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青岛|里院,城市的样本——专家解读里院产生的因素和独特精神

2023-11-12 16:50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7692245)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

保护与更新,正在进行中。

再次走访大鲍岛,多次遇到里院老居民。看着曾经居住的院子变了模样,他们感慨万千,“没想到现在这么漂亮了”。大鲍岛更新,是里院的蜕变。半岛全媒体记者走访了多个里院,并采访了里院研究专家和老居民,听他们讲述里院的由来和里院的故事。

古今鲍岛

里院诞生的地方

骏业里,四方路18号,偶遇智·创艺术节。

一家五口,走在长长的甬道中,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大变样了!”崭新的里院里,挂着孩童们纯真的画作。来自小学生们的作品,分布在一楼的各个房间里,大门洞开,供游人进出参观。

骏业里在大鲍岛里院里非常独特,有一线天之称。里院建于上世纪30年代,出自青岛著名设计师刘铨法之手。犹记得,当年曾经在一个午后进入骏业里,在狭长的栏杆上,挂满了衣物,那种别有洞天的景象,至今仍清晰地印刻在脑海中。只是,狭小的居住环境,给了老居民足够的挑战。所以,拥挤和脏乱是这栋里院曾经的代名词。

“快看,姥姥姥爷以前的住房多漂亮”,一家五口中的王女士,对着怀中的稚子说。孩子还小,不明白妈妈的感受,但姥姥和姥爷则感触良多。他们说,在这里住了20多年,邻里之间的默契程度是现代化的居住环境所不能比拟的,“谁家做什么好吃的,邻居都能看见,也都愿意分享。有什么事了,只要在过道上喊一嗓子,大家就都凑上来,帮忙的帮忙,出主意的出主意”。离开旧居,换了好的居住环境,但仍然怀念当年亲密的邻里情。

里院的出现,是德国侵占青岛后,在城市规划中的一项主要举措。大鲍岛,源于当年旧址上的村落。

一个地名的出现,往往有着深厚的渊源,鲍岛二字也是。

鲍岛,带有岛字,与小青岛等地一样,与岛有关。当年的麻湾,也就是胶州湾上,有许多小岛,鲍岛就是其中的一个,据说形状与鲍鱼有关。于是,人们就把小岛对面的渔村叫鲍鱼村。村落里有座山叫鲍岛东山,就是上海路一带。随着人口的迁入和繁衍,东山以东也开辟出了村落,为了区别,原鲍岛村叫大鲍岛,后来新建的叫小鲍岛村。

大鲍岛村民世代居住在这片热土上,居民以从胶西也就是胶州一带前来的较多,因为当年金兵入侵中原,在胶西烧杀劫掠,陈姓渔民不堪忍受,迁到这里靠打鱼为生。到了明代,江苏太仓一户渔民,因受当地渔霸盘剥,借了高利贷买渔具无力偿还,渔霸要索他的女儿偿还借款,他们一家便逃离太仓漂泊到鲍岛落户,这家渔民姓顾。因此,鲍岛人说话带南方口音。

南北融合的居民构成形式为大鲍岛街商户林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移居到大鲍岛村的人在时代中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多种业态,除了渔民,还有手工业者,工匠也就应运而生。值得一提的是,大鲍岛村北有一片岭地的土质,特别适合烧砖烧瓦,形成了王家窑厂等远近闻名的烧窑地。而这,也是青岛红瓦名片的来源之一。

各种形式的手工业者在大鲍岛找到了生存之本,包括柴火市也同时兴旺,因此形成了兼具娱乐和餐饮为一体的劈柴院。

平静的生活最终被侵略者的铁蹄打破。1897年11月德国侵占青岛后,立刻着手规划城市建设,一开始就把大鲍岛变成一个区,区划的分界线沿德县路——保定路大坡切下,北迄沧口路,西到济南路,东至济宁路,形成了著名的黄金分割区,也就是后来的大鲍岛历史文化街区。

里院就是在这时逐渐在地图上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的。

街里形成

希姆森与里院的创立

“我从小出生在延安二路,小时候经常到街里来逛街,我当年不明白街里是什么意思,在我心目中,街里就是一个购物的地方,是一个中心商区。这次我回到这里逛街,突然明白了街里的意思,我猜测街里指的是街和里,街道就是因为当年德国侵占青岛后,把青岛的道路命名为各个大街,比如中山路叫斐迭里街,而里就是里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东泉,再次回到里院后接受半岛全媒体记者专访说。

李东泉教授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里院产生于上世纪初的大鲍岛区,是由德国希姆森建筑公司(即祥福洋行)规划设计施工的,建筑设计师阿尔弗莱德·希姆森(1857~1946年)于1898年来到青岛,创办建筑公司,主要进行公寓住宅设计建造。

