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故事丨“90后”新农人:1人4个身份带领村民走上发家致富路

2023-10-20 20:33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638977)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陈亚梅

一个在农村的“90后”新农人能有多少种身份?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农机维修店老板、农机操作能手、种粮大户,集4种身份于一身的新农人——纪康康,在家乡带领村民致富并为乡亲们排忧解难。10月19日,记者来到了平度市南村镇荆家埠后村采访了这位“90后”新农人。

“90后”新农人,1人有4个身份

粗糙的手上粘满了机油并“入木三分”,手掌纹里有黑色的机油,只看这双手很难与“90后”的手联想在一起,常年与各种农用机械、粮食、经济作物打交道的纪康康并不在意外手部的变化,他说:“农用机械坏了得赶紧修,顾不上手上有没有机油。”他正在不停地忙活着修理抽水泵,“凌晨4点多就起床了,准备给一块27.5亩的麦地浇水,没想到水塘里的杂质,让水泵出了故障。”

纪康康驾驶自走式麦田镇压机

9点多,纪康康和工作人员荆士刚骑着三轮车“忙上忙下”,找扳手、锤子、凿子……在田间地头开展了农机维修工作,手上粘了机油也不在乎。接近10点,抽水泵终于修好了,能开始正常运作了,再将抽水泵的水管接到节水型喷灌机上,纪康康介绍,“这是今年刚上的节水型喷灌机,它比之前用水管浇水不仅效率提高,也更加节水、省人力,机器由电脑程序操控,设置好时间和水流大小就不用管了。”

节水型喷灌机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高约3米的红色圆柱体上有规则的缠满像小腿一样粗的水管,另一部分像飞机双翼,中间部分有轮子供它滑动,共30米长,高约2米半,双翼上一共有24个喷头。纪康康介绍:“将像飞机双翼的机器和圆柱型的物体分别放在田间的两边,在电脑上设置上10分钟走9米,200多米长、60多米宽的地,一天就能把地浇透。以前用水管浇水不是很均匀,也不容易浇透,现在用喷灌机浇水像下雨一样,地面能够浇的又透又均匀。”像飞机尾翼的机器上的喷头撒出的水花基本大小一致,喷头旋转着喷水,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慢行驶。他说:“观察了一下喷灌机的各个喷头基本没什么问题,不用人看管了,让它自己往前行驶就行了。”

纪康康在调解节水型喷灌机的喷头

纪康康是村里少有的年轻的“守村人”,大多数的“90后”都去城市里上班或者镇上打工,他是青岛顺意康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也是顺康汽修服务部的老板,更是农机操作能手,同时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今年8月,他获得了2023年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山东省第三届高素质农民职业技能竞赛优秀奖。

在农忙时节纪康康是村里的“顶梁柱”,用农用机械给村民收粮食,无论多大面积的土地都接单,“不能因为地太小不接单,都是父老乡亲的,帮一下忙,有些体力不好的老年人,我不去收粮食没有其他劳动力帮忙收,粮食就会荒在地里。昨天我还接了一个只有60米长的玉米地,机器在地里面都难调头,说实话,有时收的费用都不够成本。”

纪康康驾驶 自走式麦田镇压机

从汽修老板到成立农机合作社,带领近60人共同致富

走上农业这条路既有继承也有创新,曾经纪康康的父亲有两台联合收割机,纪康康说:“我14岁初中毕业就去了蓝翔学了两年汽修,在外面实习到成年,回到村的东边开了一家汽修店,直到2013年开始回村开汽车修理店并买了一台烟台东汽904拖拉机,为村民开展翻地、旋地服务。”从这起他不知不觉走上了农业之路,2014年,他贷款10万元,花8万元购置了一台春雨玉米收割机和两台旋耕机。此后,他每2年换一次拖拉机,从904更换到1204,又更换了1404、1804,到了现在使用的2104,已经换了4次。他的农用机械各式各样,联合收割机、液压翻转犁、谷物条播机、高箱旋耕机、自走式麦田镇压机、节水型喷灌机……

机器越来越多,纪康康的客户资源越来越多,他开始忙不过来了,“2018年,我手里攒了越来越多的活,有时干不过来,正愁着怎么解决,有一次和哥们跨区作业,发现有个村里成立了农机合作社,于是我也跟着学习了,就在年底成立了顺意康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招收社员,农机入股的方式,带着周边20余名社员一起作业。纪康康说:“合作社成立的目的是有活大家一起干,农忙的时间就一阵,时间不等人,有时我这里忙得不可开交,但有的村民家里的农机闲着,成立合作社能有钱大家一起赚,有的机器能一年能分红1万多,现在加入合作社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达到40余台。”

纪康康将节水型喷灌机开到田的另一边

跟随纪康康赚钱的人不少,合作社有20多位社员、七八位固定的工作人员、农忙时节还会招的驾驶农机的技术能手、深加工辣椒的兼职人员。他介绍深加工辣椒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基本是本村的村民,约有二三十人,辣椒深加工的兼职人员年龄基本在50岁至65岁,在村里照看晚辈的老人,工作难度不大,把辣椒的根茎摘掉就行,处理1斤6角钱,有的人能一天赚100多元。”

种粮大户拥有400多亩地,种植玉米、小麦、葱

“越来越多年轻人外出打工,一天赚两三百块钱,他们不舍得请假种地,而且人工种地效率太低了,收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有的老年人体力又跟不上,家里的地很容易荒。我手里正好有农机就琢磨着怎么解决村里地荒的问题,所以就想到了流转村里的地,机械化生产农作物。”纪康康说。他在2018年流转了240余亩土地,2023年又流转了160余亩,现在总共流转了400多亩,除了种植小麦、玉米外,还种植了40亩大葱。

纪康康驾驶收玉米的机器

村里种植大葱的农户也不少,这种作物最怕涝,遇到雨天排不了水,一年的收成就“打水漂”了,村里人纷纷向他诉苦。为了解决村民的这个难题,2022年纪康康花了近5万元购置了大弯梁卫星平地机,为村民平整土地,解决土地积水的问题。“小纪回来了以后,村里的大事小事找他商议,他都能给你想出个办法,并且干的利利索索的。”荆家埠后村的村民荆明海说。

“今年第一次种经济作物大葱,是在种完小麦之后种的葱,差不多在11月底就能丰收了。一方面有种植葱相关的农机,另一方面经济作物的收入比粮食作物的收入高一些。400亩地只种粮食一年不到20万,虽然经济作物会价格高一些,但也易受市场价格影响,所以今年就只种了40亩葱。”纪康康说。

今年三夏期间纪康康共作业了260个小时,曾经连续作战了40个小时,被问及是否感觉辛苦时,他回答到:“辛苦是辛苦了点,但是当我坐到了驾驶室,看着遍地的金黄小麦,心情都舒畅了,也就不觉得累了。赶上今年麦收遇到雨季,农民也都着急收割,咱也得尽把力,尽量抢在下雨前收割完。”

能吃苦、热心肠、能干活是村民对纪康康的评价,荆明海说:“小纪不仅干活认真,还是个热心人,我们村附近有个小学,树木较多,每年学生放假后,他都带上无人机义务去打药,给我们村争了不少光,村里有个年轻人是真好啊!”

谈到未来规划及想法时,纪康康说,“目前想建一个储藏粮食的地方,再配置一台烘干机,但是目前还没有解决。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是机械化和智能化,我想把田种好,为国家多种粮、种好粮,把先进技术推广给老百姓,带领大家一起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