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丨莱西九顶山:废弃矿坑中“掘金”,小小葡萄串起大产业链

2023-10-07 22:43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163137)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兆慧

说起废弃矿坑,人们往往会想到岩石裸露、植被缺失、一片狼藉。在青岛莱西院上镇,这里曾经有大大小小100多处矿坑,如今大部分矿坑已焕然新生,有的还成为一片葡萄产业园区,形成“种植+酿造+文旅”的一个产业链。

近日,记者走进院上镇九顶山,探访在废弃矿坑上打造起的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产业链,听当地人讲述曾经的矿坑,如何实现华丽转身。

遥望1500亩葡萄园

十个葡萄品种,年产量达500吨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莱西市院上镇九顶山,长长的小道尽头是一座城堡般的建筑,路的两侧是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葡萄园。园里的葡萄架有一人来高,一串串晶莹饱满的小葡萄垂挂在藤蔓上,挂着白霜。这里,就是九顶庄园。

“酒庄内葡萄种植面积达1500亩,葡萄品种有赤霞珠、霞多丽、蛇龙珠等十个品种,年产量在500多吨,葡萄酒年产量在50万瓶。葡萄酒的销售,国内市场占百分之七八十,国外市场占百分之二三十。”九顶庄园葡萄种植师朱化平介绍道。

工人正忙着采摘。

葡萄园里,工人们正在葡萄架间忙碌而又麻利地采摘着紫色的葡萄。一只手托起葡萄,另一只手拿剪刀剪断最上面的茎,再放入身旁的小圆筒中,待到小圆桶满了,再全数倒入身后的大筐里。他们带着手套,头戴帽子或头巾,或站着,或坐在马扎上,分享着收成的喜悦,葡萄园里传出一阵阵欢声笑语。

“轰隆隆......”拖拉机开进葡萄架里,准备将一筐筐收获好的葡萄转运。

赤霞珠

记者摘下一颗滚圆的指甲盖大的葡萄,想要剥皮,却被朱化平阻拦,“你别看葡萄皮上挂着白霜,实际上是葡萄生长过程中分泌的类糖醇物质,也叫‘果粉’,这个对人体是完全无害的,你可以带着皮吃,味道更佳。”放入口中一咬,酸甜的汁水充斥了整个口腔,再细细咀嚼葡萄皮,甘甜中带着一丝苦涩。朱化平又接着介绍,“这是酿酒葡萄的一种,叫做赤霞珠,是酿造干红葡萄酒的一种红葡萄品种。”

据了解,这里的葡萄采收从8月中旬开始,将一直持续到10月中旬。

刚采摘下的一筐赤霞珠

种植+酿造+文旅,葡萄串起产业链

在九顶庄园,既有葡萄园,又有葡萄酒酿造基地。

一进入地下酒窖,空气中充斥着葡萄酒的气味。地下一层是不锈钢发酵罐,地下二层是木质发酵桶。那这两个桶的酿造有什么不同?“罐中发酵能够保持清爽的酸度和新鲜的香气。发酵桶我们有两种,一个是槐木桶,一个是橡木桶,这两种桶发酵出的口味是两种不一样的风格。在桶中酿造,一个是它有很好的呼吸作用,再就是在桶中发酵会和桶本身有很好的结合,会有烘烤、香草等香气。”酿酒师金海霞说。

以九顶庄园为基础,莱西市将院上镇九顶庄园打造成种植、酿造和文旅全产业链。“一产就是葡萄种植,二产是葡萄酒酿造,三产包括餐饮等,我们还打造了露营地和音乐节,后期还会考虑发展研学、温泉等一些其他文旅业态。”九顶庄园大好河山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闫志刚说。

地下酒窖

因为环境优美,建筑风格别样,这里也成了游客们“逃离城市”的近郊选择。结合旅游热点,由院上镇牵头,在九顶庄园内举办的露营节和音乐节接纳了来自各地的游客。此外,九顶庄园还是公司团建、新人婚礼的举办地。“在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每天餐饮、观光接纳人次达到600-700人,整个假期期间接纳人次达到5000多人。每年接纳的游客在2万-3万人次左右。”闫志刚介绍。