“回顾一生,我最大的成就莫过于1898~1914年在青岛经营建筑公司。”青岛“里院”建筑形态的创立者之一希姆森在回忆录中写到。

回忆录中,希姆森对于他在青岛的生活非常满意,“对于我和艾达(妻子)来说,1901到1903年这段时间可能是我们这辈子中最美好的时光”,“在青岛郊区骑马出游、追逐嬉闹、野餐、打网球等,这些美妙的事情成为我和艾达每天休息时间的活动。夏天时每天进行海水浴,秋冬时有丰富的社交活动,我们的来宾登记簿也因此罗列了许多名字”。希姆森在青岛很忙碌,曾经当过青岛保险协会以及志愿消防队的名誉主席,此外还是福柏医院及疗养院董事会的一员,还曾短时间内担任青岛赛马俱乐部的记录员。

希姆森在青岛设立了祥福洋行地产公司,经营建筑和房屋出租的生意。作为一名成功的房地产商,希姆森在1898年之后,根据曾在东南亚、厦门和上海等地生活工作的经历,将亚热带建筑形式进行改良创新成一种新的商住形式,并引入了建设中的大鲍岛华人城区。这让他非常得意。

他在回忆录中提到:“对于大鲍岛街区的中国房子,我有一些特别的建筑构想。我买了一块方形的地,在这块地临街的四面建造了商店和住房,并且在中间留了一块空地,用做过道和儿童游戏场。每一幢房子底层都有一间商铺,商铺之上有一间居室。房子后面的高墙将我们和邻居家的庭院隔开,院子里有一个简易厨房,庭院末端是一个很大的公共院子。不久之后,中国人便开始模仿我所偏好的这种建筑风格,在某种程度上我影响了大鲍岛的建筑风格。除了欧式和中式的住宅楼和商铺,我还带领其他人建造了大鲍岛市场、中国剧院和大印刷厂。我先为这些项目绘制草图,然后交给工程师们完成方案设计,在获得建造批准后,我从德国和中国不同的建筑企业那儿争取到了订单”。这种后被统称为“里院”的住宅形态,也成为希姆森的建筑遗产和青岛特有的居住样本。

在青岛,希姆森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得到了实现,不过,最终还是在日本侵占青岛后破灭:“1899年至1914年,我与总督府之间一直合作很好,而且我在青岛还获得了不错的住房财产。每年房子会带来增值,这其中的8%用来上缴政府和分红。可惜的是,1915年,我所有的房屋都被日本人以所谓的德国政府公共房产的名义没收。”

合院而居

传统与气候的合力

冬季的里院,用变换的色彩,延续着不同的城市风情。穿梭在每个里院,就如走进不同的画卷,有着不同的风景。

广兴里,有外国友人参观,翻译人员熟练地介绍着里院里旧日的生活和娱乐;鸿吉里,如一座迷宫,进出口众多,是孟氏家族在青岛留下的悠长印记;太兴里,焦波导演的《俺爹俺娘》影像展,吸引着游人的目光,镜头记录着凡人的传奇,也渗透着里院里的平民生活……

里院的发展历程是经过漫长岁月洗礼的。

里院随着不断的演进逐渐成为具有青岛本土特色的民居形式,基本空间构成是街道和中心院落,建筑主体一般为两到三层,底层多为商用,二层以上提供居住。当年,在大鲍岛区、台东镇和台西镇都建造了里院住宅,其中大鲍岛区最为典型。

随着街区不断扩大,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青岛形成了规模庞大的里院住宅街区。据不完全统计,至1934年,青岛市内散布在各区域的里院住宅有5000余处,成为青岛城市建筑历史中的重要一页。

对于围拢式里院产生的原因,青岛理工大学教授徐飞鹏在接受半岛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说,因素非常多。主要的几个因素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习惯和地域气候环境以及集合住房的需要等。

“合院而居是中国传统的居住模式,相对独立又有中间院落作为交通联系的居住模式适合大家庭一起居住”,徐飞鹏教授说,外廊联系各个住户,卫生间设在院落的一角,又有露天的活动区域和客厅,这些都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式院落相仿,符合中国的传统居住习惯。

另外就是气候环境的因素。大鲍岛西北临近海湾,冬天寒冷的西北风会影响到居民的取暖,而四面围合的院子可以挡风御寒,所以长期以来,这种里院式建筑在青岛维持了几十年。加上大量的青年移民到青岛,对住房的需求激增,里院式布局面积不大,数量多,可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所以这种居住房屋在台东、台西大量采用。

大鲍岛街区的里院,最初的产生是中西文化对撞后形成的商住两用建筑,多为一层或者两层,采用石墙基,清水砖墙,门窗洞口重点装饰。开始是青砖青瓦,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后,大量的红瓦被采用。各种设计风格的里院也就涌入到建筑中,出现了华洋交融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里院最初的规定很严格:“住房不能高于两层,并且只允许75%的土地面积用于建筑房屋……用于长期居住的空间,每人至少必须有5平方米的使用面积,建筑层高至少有2.7米”。里院建筑的形状也多种多样,有“口”形、L形、日形、U形、E形等。

