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家校外培训机构缘何被顶格罚款?释放什么信号?在青岛,这些硬杠杠必须达标!

2021-06-02 11:07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331160) 扫描到手机

“某老师清华大学毕业,培养出数十名中考状元”“教研团队超过85%的教师来自清北及985、211大学”……师资力量是不少家长选择校外培训机构时最看重的因素,但你可曾想过,机构宣传的所谓“雄厚”师资可能掺杂水分甚至是虚构的?

6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局长袁喜禄介绍,在5月初对作业帮、猿辅导两家机构开展检查的基础上,市场监管部门对新东方、学而思、精锐教育、掌门1对1、华尔街英语、哒哒英语、卓越、威学、明师、思考乐、邦德、蓝天、纳思书院等13家校外培训机构进行重点检查。检查发现,这15家校外培训机构均存在虚假宣传违法行为,13家校外培训机构存在价格欺诈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分别处以顶格罚款,共计3650万元。

此次被查处的校外培训机构存在哪些问题?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均处以顶格罚款,市场监管部门是基于什么考虑?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回复。

>>释疑1<<

目前校外培训机构乱象有多严重?

一季度教育培训服务投诉同比增65%

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局长袁喜禄介绍,从全国12315平台投诉举报情况看,近期校外培训机构乱象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群众反映日益强烈。2020年全年受理教育培训服务投诉举报15.5万件,占投诉举报总量的8.2%,在服务类投诉举报中排名第4。

2021年第一季度,教育培训服务投诉举报达到4.71万件,同比增长65%,排名升至第3。可以看出,校外培训已经成为百姓生活的痛点、堵点。

市场监管总局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从严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乱象。5月初,总局组织地方市场监管部门组建专案组,对作业帮、猿辅导两家机构开展检查的基础上,对新东方、学而思、精锐教育、掌门1对1、华尔街英语、哒哒英语、卓越、威学、明师、思考乐、邦德、蓝天、纳思书院等13家校外培训机构进行重点检查。

通过检查发现,这15家校外培训机构均存在虚假宣传违法行为,13家校外培训机构存在价格欺诈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分别予以顶格罚款,共计3650万元。

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局长袁喜禄在发布会上。

虚构、夸大、诱导

成违法违规行为主要特点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少家长将视线瞄向校外培训机构,“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突出,校外培训机构无序发展、乱象丛生。“从全国12315平台投诉举报情况看,今年一季度,教育培训服务投诉举报达4.71万件,同比增长65%,校外培训已成为百姓生活的痛点、堵点。”袁喜禄说,市场监管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从严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乱象。

记者了解到,虚构、夸大、诱导是此次重点检查发现的校外培训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的主要特点。15家校外培训机构均存在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包括虚构教师资质、虚构执教履历、夸大培训效果、夸大机构实力、用户评价不真实等。

比如,蓝天教育宣传“教研团队超过85%的教师来自985、211大学”,事实上,该团队的121名教师中,来自985、211大学的仅有18人,占比不足15%;新东方“名师风采”栏103名教师中有76名教师的实际教龄与宣传不符,虚假宣传比例达73.8%。虚构执教履历体现为虚构教师教培经验、授课时长、工作履历等,比如卓越在其网站宣称某教师“所带学生初三获得高中化学省级一等奖1名”,某教师“曾获省级师范大赛奖项”,经核实均为虚假内容。

夸大机构实力、培训效果、升学比例等现象同样存在。“思考乐宣称其教学研发团队的教师‘培养出数十名中考状元’等,实际无法提供材料证实上述宣传内容的真实性;掌门1对1宣传‘押中97道原题’等内容,同样无法提供依据。”袁喜禄指出,虚假宣传作为不正当竞争的一种类型,不仅损害了家长和学生的合法权益,还严重扰乱竞争秩序,造成整个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的潜在问题。

与此同时,价格欺诈问题突出。此次重点检查中,除了蓝天教育和明师教育,其余13家校外培训机构均存在价格欺诈行为,主要表现为虚构原价和虚假优惠折价,商家标注的所谓“原价”其实从未销售过,通过制造“优惠折价”诱导家长买单。

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副局长嵇小灵提醒家长和学生理性看待校外培训机构对课程效果和内容的承诺,不轻信、不盲从。遇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形,可以留存相关证据材料,通过登录全国12315平台或拨打12315热线电话进行投诉举报。

>>释疑2<<

此次重点检查有哪些特点?

