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聚焦丨神舟十三号成功飞天!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航天员将“太空出差”6个月

2021-10-16 06:41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542698) 扫描到手机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点火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从神十三开始,习惯中国版太空节奏

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估计不少人已经感受到了:今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大动作频繁,令人目不暇接。按照计划,中国空间站将于2022年前后完成建造。继天和核心舱之后,后续还将择机发射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截止到明年,我们还将看到两次载人飞船发射。早在1992年,中国政府就制定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建成空间站是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如今近三十年过去了,这种感觉,就好像我们在建房子的时候,从它的图纸规划,到打地基,再到一层一层地垒起……中国空间站,就是一个中国人的新家园,一个我们逢年过节,都会共同仰望的地方。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最美的一道弧线!神舟十三号轨迹图太美了!

15日晚,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广场举行。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领命出征,即将开启为期6个月的飞行任务!顺利平安!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出征仪式上,很多群众为航天员送行。现场掌声不断,在《歌唱祖国》的歌声中,3位航天员启程前往发射场。为航天员加油!

王亚平女儿含泪为妈妈加油 转起!祝平安凯旋!网友:妈妈出发给你摘星星了,我们一起等她回来!

这书法杠杠的!翟志刚带笔墨纸砚上太空

神舟十二号任务中刘伯明在太空写下了“理想”,神舟十三号任务中,翟志刚带了笔墨纸砚,期待翟志刚的太空书法!

王亚平发朋友圈:出差半年

亚平首次飞天后,曾回烟台老家与姥姥拉家常、吃自家菜、姨妈蒸的大锅馒头……

10月15日,烟台市福山区张格庄村。

昨天,这里落下了一场秋雨。早上的暖阳翻过群山,落在张格庄村。同样是在昨天,一个消息在张格庄村传开: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将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

“金凤凰”再飞天的消息传来,村民振奋亦平静。白天的张格庄车水马龙,晚上的张格庄安静异常。

张格庄村的多名村民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儿时的王亚平是一个勤劳、健康且有礼貌的孩子。王亚平的姨夫说,亚平首次飞天返回地面时,曾回老家探亲,知礼的亚平坚持到姥姥的农村老家看望长辈,和姥姥坐在一起拉家常、吃农家菜和农家出锅的大馒头。

村里的老人在谈论飞天的王亚平

激动与平静的山村

1980年出生的王亚平,生在张格庄村,长在张格庄村,并从张格庄村走进军营,成长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女航天员。在张格庄村民的脑海里,王亚平就是偏僻乡村里飞出的金凤凰。

“金凤凰”再飞天的消息传来,所有村民内心为之振奋和激动,但又异常平静。

15日早上,王亚平老家简陋的小院门口聚集了来自广东、湖北、天津和济南等地的媒体,但王亚平父母的房子依旧从外面锁着。这处居住了四十多年的简陋民宅,与周边村民的房子无异,唯一的区别的就是那个象征着从这个农家走出一名军人的“光荣之家”门牌。村民说,王亚平和妹妹就出生和生长在这处民房里。

部分记者聚集在张格庄村

村里老人聚在一起谈论王亚平

事实是,早在之前,王亚平的父亲王文君和母亲已经搬到外地的女儿家中居住。

王亚平再飞天前,尽管所有的村民为之振奋和骄傲,但村民的生产生活在村子里一如往昔。

王文君对门邻居家中的男主人,忙着用电锯切割木板,而这家的女主人则将锯末用扫帚清扫干净。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在王家的西侧,一名妇女在家门口忙着筛豆。北侧,另一名妇女则忙着在一条小河里涮拖把。小河的农田边,同样是一名妇女在忙着摘南瓜。

