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时评 | 警惕野蛮生长的种草笔记变成“毒草”

2022-08-15 14:12 新黄河阅读 (917470) 扫描到手机

8月13日下午,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龙门山镇后山下雨,引起龙槽沟区域突发山洪。截至14日13时,突发山洪灾害共造成7人死亡、8人轻伤。据当地群众透露,事发地是一处泄洪沟,下雨后沟里的水会暴涨,极易产生山洪。

在城市中生活太久,人们似乎觉得已经足够“驯服”自然,产生天灾悲剧离自己很远的错觉,进而失去对未知危险的警惕和对自然的敬畏。实际上,面对自然的绝对力量,我们每个人都是渺小的。除却珍爱生命、敬重自然这一层,龙槽沟山洪灾害事故还给我们留下了诸多思考与启示,其中暴露出的种草平台乱象,值得每个人警惕。

游客、村民的讲述与救援报道,犹如一块块拼图,越来越清晰地还原了悲剧前情因果。在小红书和抖音等平台,龙槽沟被许多人标记为“小众耍水地”,甚至一度登上点评平台的景点种草榜,随着高温天气持续,慕名而来的游客陡增。而这里实际上并非景区,当地政府曾多次发文明确提醒该地易暴发山洪,并制作警示牌、拉起围栏。网传视频显示,山洪暴发前社区干部朝游客大喊“涨水了赶快走”,但是有的游客无动于衷,随后洪水倾泻,最终悲剧酿成,令人悲痛扼腕。

这场悲剧,暴露出人们面对突发性灾害时安全意识和常识的欠缺,也警示了当地政府,面对热情高涨的游客,温和喊话和软性劝阻显然效率低下,即便此前已经尽到提醒义务,也该在盛夏汛期时节保持足够警惕,加强安全管理、增强硬性管控,采取以安全为目的的强硬措施劝离游客。每个人都是自己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但悲剧的酿成绝非一方之过。这么鲜为人知的地点,为何会有如此多的人前来?一再出现的安全警告,为何拦不住游客的脚步?游客的麻痹大意,一些博主和平台的“推波助澜”也脱不了干系。“野游笔记”和平台将泄洪沟冠上“景区”说法,着重展露人们前来避暑的快乐美好,还有帖子写着“水流不急,也不是太深”,面对这样美化后的消费场景,游客难免放松警惕,认为无需具备丰富的生存经验和对自然灾害的预判,面对危险时也容易产生侥幸心理。

一直以来,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寻找新的旅游空间和小众打卡点,已成为许多种草博主的“流量密码”,人们也热衷于通过一篇篇种草笔记发现存在于城市周围的小美好。然而,一些“毒草”也在此类平台悄然生长,有人在笔记中教人如何翻山越岭、穿过围栏,前往未开放的“景区”,并以此为荣,却只字不提背后潜在的安全隐患与法律红线。近年来,青海省格尔木市G315国道的U型公路段、厦门湖里区高崎码头的集装箱、未开放的野长城等都一度成为“网红打卡地”,最终形成博主“花式引流”而官方“拼命劝退”的荒诞闹剧。

眼下,龙槽沟山洪灾害事故发生后,小红书官方将“彭州耍水”的实时搜索结果作了改变,下架了大部分种草内容,同时提示旅游出行,安全第一。虽然种草平台只是信息进行流转和集散的平台工具,但仍应尽到内容过滤和审查的责任,对于存在明显安全隐患的内容,平台应当畅通用户的投诉反馈渠道,并加强对笔记内容的排查清理,该下架的下架,该屏蔽的屏蔽,不能容许“野游笔记”野蛮生长,成为危害人们安全的“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