整治行动聚焦一线城市和大型机构

“针对校外培训机构市场乱象,通过前期案件线索的梳理,我们把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作为监管执法的突破口。”袁喜禄介绍,在这次重点检查中,首次依据《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两部大法打出“组合拳”,开展综合执法检查,发挥了市场监管的综合效益。

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是人才、资本和技术的高地,也是校外培训机构“大牌云集”的区域,这些地区的家长和学生也更为焦虑,此次整治聚焦一线城市和大型机构。有报告显示,北上广深的课外教育支出占全国支出比重近三分之一。因此,这次重点检查工作在上述地区重拳出击,从检查结果来看,成效也比较显著。

同时,重点检查中突出“高效”。今年4月下旬,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严肃整治校外培训乱象时,市场监管总局精心挑选执法骨干,组建三个检查组赴重点城市开展执法检查。在重点检查过程中,检查组克服困难,通过国务院“互联网+督查”、12345、12315等平台积极收集投诉举报线索,查处15家校外培训机构违法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释疑3<<

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都有哪些形式?

包括虚构教师资质、夸大培训效果等五种类型

袁喜禄将此次重点检查查办案件的特点概括为三个关键词——虚构、夸大、诱导。

执法检查发现,15家校外培训机构均存在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主要包括虚构教师资质、虚构执教履历、夸大培训效果、夸大机构实力、用户评价不真实等五种类型。

检查发现,有8家校外培训机构存在虚构教师学历、教龄、荣誉等情况。比如蓝天教育,宣传“教研团队超过85%的老师来自985、211大学”。事实上,该团队的121名老师中,来自985、211大学的仅有18人,所占比例连15%都不到。比如新东方,宣传张某某教龄3年,实际仅为5个月;宣传廖某某教龄6年,实际仅为2年。“我们共核实了其‘名师风采’栏103名教师的教龄,其中76名教师的实际教龄与宣传不符,虚假宣传比例达到73.8%。”

有9家校外培训机构存在虚构教师教培经验、授课时长、工作履历等情况。比如纳思教育,宣称王某某、黄某某分别有24000小时和10000小时授课时长。实际纳思教育内部数据显示两位老师的授课时长仅为13474小时和5376小时,连宣传授课时长的60%都不到。精锐教育在其公司官网以红色字体突出宣传周某某等7名老师“通过北京大学培训”,实际是培训机构自己委托北大继续教育学院组织的定向线上培训,且培训时长仅为两天。

有7家校外培训机构存在虚构提分效果、夸大升学比例等情况。6家校外培训机构存在虚构机构背景、夸大课程开办数量、虚构课程报名人数等情况。

此外,用户评价不真实。学而思在大众点评网页介绍中,有诸如“郭妈妈(北京家长):学而思培优最强大的地方,是允许家长旁听,随时退费、调班,家长很放心”“罗爸爸(上海家长):学而思培优的硬件开发很科学,真的特别棒!”实际上,郭妈妈、罗爸爸等家长及评论并不存在。

价格是逐利的重要手段。此次重点检查中,除蓝天教育和明师教育外,其余13家校外培训机构均存在价格欺诈行为,主要表现为虚构原价和虚假优惠折价。

虚构原价比较典型的是邦德,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2020双12‘邦德大促’”活动的有关信息。活动标示“2节试听课+期末高分秘籍,原价430元,现价仅12元”。实际上,该补习套餐是专门为2020年“双12”推出的全新体验活动,其所谓的“原价”此前从未销售过。

虚假优惠折价,比如卓越教育,在其官网选课中心页面以划线价2600元、划线价5250元分别作为数学培训班1和数学培训班3的被比较价格。然而,这两门课程的实际售价仅为1元,所谓的划线价并非真实、有依据。这些“优惠折价”看似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实惠,实际上是通过划线价和实际售价间的巨大利差,诱导大批家长去买单。

>>释疑4<<

处以顶格处罚出于何种考虑?

