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叨叨丨“建议专家不要建议”,再次热搜第一!网友:同意这个建议…

2022-05-25 00:07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414239) 扫描到手机

今天(5月24日)

专家建议又上热搜了

一开始

专家建议:不要多用空气炸锅

登上了微博热搜榜第一的位置

不过很快

前几天登顶热搜的

“建议专家不要建议”

再次取代了榜首的位置

本来是一条还算中规中矩的建议

结果网友并不买账

反对的声音依旧很多

而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

@营养师顾中一也发博回怼:不同意

关于专家建议这件事儿

要从4天前的5月20日说起

这一天

专家很忙

一天连续上了三个热搜

👇👇👇

可是……

嗯?

网友们却有着共同的说法

👇👇👇

于是乎

关于“专家”的另一个话题

突然冲到热搜第一

建议专家不要建议

这下子

可把网友们的心声

全说了出来

还有人提出了大胆的想法

这……改得毫无违和感

甚至还有人

想知道专家姓甚名谁

气象专家也来发表感想了~~

到5月24日

“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词条

阅读量已经突破1亿

👇👇👇

这些年热搜上的“专家建议”

都说了些啥

有媒体从若干微博话题中

总结出了专家最关心的10大热门主题

👇👇👇

有网友表示:

“感觉专家不食人间烟火,尽是一些废话”

“建议‘砖家’睁眼看世界,下基层体验一下”

“有时候专家建议不一定是对咱合适的建议”

也有一些网友就专家怎么给建议给出自己的看法:

“什么是专家?我觉得是在特定领域有着自己正确建议的人,而不是什么建议都先考虑应不应该说,是不是符合当下形势,说了会不会犯错误。”

还有网友表示:

“建议专家多吐真言,少吐莲花,多为民众鼓与呼,少看老百姓的钱袋子。如果做不到,建议专家少建议不建议,不建议是最好的建议。”

观点

👇👇👇

“建议专家不要建议”

网友为什么听不进去话?

专家,顾名思义,是指在学术、技艺等领域有建树的专业人士。一般来说,专家的建议会更有权威性和可信度,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接受。可网友为何会建议专家不要建议?在笔者看来,除了部分网友存在敌视专家、发泄情绪等不理性心理的因素外,专家所提出的部分建议本身也存在让人诟病的地方。

不可否认的是,专家提出的建议确实存在“翻车”的情况。近期出现了一批诸如“专家不建议年轻人掏空六个钱包凑首付”“专家称买房比租房划算”“建议年轻人别在通勤上花过多时间”等建议。这些建议单从字面意义上来说,不难被大众接受,但当考虑到年轻人买房、工作压力重的现实情况,这些建议便成了无稽之谈,又如何会被大众所接受呢?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人生境遇、知识水平的不同,每个人对生活和社会的认识自然也会有所不同。在这一点上,专家也不例外。但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而非随意大放厥词,尤其是对于具有特殊身份的人来说,他们更应该关注自己的言行,毕竟其影响的是一群人。

而专家提出脱离实际的建议不仅不能为人们指明方向,解决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人们的焦虑和恐慌心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专家代表着知识分子群体,他们所提出的建议大多会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认可。在媒介的加持下,有些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可行性很低的建议将会使人们过多地关注生活的负担和压力,引发人们的焦虑情绪。

值得一提的是,专家提出不合理的建议不仅会影响公众,也可能使专家这一群体污名化,成为“砖家”。当专家脱离了自己的身份,提出不切实际、不科学的言论后,专家便成为了“砖家”。随着“砖家”数量的增多,专家这一群体呈现给大众的负面形象增多,致使专家这个原本褒义的名词可能被污名化。

而网友们“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呼声,不仅反映出了人们对这种脱离实际建议的反感,也是对专家的一种提醒。正如网友所言“普通老百姓虽然不是专家,但却是生活的实战者,知道如何正确生活”,我们所要强调的并非是把专家的嘴堵上,而是希望专家能提出真正合理可行的建议,而非那些“何不食肉糜”脱离实际的言论。部分专家应该学会反思,多关注现实,从人民群众真正的需求出发给出恰当的建议,而非“站在云端,俯瞰民众”。

你怎么看?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综合自红网、澎湃新闻、DT财经、微博网友评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