兴奋,不光是在年轻人和中年人心中激荡,而村里的老年人同样高兴。

沿着村落的街道穿行,左拐一个弯,这里是一条巷子,巷子里聚集着五六名老人,谈论着再次飞天的王亚平和王亚平的父母。

被群山包围着的这个村落里,一些猫猫躺着晒太阳,一辆辆农用三轮车穿过巷道出村进村。

秋季,本就是收获的季节,繁忙的季节。

这处民宅是王亚平出生的地方

这里是王亚平生长的地方

每天攀爬50个台阶进课堂

张格庄村,位于当地大水库——门楼水库之尾。有水库的地方,往往有山。原张格庄小学,就依山坡而建。

1980年出生的王亚平,在原张格庄小学,度过了她的童年时代。

村里一名与王亚平同龄却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村民说,他和王亚平是小学同班同学,两人均在张格庄小学读书。不同的是,他读完了初中回家种地,而王亚平继续读书,并最终成为一名航天员。

在王亚平这名同学的印象里,小时的王亚平是个不服输的女孩子。

“她身体一直很健康,极少有感冒。”这名村民说,除了身体健康外,小学时需要排值日,每次值日,王亚平会和小伙伴一道将教室的卫生打扫干净,最后由她锁上教室的门,再离开教室。

这名村民说,王亚平的家境与其他村民无异,小学五年,不管春夏秋冬,王亚平会早早从家里赶到学校。

“她学习非常认真的。”这名村民说。

早年,进入依山而建的张格庄小学需要爬一个大坡,而这个大坡上有着50个台阶。每天,所有的孩子都会爬上这50多个台阶进入校园。

王亚平的这名同学说,这50个台阶上时常见到王亚平与同学比赛上下的身影。

儿时的王亚平就是踩着这些台阶每天上学

“王亚平身材矫捷,行动迅速。”他笑着说,“和她比赛,一般不是她的对手,包括一些男孩子。”

这个输送出多名学生的小学,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已经搬迁,取而代之的是一所位于村边的崭新的小学。村里的孩子尽管不在这所小学读书,但50个台阶,依旧经受着风吹雨打;50个台阶两侧,夏日是怒放的鲜花,金秋则是挂满枝头的红枣子。

张格庄村村民的王锦东已经75岁,王锦东说,小时的亚平是个有礼貌的孩子,若在路上走个碰面,亚平会主动喊声伯伯,然后笑笑,再蹦蹦跳跳离开。

飞天后,曾回乡看外婆

在村民的印象中,参军初期的王亚平,从部队回过老家探亲。自从父母前往女儿处居住之后,王亚平回老家就少了起来。

“她不仅是航天员还是军人。”一名村民说,她不是普通百姓,她训练繁忙,部队是有纪律的,身为军人、航天员不可能时常回乡。

王亚平的外婆家住烟台栖霞市某村,10月15日,半岛全媒体记者赶到王亚平外婆所在村时,王亚平的一个姨夫正在农田里护理挂满枝头的苹果。

在王亚平姨夫的印象里,王亚平是个很孝敬的孩子。

王亚平老家张格庄村

王亚平的姨夫(中)说,亚平很孝敬

“亚平的姥娘年纪大了,在几个女儿家轮流住。”姨夫说,尽管亚平远在异地,但亚平会在一些重要的节日打来电话问好,询问姥姥等亲人的身体状况,以及农村的收成等等。

“她尽管是航天员,但这个孩子没有一点架子,还是原来的她。”王亚平的姨夫说,亚平第一次进入太空返回地面之后,曾利用探亲假期,回过张格庄老家。

“当时我们觉得孩子从外地返回老家,我们要去看望亚平,但亚平要坚持来姥娘家看姥娘。”王亚平的姨夫说,“亚平在电话里说,理应小辈看望长辈。”

就是这样,王亚平硬是从张格庄来到了农村的姥姥家,拉着年迈的姥姥的手,嘘寒问暖,与姥姥拉家常,吃农田里的蔬菜,农家锅里姨妈蒸的馒头。

儿时的王亚平就是踩着这些台阶每天上学

王亚平儿时居住的村庄

深空探测三维实时可视化技术再上阵!青岛理工大学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护航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10月15日,记者从青岛理工大学复杂网络与可视化研究所了解到,航天可视化团队自主研发的深空探测三维实时可视化技术,再次披挂上阵应用到了任务当中。据介绍,该项技术久经检验已经非常成熟,可将航天器拉近到地面控制人员眼前,实时精准展示飞行器的运行轨道、姿态以及位置等信息,成为执行任务时重要的辅助系统。

