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央企青岛行”活动举行 16个总投资483.27亿元央地合作项目签约

2021-06-11 08:03 青岛日报阅读 (135888) 扫描到手机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首席记者 孙 欣

央企是青岛重要的城市合伙人群体。密切与央企联系,始终以“热恋期”的激情促成双方在更多领域内合作,是青岛一直以来发力的重要方向。如今,正式对海内外发布尚不足一年的上合央企国际客厅就成了青岛一块极具吸引力的磁石,央企、省企、外地国企持续在青岛加码投资。

6月10日,“2021央企青岛行-上合央企国际客厅欢迎您”活动在胶州举行,总投资额483.27亿元的16个央地合作项目签约,不仅持续合作热度不减,合作的广度、深度和高度也再上新台阶,央企正在以青岛为战略支点,打开与上合组织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发展的新空间。

上合组织中国实业家委员会主席,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张少刚,上海合作组织实业家委员会执行秘书长谢尔盖·卡纳夫斯基线上致辞。市委常委,胶州市委书记,上合示范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刘建军,副市长耿涛出席活动。

来自招商局集团、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中国交建、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等三十余家中央企业代表,国务院国资委国际合作局相关负责人,华鲁控股集团、山东高速集团等省属企业代表参会。

推广央企新技术的窗口

青岛打造上合央企国际客厅的想法缘起于2019年。2020年初,青岛正式向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建设上合央企国际客厅的设想,旨在发挥央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形成的综合优势,叠加上合示范区政策“试验田”优势,为央企搭建与上合组织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方政府、企业交流合作的平台,推动各国要素资源交流聚合,实现各方共赢。在国务院国资委、山东省国资委和广大央企、省企的大力支持下,2020年6月,上合央企国际客厅正式对海内外发布。

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新机遇,与上合组织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间的合作将更具想象空间和吸引力。上合央企国际客厅的构想也正得到越来越多央企的认可。

“招商局将充分发挥自身综合优势,携手青岛依托上合示范区共建上合央企国际客厅,着力在交通基建与综合物流、城市与园区开发运营、金融服务与投资等领域持续深化同青岛合作。”招商局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邓仁杰表示。

青岛正在成为央企在上合组织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兴业、开展合作的最前沿阵地,更多技术、资本、人才等资源将在青岛互动耦合。

“我们开发的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系统,技术世界领先,能将污水变废为宝,推动城市供水系统对水资源的再生利用。” 中国水环境集团董事长侯锋表示。会上,中国水环境集团与青岛水务集团正式签约达成战略合作。“以上合示范区合作项目为样板,后续将再生水技术推广到上合国家。”侯锋介绍。

据悉,现场签约项目涉及高端装备、新能源等多个产业领域。青北高科园项目由莱西经济开发区与中建国际投资集团合作,将建设北航莱西空天装备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技术转移中心等,加速空天装备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产业集群发展;华电新能源产业园项目由平度市与华电山东新能源公司合作,利用荒山、丘陵等一般农田建设分散式光伏电站,同步配套建设高端农业脱毒组培育苗中心等现代高效农业项目;长扬科技项目由青岛国投与中俄能源基金合作,双方将联合投资长扬科技公司,重点围绕中国工业网络安全领域开展合作。

采用“实体+合作方”模式运营

会上,上合央企(青岛)国际客厅发展有限公司和青岛市上合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揭牌,意味着上合央企国际客厅迈出了标志性的一步。

根据规划,在吸收借鉴国内外各类平台运作经验的基础上,上合央企国际客厅将采用“实体+合作方”的运营模式,即先期由青岛市属企业与上合示范区注册成立市场化实体公司,逐步吸收央企出资加入上合央企国际客厅运营,为各方合作共赢提供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服务。

上合央企(青岛)国际客厅发展有限公司,由华通集团与上合示范区管委共同出资设立,将重点推动上合组织国家进口商品展、上合标识与溯源中心、上合国家进口农副产品集散中心等上合元素鲜明的配套项目。青岛市上合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是青岛饮料集团所属青岛人力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公司致力承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人才资源相关的学术论坛、考察交流、研修培训、路演等活动,搭建国际化的人才资源互动交流平台。

与央企共商合作、共建模式、共享成果,这是上合央企国际客厅的重要使命。未来,随着越来越多央企参与到上合央企国际客厅的建设和运营中来,平台能级将持续提升,进一步助力青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们将聚集人才、技术、资金、管理、服务等优势资源,积极融入上合央企国际客厅新平台,全力助推上合示范区加速腾飞、全面起势,加快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中国中铁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工会主席王士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