罚款只是手段,整改规范才是目的

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一级巡视员陈志江介绍,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均处以顶格罚款的决定,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大。被处罚的校外培训机构均为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培训机构,有的开展线上教育,学生遍布全国;有的线下网点众多,学生动辄上万人。投诉举报较多,社会反映强烈,其违法行为损害了众多家长学生的合法权益,对社会危害较大。市场监管总局基于过罚相当的考虑,对培训机构处以顶格罚款。

其次,教育培训行业社会关注度高。我们每个人都有接受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愿望,每个家庭也会有子女教育的需求。教育培训行业事关每个人切身利益,具有公益性质和公共服务属性,亟需从逐利的产业回归良心的行业,需要从无序竞争回归健康发展。

同时,顶格罚款的教育警示意义突出。顶格罚款是对被处罚单位的严厉警告,是督促被处罚对象切实整改的有力推动。同时,顶格罚款对其他教育培训机构释放出严厉监管的信号,对强化行业自律、引导教育培训机构依法依规诚信经营具有强大的警示作用。

陈志江表示,此次对校外培训机构是顶格罚款,但不是最严厉的处罚。罚款只是手段,整改规范才是目的。对于拒不整改、屡查屡犯、情节恶劣的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可以依法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营业执照。

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一级巡视员陈志江。

>>释疑5<<

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规范?

将明确培训机构收费标准

袁喜禄表示,市场监管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完善校外培训机构的政策方向、行为规范和监管原则。

首先是坚持分类监管,配合有关部门明确培训机构收费标准,从严治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市场乱象。

其次,坚持信用监管和智慧监管,将违法行为危害严重的机构依法纳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开展联合惩戒,切实用市场力量约束企业违法行为。根据监管工作需要,建立重点关注对象名单,开展智慧监测预警。此外,坚持权益保护,畅通“12315”投诉举报渠道,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通过以案说法提高消费者的鉴别能力和自我防范保护能力。

针对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突出问题,市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部署开展专项行动,开展校外培训乱象执法检查,聚焦问题反映最集中、社会矛盾最突出、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培训。同时,开展政策提醒告诫,联合有关部门对校外培训行业头部企业进行约谈。还将组织开展“回头看”,对这次集中查处的15家企业和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查处企业的整改情况进行评估督导。

中央此前定调:

不能让良心的行业变成逐利的产业

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为即将落地的“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政策定下基调。

此次会议明确指出,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化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特别是校外培训机构无序发展,“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突出。

会议对教培机构的整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要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坚持从严治理,对存在不符合资质、管理混乱、借机敛财、虚假宣传、与学校勾连牟利等问题的机构,要严肃查处。

要明确培训机构收费标准,加强预收费监管,严禁随意资本化运作,不能让良心的行业变成逐利的产业。

要完善相关法律,依法管理校外培训机构。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强化主体责任,做实做细落实方案,科学组织、务求实效,依法规范教学培训秩序,加强权益保护,确保改革稳妥实施。”

察时局也关注到,在中央定调之前,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针对教培机构的整治已持续数月。

多位学者提到,今年全国“两会”已为此次监管埋下伏笔。在今年全国人大会议收到的议案中,有十余份与教育相关,其中有多条关于教育培训机构。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在全国“两会”上提到,校外培训机构存在虚假营销、恶性竞争等问题,让教培行业再次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

3月31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发布会上称,今年教育部把“双减”工作列入重点工作任务,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系统治理、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力度。

一时间,各地均针对教培机构的不规范问题开始集中整治。

4月底,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依法查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价格违法、虚假宣传等行为。跟谁学(现高途)、学而思、新东方在线、高思四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被顶格罚款50万元。

随后,包括四川省犍为县、山东省日照市、黑龙江省、重庆市、江西南昌等地方,都公布了查处不规范教育培训机构的消息。

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的第十九次会议,又为全国各地教育培训机构的整治明确方向。

多位对教培行业有所观察的人士认为,此轮监管的特点在于大、小机构无差别对待,线上、线下机构同步整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教培机构的整治将持续深化进行。

南京一家知名的连锁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点对学生进行夜班辅导培训。新华社资料图

行业自律失灵,政府监管出手

事实上,在过去这几年,官方对教培机构的监管亦是步步趋严。

早在2018年,教育部就曾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为期一年半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同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对教师资格、授课内容、形式、时限以及收退费,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国务院办公厅也印发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