“2008年这里还是两座荒山,从2008年我们开始整地,2009年开始种植,2011年第一瓶葡萄酒上市,期间一直在不停地开发和种植,直到去年,完成了1500亩地的整治。”闫志刚说,在建园之初,他们一直秉承打造全产业链的理念并将其付诸实践。这些年来,九顶庄园一步一个脚印踏出了一条新路。从一开始葡萄酒的年产五六万瓶到现在年产量翻了近10倍,他更加坚信这条路径是正确的。

在未来,闫志刚考虑扩大产业发展。“后期,我们会有选择性地和部分农户进行融合,如果说他们在山地上有地块,那么我们提供技术和苗木,大家形成技术共享。”闫志刚说。

葡萄酒展览

老旧矿坑“焕发新绿”,解决村民就业难问题

据了解,九顶山大大小小矿坑有上百个,这里曾是采石场,当地老百姓采安山岩做建筑用,后因政策原因叫停,这些矿坑被废弃。而因为土壤贫瘠,无法作为耕地种植粮食,莱西市寻求办法将此地恢复生机、变废为宝。

“当时德国客商卡尔·霍普特曼根据纬度位置到中国为葡萄酒庄选址,走访了全国50多个地方,最后选定了九顶山。对于酿酒葡萄而言,无须肥沃的土地,反而贫瘠的土壤更适合酿酒葡萄种植。这里纬度、气候和土壤都适合酿酒葡萄的种植。”闫志刚说。

九顶庄园的草坪露营地

闫志刚回忆,“当时矿山整治修复废了很大力气,通过爆破巨石、清理危岩体、渣土回填、边缘修整等手段,对山体进行综合治理,对矿坑进行生态修复。”

在矿坑上种植葡萄的流程也可谓困难重重。“先对土地进行翻耕平整,再进行土壤改良。改良需要先分析。我们在改良之前做了土壤分析,确定土壤中所缺少的营养元素,比如氮、磷、钾、镁、钙等,如果缺乏,我们会针对性地补充营养元素。还有,建园的时候会施加有机肥,考虑到成本,我们用牛粪代替。之后会做好立柱、架好铁丝,将枝蔓在架面上进行绑缚。”

庄园内的葡萄采摘工人聘用的基本上都是本地村民,既有长工也有短工,这大大地为村民解决了就业难问题。“庄园采收时工人一天最多达到上百人,分为农忙、农闲两个时段,一年用工量接近3万人次。”闫志刚说。

一排排葡萄架整齐排列。

75岁的卜兆兴每天来干8个小时,一天的收入是80元。“我就是附近村的,过来十几分钟的时间。从锄地、绑蔓到采摘,从今年春一直干到现在。平时除了忙活自家田地,其余时间到这里来赚点工资改善生活。这边没有年龄限制,能给我们这些岁数大的老人提供一个工作,我也介绍了村里不少人过来。我有两个大孙女,赚点钱还能给她们些零花,我这个做爷爷的也开心。”

程显璞今年61岁,是园区领工,负责招工和带领工人干活,在九顶庄园就业9年。“以前我在家里养奶牛,是散养户,因为卫生条件不达标就被淘汰了,突然断了收入,没有别的事情干,就到庄园这边来。”随着收入的增长和农村城市化,程显璞直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家里在县城买了套楼房,我拿的首付,孩子来还贷款,还更换了新车。”他笑着说。

院上镇副镇长刘文娟告诉记者,自从矿坑变身葡萄庄园后,不仅镇上的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变,庄园还为种植户带来了先进的种植理念,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而在葡萄产业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文旅产业吸引的人流,还促进了采摘经济的发展以及农副产品的销售。目前,院上镇还在为九顶庄园申请4A级景区,后续还会持续开展露营节和音乐节等活动。

大家准备搬运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