似渴,他们虚心求教,牢记专家叮嘱,探索全新的修复技术。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连接古今的纽带是建筑与文物。先人们留下的珍贵遗产,给人们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提到的那样: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这种骨气和底气,来自于文化的自信。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集大成者,是历史文化的圣地。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目前,青岛有百家博物馆,各司其职,践行着历史文化传播的使命。

周宁、张海燕、缪小军、胡可佳……他们守护着博物馆里的文化瑰宝,用真诚传递历史魅力,用匠心唤醒沉睡的文物,让它们重新绽放已经跨越千百年的历史光芒。

202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恢复与重塑”,与我们的策划不谋而合。

恢复,残缺的文物;

重塑,自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