漫长的时光让里院在空间布局、装饰造型和建筑技艺中,发生这不同程度的变化。目前留下的的里院,是经过筛选、转变、适应后的建筑,以便于居民居住和社会的发展,民间的工匠也创造出青岛城市包容的魅力。

“里院建筑在全国来说都是很独特的建筑方式”,李东泉教授说,城市是一个生命体,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历程,就像人一样,从年少到青年壮年,然后慢慢进入老年,“现在城市更新正在进行,里院焕发了新的活力,我觉得当下要促使它转型升级,适合我们当代生活的需要”。

对于未来,李东泉教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她认为,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传承包括三个方面:街区的骨、肉、魂。“骨,是空间格局,这块我们现在保护得非常彻底,领先于其他城市;肉,一个是业态,一个是生态,业态就是产业升级,包括文化创意产业、服务业,生态就是人群之间的关系,一部分搬走了,接下来要吸引年轻人住进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来源,为他们提供生活设施,鼓励他们带来新颖的创意,形成良性循环;魂,是地方精神,从荒凉的渔村到现代化的城市,是中国人的心血,蕴含着地方精神,我们当地专家学者要提炼出一句代表地方精神的口号,得到人们的认可,加强外人对青岛的认识,让精神引领着我们走向未来!”

经租往事

一个特殊人群的故事

里院建成后,房租都谁来收呢?对此,青岛市档案馆四级调研员聂惠哲女士翻看了大量的里院档案资料,找出了一批身份不同、地位不同的业主代表们,他们有的代表组织,有的代表个人,有的是同乡,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经租人。

经租人的身份有职业经租人,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房产中介。

“厚德堂经租房屋甚多,大小公馆,无不齐备”,这则刊登在1924年3月22日的《中国青年报》上的启事,俨然现在的租房广告。而房屋的业主也会委托房产公司经营自家的里院,比如华德里的业主刘德臻就在1943年到1944年委托同行房产公司给经营房产,收取租金,或者房屋买卖。

还有一部分是业主自己的产业,委托自己的公司打理。在青岛,当年拥有着大量房产的“刘半城”刘子山,就将名下的江宁路34号的吉生里、山西路5号的厚德西里、肥城路44号的福康里等里院,交给自己旗下的东莱银行打理。此时的经租人就是东莱银行,帮助打理一切租售业务。

当然,也有业主的同乡或者亲戚,甚至业主本人经租的情况,这种类型的人有很多。

经租人的职责很多,主要的,当然是收取房租。影视剧中,有很多夹着包收取房租的镜头,这些也是经租人经常出入里院的原因。如果出现了拖欠,就会通过登报的方式催缴,如果长期拖欠,则有可能被告上法庭。

经租人有时候还得做类似居委会的调节工作,是业主和租户沟通的桥梁。聂惠哲女士在档案中查到,日本人加藤重太郎曾经购得积厚里,因为有租户拖欠的情况,曾经提出最后通牒:要求租户必须交付此前的欠款,如果一时拿不出来,需要当场在字据上盖手印,而如果不盖的话,就得立刻搬出去。由于里院里居住的大都是在外面做工的苦力,男人们白天都忙于工作不在家,只留下妇女和孩子们,加藤去查看的时候是白天,家中妇女被吓得不轻,不明就里地按了手印。男人们晚上散工回家后,听说此事认为加藤的字据很不合理,提出的要求太无理,所以大家一起先后两次找到经租人李凤阁,要求要回手印。此时的经租人就起到了关键的协调作用。

另外经租人还得与政府部门打交道,帮忙宣传政策,开展清理里院卫生的运动,如果租客的房屋出现塌漏的情况,房东不管,都是经租人与工务局协调修补。

有趣的是,经租人还负责帮忙搞文艺活动。李凤阁就曾经组织积厚里的人组建了秧歌队。据知名作家、文艺评论家吕铭康先生称,“凤凰三点头”锣鼓点就是上世纪40年代由李凤阁出资,京剧鼓师蓝宝仁以及林松涛等在当时“胶澳锣鼓秧歌点”的基础上,与京剧锣鼓相结合而创作出来。李凤阁儿子回忆说,父亲当年是京剧票友,作为祥丰磨坊的业主,李凤阁当年并不“差钱”,所以有条件促成此事。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当时最热闹的“街里”,天天锣鼓喧天,敲锣打鼓的人主要就是出自“积厚里”和“劈柴院”的一些锣鼓队。他们击打的“凤凰三点头”锣鼓点,优美悦耳,震撼肺腑。“凤点头”锣鼓在1956年达到高峰。近年来,每届青岛国际沙滩节开幕式上,都有“青岛凤点头锣鼓队”的演出,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