“我们团队研制的深空探测实时三维可视化系统相当于为我们观测太空中的飞船状态提供了一个‘上帝视角’。”青岛理工大学复杂网络与可视化研究所郭阳博士介绍,“这套系统能够实时再现和监测在轨航天器的轨道、位置、状态及其部件操作过程”。

航天器在太空飞行过程中会将位置、姿态等数据通过地面测控站传回地面控制中心,每秒数据传输量达8G左右,并且都是原始的数据,数据传输需要时间,地面控制人员通过数据进行航天器状态的判断也需要时间,同时,飞船的运行速度高达每秒钟8千米,可谓瞬息万变,这对控制中心的数据及状态分析和指挥决策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我们团队研制的实时三维可视化系统实时加载测控数据,在接收到测控数据的0.1毫秒内快速将数据‘翻译’成直观画面,实时再现空间在轨航天器的运行状态,地面控制人员可以据此快速作出决策。”郭阳说,如此一来,即使飞船相隔万里,我们看到的也仿佛就在眼前。

深空探测三维实时可视化技术完全依靠真实数据驱动,对海量测控数据进行实时精准解析,可以实时呈现飞船的运行轨道、姿态以及位置等信息,仿佛将远在太空的飞行器“拉近”眼前,实现航天器在飞行过程的三维实时可视化,为地面控制人员的精准控制和决策提供依据。

据了解,复杂网络与可视化研究所成立于2008年,团队由长江学者赵正旭教授领衔,服务国家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以及深空探测工程。由航天可视化团队研发的深空探测三维实时可视化技术,多次为飞行任务提供关键技术支持和工程保障。截至目前,航天可视化团队参与执行了近30次航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以及深空探测工程任务,深空探测三维实时可视化系统的可靠性不断得到验证,在工程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

让航天员在太空吃到新鲜蔬果!海尔生物航天冰箱天地冷链,让太空探索更安全、更智能!

10月16日,随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三名航天员开启了为期6个月的太空“出差”生活。在浩瀚太空之上,航天员如何正常生活、驻留太空这么久,他们的一日三餐吃什么,能保证营养均衡吗?3名航天员的“太空生活”牵动着亿万国民的心。

说到保障航天员一日三餐,就不得不提来自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航天冰箱了。他们研发的食品冷藏箱能为空间食品、调味品等食材冷链储存提供安全保障,航天员储存保鲜食品;航天医用冷储箱为空间生物医学、生物实验样本提供存储保障。

航天医用冷储箱

从2011年到2021年,从神舟八号到神舟十三号,海尔生物航天冰箱“六入太空”,已成为中国载人航天项目的标配设备,助力中国开启载人航天新征程,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掌握航天冰箱核心技术的国家。

“其实,在2021年年初,海尔食品冷藏箱已经跟随天和号核心舱升入太空,为航天员提供食品保鲜服务,此次,食品冷藏箱还将继续为航天员们提供为期6个月的空间食品冷链储存保障。”海尔生物航天冰箱研发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天和号核心舱上搭载的这台食品冷藏箱其大小为10升,箱内温度保持在零上2摄氏度至8摄氏度,主要功能为航天员在轨飞行时提供食品储存保鲜功能。

“由于太空的特殊环境,食品冷藏设备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不仅要克服发射升空过程中的强烈震动冲击,同时还要克服太空微重力环境下传热机理及均匀温度场的难题。”海尔生物航天冰箱研发团队负责人陈海涛说,面对太空环境及天和核心舱运行结构的特殊性等,他们整合自身在低温存储领域技术优势,历时六年自主研发出空间站食品冷藏箱,实现了抗震性能、制冷效率等方面的技术突破,为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生活提供食品低温存储服务。

此外,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还能实现食品冷藏箱全程遥测、遥控及状态分析,降低了航天员的在轨工作量,保障了飞行任务的顺利实施。

跟随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升空的还有海尔航天医用冷储箱,为空间医学样本提供存储保障。