在2019年7月,教育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广电总局、全国“扫黄打非”办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对于面向中小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施的学科类校外线上培训活动提出了规范意见,这也是国家层面颁布的第一个专门针对校外线上培训活动的规范性文件。

但此前的治理,并未遏制住2020年在线教育机构的飞速增长。据统计,在2020年,猿辅导完成三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达35亿美元。作业帮完成两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达23.5亿美元。两家头部公司的融资额占去年全行业融资额的72.43%。

另一项数据显示,2020年前9个月,猿辅导、作业帮、学而思网校三家在线教育机构在广告和销售方面的投放总额约达55亿元,是2019年同期的两倍以上。有相关广告公司员工在接受媒体采访中透露,“为了抢夺流量和迅速扩大用户规模,在线教育推出大量低价课程,成为继电商、游戏之后,主流平台的第三大广告主。”

2020年至2021年初是在线教育机构的广告最“猖狂”的时候,微信朋友圈、短视频平台、电视广告、地铁站、公交站、楼宇电梯广告屏等随处可见,“20课时掌握90%必考重难点” “只要21天牢记3000单词” “2-8岁学什么?上斑马,学思维,学英语”等噱头十足的广告语不绝于耳。

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很多校外培训机构的一线老师,除了备课讲课,更多时间花在了招生运营上,包括各种群分享、讲座、课后服务等。他们经过培训,掌握了专门的话术,向家长讲述升学形式的严峻性、渲染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制造焦虑,诱导家长掏钱报班、续班。

“现在有一个基本判断,政府今年的从严治理,是因为2020年教育培训机构的种种作为表明,这个行业已经失去了自律的能力。”21 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这样认为。

“培训机构都忘了一件事,做教育不是做生意,现在的机构都争着想上市,把公益性都抛在脑后了。”熊丙奇说。

“资本介入之后,机构就会有快速扩大规模的倾向,在营销上下功夫,虚假宣传,制造焦虑,鼓吹超前学习,这跟真正做教育是对立的。”在熊丙奇看来,“当教育培训机构成为资本的热土,那是这个行业真的出问题了。”

校外培训盛行,根源或在校内

在国外,课外培训教育又被称为“影子教育”,课外补习班如同“影子”一样傍生与效仿学校教育,并对主流教育产生影响。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研究会副会长马学雷认为,我国的“影子教育”受到热捧,归根结底在于校内教育不均衡。

在过去,国家教育资源不充足的时候,采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模式,重点建设了一批好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当人们的生活水平都越来越高时,谁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接受好的教育。与此同时,好学校也在寻找好的生源。这样,校外培训机构就找到了市场——帮学校“掐尖”,并带动中等生、差生,规模不断扩大。

“此次教培行业整顿,政府是在校内、校外齐用力。”马学雷指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收紧,是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一个部分,针对学校招生的改革也在进行中。

“两会”后,北京、上海等地都针对“学区房”有所举措。北京各区陆续落地“多校划片”政策;上海则公布了《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实施办法》,明确指出优质高中六成左右生源,须统一分配到各区校。

“这些都与政府教育改革的目标一致,即义务教育,最终要实现均衡化。此轮改革的力度如果保持下去,我估计未来三年就能有所成效。”马学雷说。

而对于教育培训行业,最理想的结果是回归到应有的定位。“正常情况下,应该只有20%的学生需要参加课外培训机构,主要是为了补差或者发展兴趣爱好。”熊丙奇说。

马学雷则认为,政府对于教培机构治理的目标就是当前现象的反面,即“不加重中小学生的应试负担,不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不破坏正常的教育教学生态,不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不制造教育焦虑,不加重家长的精力负担。”

对于最新一轮的整顿举措,熊丙奇认为监管部门应该吸取之前的教训。在他看来,校外培训机构之所以保持盛行之势,有多重原因。

首先,教培机构客观上能帮助减负之后的学校提高升学率。其次,有些教师为了提高收入待遇,会到培训机构兼职。此外,一些培训机构背后,有地方教育部门的人员参与,由此造成之前的治理收效不大。

