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里的“暖男”
半岛全媒体记者 何毅
11月13日晚,青岛能源热电集团第一热力北岭中心金裕站内,这里的工作人员边吃饭,边接着用户的咨询电话,一顿饭的工夫,电话来了四五个,基本都是用户回家后,发现一些供暖问题,立即打电话希望供暖师傅上门维护。吃完晚饭后,这里的供热站站长赵永庆立即骑着自己的小电动车,带着约20斤重的工具包在夜色中前往用户的小区,他每天几乎去十几个用户家中,进行各种供热维护保养。
边吃晚饭,边接听电话
赵永庆出行,拎着20多斤的工具包
今年26岁的赵永庆是这周边供热站较年轻的供热站负责人,这个站这里基本清一色的小伙子,8名工作人员负责共13个小区,约8000住户、建筑面积65.6万、实供使用面积45.7万平方米的供热服务。从进入11月份开始,他们基本上就没有休息过,从早晨8点钟开始,到晚上十点左右下班。一些新小区刚建成的,还要加班的半夜12点多才回单位,这段时间大家基本上都住在单位的宿舍,24小时轮流转,全力保障老百姓的供暖。
供热站师傅主要以男性为主
赵永庆告诉记者,“随着供暖季即将到来,青岛市很多小区基本都已经开始供热试运行状态,这期间会出现一些小问题,这就需要供热站的师傅上门进行调试、放水、清理滤网等相关工作。有时候一个小小的问题不解决,直接影响家里的温度上不来,故障排除了,这样家里的温度才可以达标。不少上班族白天不在家,只能等到下班回来后才可以上门,经过一个个订单排队,最晚用户能排到晚上10点多上门。在供热站工作了多年,我对辖区内供热管道和供热站的情况特别熟,哪个片区供热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哪里是管道高风险点,有情况立即会第一时间上门检修和排除。”
万家灯火时,供热师傅上门服务
检查小区供热站
巡检小区楼道内的管网、滤网
赵永庆下到热力井内,检查供热管道阀门并进行调节
记者在金裕供热站内看到,服务台电话基本没有停过,粗略统计从11月份开始每天差不多上百个电话,收到用户订单后,赵永庆就把订单工作一一安排,去附近小区上门服务,到用户小区家中排除故障后,还会下到热力井,查看哪些故障需要排除,热力井下较为狭小,很多工作只能半蹲着移动,直不起腰,还要用管钳作业,检查里面的供热管道阀门,进行热力平衡,让一些末端的用户,更好地享受热源。忙活下来浑身大汗,上到地面后,被寒风一吹浑身打哆嗦,如果不做好防护很容易感冒。
用铁钩子打开热力井井盖
赵永庆每天爬好几次热力井
户外寒冬,供热师傅满头大汗
夜色中,赵永庆出门去用户家调试供暖
下午4时许,赵永庆去了几个用户小区,他们供热站的师傅熟悉这区域每一个单元和楼座,管子在什么位置、放水管在哪、表在哪个地方,遇到熟悉的居民还会热情和他打招呼。“我在这里的供热站点工作了差不多三年,基本熟悉每个小区有多少个单元、几层楼、有几个热力井。最近几天气温骤降,这也是我们供热工人最忙的时候,上小区调压、试压,需要不定时去巡检一下他们的管道,以防天气太冷冻裂供热管道。我们最大的欣慰就是,外面寒冬凛至,居民家里温暖如春,这是我们努力付出最好的回报。”赵永庆说。
小区内,赵永庆碰见熟悉的居民
据了解,作为片区8000多户的供热的“大管家”,赵永庆不仅要技术好,还得有一个好脾气,不管用户啥态度,始终把排除故障放在第一位。随着供热服务的提升,供热不仅仅是把热通上,还得满足居民对供热的精细化需求。供上热的居民住上了暖气房,并且帮助有需求的居民免费清洗了管网,供热质量大大提升。家住市北德丰路一小区的唐女士表示,在上一供热季期间,因远在东北的老人身体不好,一家人回东北老家了,家中因为不住人,就关闭了供热进口阀门,一直到供热结束回家也忘记了这事,今年快供热才想起来,可是因阀门操作不当,掰断了阀柄。联系了供热站后,赵永庆立即到用户家现场检查,及时帮助家里检修更换了阀门。“我在这里住了多年,每次给供热站师傅打电话求助,总会及时排除故障,这让我在寒冬中感到了丝丝暖流。”她说。
上下热力井,成了赵永庆每天的工作之一
晚饭到了也不及吃,供热师傅继续接听用户电话
路上接到用户电话
带着梯子在小区内检查管网
小区地下车库
各种阀门零件随时准备好
出门必备的工具
爬完热力井,后背衣服上的污泥
检查计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