据了解,海尔生物的航天医用冷储箱项目从2006年启动,经过5年研制,到2011年交付第1台航天医用冷储箱产品并于2011年11月1日随神舟八号飞船入轨。

“航天医用冷储箱对技术的要求更高,我们主要突破了3项关键技术。”海尔生物航天冰箱研发团队相关负责人说,首先是轻强结构,“由于航天飞船要增加1g重量,需要增加约1g黄金的价值费用,所以在研制过程中,我们通过制冷系统选择、结构紧凑性设计等方面实现了箱体重量的大幅降低,大大节约飞船发射成本。”该负责人介绍,

此外,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保证了航天冰箱的高强度要求,即能够承受振动12g和冲击500g的瞬间最大加速度,这一指标超过了飞机零部件的抗振动、抗冲击的要求。

“我们实现的第二项技术突破是高效智能控制。飞船在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是通过太阳能帆板供应,能源非常有限,我们根据制冷系统特性,采用智能化控制,实现制冷效率较民用产品提高25%,较设计能耗限值降低25%,节省了宝贵的空间资源。”该负责人介绍,同时可以实现航天冰箱在30万米高空运行状态实时监控,节省了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量,保障了空间医学实验顺利进行。

“第三能实现恒温蓄冷,高效恒温蓄冷技术的突破,保证了飞船在上升阶段以及返回阶段,无能源供应条件下恒温存储20个小时,从单一的冰箱装备,拓展为完整的天地冷链,保障了整个飞行任务中的安全存储。”该负责人介绍。

食品冷藏箱

青岛科技力量为飞船发射保驾护航!中国电科22所再出征,“接二连三”圆满完成保障任务!

“神十二”归航方落幕,“神十三”问天又出征。

10月16日0时23分,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点火升空,搭载着神舟十三号飞船如利剑般刺破苍穹飞向太空,在中国航天史上又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其中凝聚了无数航天人的拼搏与梦想,这其中就有来自青岛的科研力量,他们就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下称“中国电科22所”)。

伴随着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载人航天工程的启动,中国电科22所921团队成立,30年来,921团队始终与中国航天事业血脉相连,始终坚守“为航天器着陆回收提供科技支撑”这一初心和使命,并圆满完成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发射保障任务,10月16日,再一次完成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发射保障任务。

中电科22所921团队部分成员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前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合影

10月16日0时23分,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搭载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看着神舟十三号飞船顺利发射,我们的心情无比激动。”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飞船发射成果后,中国电科22所高级工程师、22所载人航天工程任务团队负责人宋磊第一时间和记者分享了他的心情,虽然已经多次参与神舟飞船发射保障任务,但他的心情依然激动不已。

10月中旬,凌晨的大漠戈壁气温已经在0摄氏度左右,但这并不能影响22所921团队的热情。宋磊和团队从10月15日一大早就一直守候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基地回收待命区,进行着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整个过程他们精神高度集中,严阵以待。

宋磊介绍,此次飞船发射中,中国电科22所承担的任务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发射阶段,飞船在上升段至准确入轨期间,一旦发生应急返回,布设于海上、陆上应急着陆区的搜索定向设备和人员会在第一时间发现返回舱营救航天员。宋磊说,在此阶段他们希望自己的装备“备而不用,但必须常备不懈”,“因为这是确保航天员安全健康返回的最强保障”。

第二个阶段是六个月后,航天员完成所有在轨任务,正常返回时,在东风主着陆场,中国电科22所研制的搜索定向装备就要唱主角,它们是名副其实的“千里眼”,能够在全天候、全天时条件下,快速捕获着陆返回舱,引导空中、地面力量迅速抵达着陆点进行处置。

与此同时,还要随时应对航天员在轨运行时的随时返回。

“神十二”归航方落幕,“神十三”问天又出征。

“今年是我国载人空间站建设元年,也是迄今为止我们所承担载人航天工程任务最重的一年。”宋磊说,今年这种高频次的载人航天发射与回收任务,对参与航天事业的技术人员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和考验。

宋磊介绍,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之后团队经过短短几天休整,就立马进入到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中。