“对教育培训机构的过程性监督如何开展?对于机构的教育项目、培训内容需要逐个调查,那么调查谁来做?接下来的重点是新的措施,现在还没有公布。”熊丙奇说,“今年是关键的一年,一定要从严治理,不拥抱改革,就重罚,千万不能变回老样子。”

青岛此前多次发文

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

2020年12月,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规范青岛市校外培训机构有序发展,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提出了规范审批登记、规范培训行为、规范学校办学、加强监督监管四个方面的具体实施意见。

根据意见,校外培训机构开展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知识培训的内容、班次、招生对象、进度、上课时间等须向所在区(市)教育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培训内容不得超出相应的国家课程标准,培训班次必须与招生对象所处年级相匹配,培训进度不得超过所在区(市)中小学同期进度。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时间不得和当地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每天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严禁组织举办中小学生学科类等级考试、竞赛及进行排名。

意见指出,探索通过建立学杂费专用账户、严控账户最低余额和大额资金流动等措施,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的监管;适时建立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名单公布制度,教育部门定期在网站公布纳入资金监管范畴的校外培训机构。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财务与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培训费用,收费项目及标准应当向社会公布,并接受有关部门监督。校外培训机构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发票等购货凭证或服务单据,如实申报纳税;消费者索要发票等购货凭证或服务单据的,校外培训机构必须出具。对于培训对象未完成的培训课程,有关退费事宜严格按双方合同约定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办理。

意见指出,全面推行白名单制度,在政府网站公布已审批登记校外培训机构的名单及主要信息,并根据日常监管和年检、年度报告公示情况适时更新。根据校外培训机构的设置和管理要求,建立负面清单。对已经审批登记,但有负面清单所列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应当及时将其从白名单中清除,并列入黑名单;对未经批准登记、违法违规举办的校外培训机构,予以严肃查处并列入黑名单。将黑名单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按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

2018年,青岛四部门联合发布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

不能留作业,收费要备案公示

2018年12月7日,青岛市教育局与工商局、民政局、消防局四部门联合发布《青岛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对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行业准入标准作出新规定。在全国各地整治校外培训机构的步伐持续加快的同时,青岛出台这项涉及校外培训机构的重磅文件,可谓备受瞩目。记者从新标准中看到,青岛市优化了培训行业准入门槛,在办学场地、注册资金等方面实行“两降低两取消”。虽然准入门槛有所降低,但青岛市提升了校外培训机构的软件要求,在让不合格机构及时达标的同时,又着重于它们提质。在课程规范、办学要求等多个方面提出严规。

注册资金要求将至不低于40万元

记者了解到,新标准是在《青岛市教育局民办学校设置规定》(2014年修订版)中“中等及以下层次非学历教育学校”相关条款基础上作出的进一步补充完善,重点体现在降低硬件标准,提升软件要求,并适度保持政策的延续。最为引人注意的就是降低硬件标准,优化培训行业准入门槛。主要表现为两降低两取消。

一是降低办学场地面积。将办学场地建筑面积从不少于300平米降至200平米,教学点(分支机构)由不少于200平米降至150平米。同一培训时段、同一培训教室内生均建筑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办学场地租赁年限由3年降至2年。

二是降低注册资金(注册资本)。从原来的不低于120万元、90万元、60万元三个不同标准统一降至不低于40万元。每增设1个教学点(分支机构)增加注册资金(注册资本)数额应不低于20万元。

三是不设招生数量要求,取消原《设置规定》办学条件中“具有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生源,年招生不低于200人次”的要求。四是打破地域壁垒,取消了对青岛区域外社会组织或个人在青岛地区举办或参与举办培训机构的限制规定。

学科类培训内容、收费要备案并公示

虽然硬件标准降低了,使得一些不合格的机构经过整改更容易“转正”,但此次青岛还特别在提升办学质量上“设限”,提升软件要求,引导培训机构内涵发展。主要表现为 “四增加一重视”。一是增加党的领导、党组织建设要求。二是增加规范管理要求。对机构名称、章程、决策机构、监事会、管理制度等提出要求。

三是增加规范办学要求。对培训教材、课程标准、进度、班额、项目等提出具体要求,并列出培训结束时间、作业等禁止要求。面向中小学生所开展的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知识培训的内容、班次、招生对象、进度、上课时间、收费标准等要向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审核备案并向社会公布,校外培训机构要在网站和办学场所将上述内容以及有关证照进行公布;培训内容不得超出相应的国家课程标准,培训班次必须与招生对象所处年级相匹配,培训进度不得超过所在区(市)中小学同期进度。

