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作风、当排头!青岛要从这六个方面争创一流

2021-05-19 22:55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05481)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殷红艳

真的“坐不住”了!近来,青岛的领导班子风风火火,先是5月9日至12日赴一流发达城市成都和深圳学习考察,对标对表,发掘差距。学来经验之后,马上检查梳理自己手上的砝码——大项目,5月16日至18日,利用两天半时间,实地观摩了全市10个区市和4个功能区的30个重点项目。观摩完之后,在18日当天下午立马召开全市转作风创一流当排头动员会暨“项目落地年”观摩总结会,这雷厉风行的动作,完美诠释了关键少数身上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

关键节点,青岛党政领导班子、市级领导干部及各区市、各部门负责人再次誓师,发出“动员令”、吹响“冲锋号”,动员全市上下转作风、创一流、当排头,传递出青岛“对标先进找差距、勇于担当抓落实”的韧劲和实劲,也展示出誓要攻坚克难、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的决心和信心。

直指作风和精神领域问题

4月份,刘家义书记在青调研时对青岛干部的“敲打”——“坚决防止自我满足、自我陶醉、自我封闭”还在耳边,近期赴都、深圳考察学习感受到的巨大差距依然触动在心,青岛关键少数这次针对青岛领导作风和精神状态问题做了深刻的自我检讨。

在这次总结会上,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面对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竞争态势,如果我们思想上依然不紧不慢、抓工作依然‘涛声依旧’,必然实现不了进位赶超,甚至差距还会越拉越大。工作的背后是作风问题,作风的背后是责任心问题,责任心反映出来的是精神状态问题。”

“各级领导干部要解放思想、开阔视野,用更具国际化的眼光、在更大的坐标中谋划工作,全市上下、各区市、各部门,都要与先进城市寻标对标,更多地‘走出去’,学习先进、比学赶超、加压奋进,以更高目标、更硬举措转作风、创一流、当排头。”

说一千道一万,关键要实干。青岛提出转作风、创一流、当排头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开一次会、讲一次话就能实现的,重要的是青岛的“关键少数”们能否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拿出“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比学赶超、加压奋进,干出“项目落地年”的新业绩、新战果!

全面对照不足,正视巨大差距

此次成都、深圳之行,是一次直接触动青岛领导班子灵魂的考察学习。

成都、深圳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在全国大局中的引领力、竞争力不断增强,许多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在坐标视野上,尽管青岛一直强调国际视野、国际标准,但抓工作格局还不够大、视野还不够宽的问题始终存在,无论是城市定位、产业发展还是营商环境,与先进城市相比都还有不小差距。

成都、深圳的高质量发展是考察团有目共睹的,而在兄弟区市的项目比拼中,也能很容易找出差距和不足。这些也都应化作各区市、功能区、有关部门奋力争先的动力。

发展质量上

            高新技术企业     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

深圳       超过1.8万家                 4.9%

上海       1.7万家                        4.1%

成都        6120家                        2.66%

青岛        4396家                        2.51%

深圳

电子信息产业总规模已达到全国的1/6,增加值占深圳GDP比重达到1/4;

杭州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4290亿元、占GDP的26.6%;青岛在规模和效益上都还有不小差距;

成都

进出口总额排名上升至副省级城市第6位,超越了不少沿海港口城市,包括青岛;

可以看出,青岛与一流发达城市还有很大的差距和上升的空间。

在产业项目上

与先进城市相比,青岛重大项目尤其是过百亿的、具有引领性的先进制造业项目少,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和拉动作用不明显。

在治理水平上

青岛城市治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方面均存在不足和短板。各城市都有青岛要学习的地方:

深圳:人口和道路车辆密度全国第一,但通勤效率远高于青岛。

深圳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连续两年居全国重点城市首位。

成都: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558公里,建设速度全国第一,青岛地铁运营里程为246公里,市区内快速路网远未形成。