“当时在执行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任务时,我们已经知道10月中旬要进行神舟十三号飞船发射,大家的心情可以说是既紧张又兴奋,航天任务多是对我们团队的考验,同时,航天任务多也是我们国家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体现。”宋磊说。

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任务之后不久,宋磊和团队就开始为神舟十三号飞船发射作准备,进行设备调试、维护,并经常到野外、海上等搜救区域进行演练,“团队的许多成员,都是在战位上过的十一假期。”宋磊说。

为保障搜救设备的性能,宋磊告诉记者,在发射前的几天时间里,团队成员会对每一台参试设备进行巡视检查,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仔细检查测试设备各项指标,保证设备能够在任务期间正常工作。

“中电科22所此次的参试装备数量、新研装备数量、保障点位数量均达到历史极值,并派出12人的保障团队,分布在各个搜救点,全天待命。”宋磊说。

为确保任务顺利完成,中国电科22所应急保障演练工作早已提前完成,并拥有一套严格完备的应急方案预案,为航天员顺利着陆提供坚强保障。

宋磊所在的921团队,在中国电科22所是一个有着辉煌成就和光荣历史的特殊团队。

伴随着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载人航天工程的启动,这个团队便成立了,自成立起该团队便以工程代号“921”命名。

30年来,921团队始终坚守“为航天器着陆回收提供科技支撑”这一初心和使命,几代人接续奋斗,创造了我国航天器着陆回收史上的多个第一,第一台“车载定向仪”、第一台“船载定向仪”、第一台“机载定向仪”,并圆满完成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发射保障任务。

伴随着一代代航天人的不断付出,中国电科22所在“为航天器着陆回收提供科技支撑”这一领域不断进行着技术突破,先后研制出“天地通”短波通信系统,船载短波/超短波定向仪、机载定向仪、机载指挥平台和模拟双频信标机等返回搜救设备,形成了海陆空三位一体搜救手段,被誉为搜救飞船的“眼睛”,为载人航天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30年来,伴随着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战略征程,921团队也践行载人航天精神,在逐梦的征程上也留下了一个个光辉的身影,其中有耄耋之年仍然矢志不渝的老科学家,有荣誉等身依旧坚守一线的领军人物,也有锐意进取不断成长的青年专家,更有矢志航天的年轻一代。

回顾921团队的发展历程,宋磊说,烙印在每个人身上最鲜明的色彩是传承,是航天精神的传承,也是航天使命的传承。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宋磊告诉记者,在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路上,他还给团队第一代负责人去了电话,老人家已经80多岁,但仍然心系祖国航天事业,知道宋磊又要带领团队执行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老人家有颇多关心和嘱托。

从老一代航天人手中接过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宋磊和团队深感责任重大,“所以,我们要把这项事业继续发扬光大,将载人航天精神继续发扬光大,为我们的航天梦作出自己的贡献。”宋磊说。

目前,921团队共20人,年龄最小的23岁大学,刚毕业,年龄最大的47岁,团队比较年轻化,目前已经建立起一张近、中、远程搭配,海、陆、空协同的立体化搜索定向网络,确保航天员安全健康返回,走出了一条具有我国自主特色的航天器着陆回收技术创新发展之路。

30年来,伴随着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战略征程,中国电科22所921团队逐梦的征程上也留下了一个个光辉的身影,其中有耄耋之年仍然矢志不渝的老科学家,有荣誉等身依旧坚守一线的领军人物,也有锐意进取不断成长的青年专家,更有矢志航天的年轻一代。

作为中国电科22所载人航天工程任务团队负责人的宋磊,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一步步从一个毛头小子,成长为现在独当一面的团队负责人,他说在921团队的每个人身上最鲜明的色彩是传承,是航天精神的传承,也是航天使命的传承。

“作为921团队的一员,我深感荣幸。”宋磊说,伴随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他也在不断成长进步。

宋磊1980年出生,2007年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中国电科22所,今年是第十五个年头。

至今,宋磊还清晰记得当时办入职手续时的情景,工作人员问他所入职的部门时都会不由地说一声“奥,是921的”,而且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些许赞慕。