另外规定,学科类培训班名称应以学生所处年级和参训学科命名。培训班额不得高于《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规定的班额要求。培训时间不得和当地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不得留作业。不得举办中小学生学科等级考试、竞赛及进行排名。不得对学前教育阶段儿童实施小学化教育。

更重视培训机构安全情况

在“四增加”中还提到,要增加相关人员要求。增加举办者、法定代表人、校长(行政负责人)的信用状况要求;增加决策机构成员、监事会成员、法定代表人、财务管理人员、专职安保人员的具体要求。

五是重视安全管理。强调办学场所、设施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关于消防、环保、卫生、食品经营等管理规定要求,并取得相应的安全证明材料,接受教育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或机构的监督检查。对办学场所、设施设备符合消防安全规定方面分不同情形进行了具体要求。

其中,1998年9月以前建设使用且建筑主体未发生改、扩建的,以及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或者投资30万元以下的,不需要办理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或备案手续,但须符合消防安全要求;1998年9月1日后的新建、扩建或改建(含室内装修、用途变更)的,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且小于1000 平方米的,应当办理消防设计备案和竣工验收消防备案手续;建筑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的,应当办理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手续。

对校长要求更严,要求有5年管理经验

此次新标准实行适度调整,宽严相济的原则。比如,对校长进行了特别规定,校长(行政负责人),保留相应的学历、年龄要求,管理经验从“有”提高到5年。新标准规定:(校长或行政负责人)培训机构的校长(行政负责人)应当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在中国境内定居,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具有5年以上教育从业管理经验和良好业绩,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70周岁,且不得兼任其他培训机构或学校的校长。

针对教师队伍,新标准则坚持了《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具有教师资格或者相关专业技能资格”要求;特别强调所聘任的从事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知识的专职教师应具有相应教师资格;增加禁入和监管要求,不得聘用中小学(幼儿园)在职教师(含教研人员),对聘任教师姓名、教师资格证号、照片等相关信息予以公示。新标准规定:培训机构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所配备教师与所开设培训项目及规模相适应,专兼职教师结构合理,数量充足,并与所聘教师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其中,专职教师不少于2人,且不得少于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另外,新标准允许营利性培训机构跨区市设立分支机构。

《青岛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设置标准》摘登

1、注册资金(注册资本)数额应当与办学形式、办学规模相适应,应不低于40万元,每增设1个教学点(分支机构)增资数额应不低于20万元,存入培训机构基本账户,作为流动资金使用。

2、办学场所总建筑面积不得少于200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面积不得少于总建筑面积的2/3,同一培训时段、同一培训教室内生均建筑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

3、(校长或行政负责人)培训机构的校长(行政负责人)应当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在中国境内定居,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具有5年以上教育从业管理经验和良好业绩,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70周岁,且不得兼任其他培训机构或学校的校长。

4、(管理人员)培训机构的专职管理人员应不少于3人,负责培训机构日常管理工作。关键管理岗位实行亲属回避制度。

5、专职教师不少于2人,且不得少于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任课教师的姓名、照片、任教班次及教师资格证号要在培训机构网站及办学场所显著位置予以公示。

6、从事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聘任外籍人员,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聘任学校应向外国专家管理部门申请开通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管理系统账号,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培训机构不得聘用中小学(幼儿园)在职教师(含教研人员)。

7、面向中小学生所开展的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知识培训的内容、班次、招生对象、进度、上课时间、收费标准等要向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审核备案并向社会公布;培训内容不得超出相应的国家课程标准,培训班次必须与招生对象所处年级相匹配,培训进度不得超过所在区(市)中小学同期进度。

8、学科类培训班名称应以学生所处年级和参训学科命名。培训班额不得高于《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规定的班额要求。

9、培训时间不得和当地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不得留作业。

10、不得举办中小学生学科等级考试、竞赛及进行排名。

11、不得对学前教育阶段儿童实施小学化教育。


半岛新闻客户端综合整理,素材来源:半岛全媒体记者 魏海洋、光明日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