成都城市云脑已经运行。

杭州:数字治理指数居全国第一。

青岛在城市治理上已经提出了发展智慧城市,但是治理信息化、智慧化上推进速度还不够快。

在干部作风上

青岛干部总体素质很高、作风过硬,但在当前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来越近的竞争态势下,个别干部,特别是个别领导干部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还不够强,还没有完全破除“红瓦绿树综合症”。

“要把自己放在全国发展大局大势中去审视和衡量,面对当前各区域板块百舸争流的发展局面,城市间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与上海、深圳、成都、杭州、苏州、宁波等先进城市相比,我们有些差距很大,而且有些差距还在扩大。”赵豪志说。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有优势,我们不可能完全临摹和复制。学是为了赶,任何真正的对标先进、学习先进都要学深悟透先进做法的内在逻辑,思考青岛有哪些独特的优势条件,进而迈开行动的步伐,对标赶上。

大项目全盘阅兵摸底

勤能补拙。青岛已经全面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和短板,下一步就是要审视手中的砝码,奋起直追。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出。通过观摩10个区市和4个功能区的30个重点项目,我们欣喜地发现,这些含金量最高的大项目,有了如下一些特点:

纵观此次观摩的项目,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一批引领性项目加快推进,展现出较强的带动作用。这些项目块头大、水平高、带动强。像崂山区的中科曙光国际信息产业项目、胶州市的软控胶州装备产业园、莱西市的北京汽车制造厂总部及产业基地等,这些项目龙头引领作用突出,能够有效带动上下游产业项目集聚,形成集群发展的产业生态。

二是一批创新性项目定位高端,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像即墨区的惠科6英寸晶圆半导体功率器件项目、青岛自贸片区的清原创新中心、高新区的海纳光电环保仪器仪表产业园、青岛蓝谷的智能航运技术创新与综合实验基地、平度市的钢研高纳高温合金材料产业园等,都是具有高价值、高成长性和未来引领性的“四新经济”项目。

三是一批集聚性项目重点发力,展现出良好的集群效应。像市南区的华夏基石企业总部基地、市北区的青岛生物科技创新园、李沧区的青岛国际院士港研究院、城阳区的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等,都不是单一的项目,而是一个个重大的平台,能够为区域发展不断集聚、整合各类优质资源要素。

城市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产业的竞争,最终取决于项目质量的比拼。这些优质项目,必将为青岛进位争先奠定坚实基础。

“六个方面”扎实奋进创一流

赵豪志在讲话时指出,面对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用更具国际化的眼光、在更大的坐标中,对标先进城市谋划工作,认清差距、比学赶超、加压奋进,以更高目标、更实举措推动青岛在高质量发展中率先走在前列。

赵豪志在动员暨总结大会讲话时明确提出,青岛要在以下“六个方面”扎实奋进创一流。

要在推进“项目落地年”上扎实奋进创一流,进一步提升项目落地效率,加大项目招引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经济运行、投资项目的调度分析和督导考核,把工作成效体现在抓项目、促投资上。

要在发展实体经济上扎实奋进创一流,重点打造海洋经济、智能家电、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等一流产业集群,大力发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紧紧围绕产业推进创新,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和产业集群化发展。

要在数字青岛建设上扎实奋进创一流,全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数字社会,筑牢新基建底座,努力推动青岛数字化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要在更高水平开放上扎实奋进创一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放大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功能区优势,狠抓外资外贸提质增量,在引领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中展现担当。

要在提升城市品质上扎实奋进创一流,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加快建设公园城市,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助力改善营商环境、发展环境。

要在干部作风建设上扎实奋进创一流,大力弘扬“三牛”精神,树立勇争一流、敢打硬仗,雷厉风行、求真务实的作风,以奖惩分明、奖优罚劣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建立上下一心、层层落实的长效机制,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关键节点召开的这次重要会议,可以说,既是一次交流体会、总结盘点,更是一次登高望远、重新出发!

在青岛的版图之上,一个又一个项目,必将成为青岛发展的一个又一个燃点。当各区市、各功能区、各部门在项目推进中不遗余力、勇于创新,不断自我加压,上了高度、有了力度、不乏热度,扎实奋进创一流,必定会挖掘出青岛发展更大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