当时宋磊有点纳闷,后来他才慢慢明白,921是载人航天工程代号,在22所921也是烙在团队每位成员身上最鲜明的符号,这是一只有着辉煌成就和光荣历史的队伍。

就这样,宋磊的职业生涯就从921开始了,从此便与载人航天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此后一次次的科技攻关中,宋磊不断地感受到航天科技创新道路上的艰辛与挑战,同样,在一次又一次的任务成功中,他也不断地收获着载人航天带来的喜悦和荣光,航天强国梦也在他心中不断生根发芽。

到现在,宋磊还清晰记得第一次正式执行任务的情形,那是在2008年7月份,在神舟7号发射任务之前,根据任务总体安排,需要在海上应急溅落区部署返回舱搜索救援力量,确保一旦启动海上应急着陆程序,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返回舱营救航天员,为此中电科22所研制了船载定向仪,实现对海上着陆返回舱快速跟踪定位。

说起船载定向仪,宋磊说它可是明星装备,之前总是听老同志们讲述它的传奇,它开创了我国海上搜救定向装备的先河,圆满完成了历次神舟飞行海上保障任务,受到多位总部首长的高度赞扬。

当年7月的上海外高桥救助局码头骄阳似火,宋磊和团队在此进行船载定向仪设备加复装。这其中发生的一件事让宋磊很受触动,有一天中午太阳非常厉害,大家都在驾驶舱短暂休息,突然门外有人指着桅杆喊了一声“看,戴总!”,宋磊和同事不约而同地奔出舱外,看见中国电科22所载人航天工程任务第一任总师戴陆村研究员不顾烈日亲自爬到了20多米桅杆顶端,他可是已经60多岁的老人了,他说担心下午会有雷雨,要亲自确认天线状态后才能放心。

从第一任总师身上,宋磊真切体会到了老一代科技工作者的严谨、忠诚和奉献,自己在内心也埋下了吃苦奉献、勇攀高峰的种子。

经过多年载人航天任务的磨练,宋磊也成长为一名真正的921人。

2015年,宋磊担任新型船载定向仪研制的副总设计师,后来升为总设计师,主持设备研发,新设备立足于实现平战结合应用,创新装备保障模式,既可以用于海上着陆返回舱搜索定位,也丰富了平时海上失事目标的搜索定位手段。

经过两年的刻苦攻关,宋磊和团队研制出的新装备实现小型化、环境适应性强、抗电磁干扰能力强,2017年经鉴定部分关键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当年获航海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现在回想起新型船载定向仪的研制历程,宋磊说那就是两个字“艰苦”,这期间他几乎放弃了所有节假日,为解决关键技术问题通宵达旦都是家常便饭,对家庭、对当时刚刚出生的孩子他一直心存愧疚,“但是绝不后悔,因为我是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就是我们的精神坐标。”宋磊说。

神舟十一号任务之后,国家载人航天工程进入了空间站阶段,宋磊在着陆场系统也摸爬滚打了10余年,从当年的毛头小伙子,成长为了系统总师,并担任22所921团队负责人,带领团队继续践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传承创新基因,接续奋斗,助力实现航天强国梦。

之后,他带领团队抓住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调整建设的历史机遇,坚持创新驱动促进重大项目落地,以智慧着陆场建设为切入点,总结数十年来中国电科22所深耕着陆场建设的宝贵经验,从实战出发,论证了新型机载/车载/便携式定向仪,新型模拟信标机、新型航天员电台等项目。

同时,他带领团队一举拿下重点项目研制任务,实现了“当年方案论证、当年批复立项、当年首样鉴定、当年批产列装”的历史记录,统筹产品研制、对外协调和外场试验三条主线。这些年来,宋磊和团队的身影出现在草原上、在大漠里、在大洋上……不断创新、攻坚克难,用坚韧和创新确保项目按节点顺利实施。

探索浩瀚太空永无止境,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征程已经开启。宋磊说他将继续坚持和发扬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精神,坚持科技创新不放松,坚持攻关奉献不放松,为早日实现航天强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半岛新闻综合整理 素材据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光明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