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羽绒服卖7000元,冲锋衣销量翻番上热搜,这些衣服值得买吗?
秋意渐浓,保暖服饰市场又热了。最近一周里,冲锋衣和羽绒服先后冲上热搜榜:先是冲锋衣被发现销量大涨,成为当季热门的时尚单品;紧接着,“国产羽绒服售价7000元”登榜,不少消费者好奇,高价产品与平价产品相比,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记者调查发现,在保暖服饰市场,新设计、新技术层出不穷,确实带来了更好的穿着体验;不过,价格并非衡量产品品质的唯一标准。
冲锋衣的款式越来越多,时尚感也很强。
都叫“冲锋衣”但有些可能是假的
“三合一冲锋衣”“防风、防雨,户外场景全满足”……这是不少冲锋衣给出的卖点。不过,有些“冲锋衣”可能是假的。
很多消费者觉得,冲锋衣很像夹克衫,只不过面料硬些,有一定的防雨功能。殊不知,国家标准GB/T 32614-2016《户外运动服装 冲锋衣》对“冲锋衣”有明确定义及功能要求——冲锋衣是指“采用具有防水透湿功能的纺织面料,加工制成用于户外运动具有防水透湿功能的服装”;功能指标主要有三项,分别是静水压、表面抗沾湿性和透湿率。其中,静水压是指面料要能抵挡高水压长时间的作用,还要做到里层不渗水、不潮湿;表面抗湿性即通常所说的防水功能;透气率要求冲锋衣能及时排出人体汗气,具有良好的舒适感。国家标准还根据功能高低将冲锋衣分为Ⅰ级和Ⅱ级产品,其中Ⅰ级产品功能更佳。
不过,冲锋衣国标属于推荐标准,有的企业因此打擦边球,部分名为“冲锋衣”没有执行该标准。在电商平台,记者选择了数款标称为“冲锋衣”的产品与客服沟通,发现有的品牌无法提供产品执行标准,还有的给出的生产标准是单夹服装(FZ/T81007-2012)、针织休闲服装(FZ/T 73020-2019)等标准。在严格意义上,这类“冲锋衣”名不副实。
在互联网上,部分打着“冲锋衣”旗号的产品并非按照冲锋衣国家标准生产。
“‘真假冲锋’的现象在行业中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某冲锋衣品牌产品经理张丽媛告诉记者,虽然推荐性标准不具备强制性,但冲锋衣属于功能服饰,静水压、表面抗沾湿性、透湿率三项指标直接关系产品品质,所以正规品牌的产品都会执行国标,或者执行优于国标的企业标准,“对企业来说,如果能在产品标签上标注执行标准的是冲锋衣国标,并列出自家产品的性能,意味着对产品有底气。对消费者而言,通过标准来判断产品品质,是比较直观的参考。”
网售冲锋衣中,亮出执行标准和检测报告的品牌也不在少数。
与冲锋衣相类似,羽绒服国标也是推荐标准,去年刚刚更新过,其核心变化是将原标准中的“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表示只有绒子含量超过50%的产品才能称为“羽绒服”。
业内人士解释,一朵羽绒由绒子、羽丝、绒丝构成,其中发挥保暖作用的是绒子,而羽丝、绒丝是朵绒掉下来的单丝,没有蓬松感。就同样的充绒量而言,绒子含量高,保暖性更强;绒子含量低、绒丝与羽丝含量高,容易出现“不保暖且容易漏丝”等问题。
在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产品将绒子含量作为卖点,其中最高的已经达到了95%。对消费者而言,选购羽绒服不能只看充绒量,而是更要关注绒子含量。
正规的羽绒服会在产品标签上列明执行标准、填充物、绒子含量等信息。
价格越高的产品质量越好?
不论是冲锋衣还是羽绒服,市售产品的价格都相差甚大,便宜的一两百元,高一些的一两千元,至于数千元乃至上万元的产品也不罕见。
“就高价产品而言,既有品牌、设计溢价,也有科技含量。有些面料价格差异高达数倍甚至数十倍,品牌抬高定价也在情理之中。”面料供应商陈霞指出,要客观看待市场上的高价产品,不能简单将它们归结于“噱头”或“营销”,“举个通俗的例子,雨衣的防雨和防风功能也不错,为什么雨衣不能成为冲锋衣?不是因为款式,而是因为冲锋衣需要既防雨防风耐磨,又要轻薄透气。但防雨防风耐磨与透气轻薄相矛盾,这就成为面料研发的攻关课题。不同品牌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对应不同的研发和生产成本,这些都会体现在成品上。”
高定价的国产羽绒服,同样与产品的科技“含金量”有关。
某国产鹅绒服品牌是近年来国内羽绒行业崛起的“新秀”,最贵的一款鹅绒服定价超过5000元,品牌没有开设一家线下店却拥趸众多,在今年“双11”中销售额突破了5亿元。知情人士透露,该品牌之所以获得市场认可,在于产品科技含量高,目前已经累计获得158项发明专利,在中国羽绒服行业里名列第一,“有些专利可能看不到,却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舒适度。举个例子,好的羽绒不仅要蓬松,还要具备极高的清洁度,但怎么清洁羽绒,大有文章。这些都要研发。”
一件羽绒服,在看得见的地方和看不见的地方,都可能包含最新的研发成果。
“总体来说,贵的产品品质会好一些,但好的产品不一定很贵。”张丽媛赞同服饰的科技“含金量”影响了产品定价,但也提醒消费者,仅通过价格选购产品不科学。
她说,我国纺织产业非常发达,很多国际知名的面料品牌都将研发部门设立在中国,尤其在户外科技面料领域,国产品质已经可以达到非常领先的水平。以一款国产冲锋衣为例,其防水指数实测达到20000 mmpO,达到防暴雨级别。该级别冲锋衣的国外品牌售价普遍在2000元以上,但国产品牌通过优化供应链,可以压缩到500元以内,“所以,学会查看产品标准和性能指标,消费者同样能花小钱买到高品质产品。”
国内很多产品通过优化供应链,实现了高性价比。
冲锋衣与羽绒服差别在哪?
面对登上热搜的冲锋衣和羽绒服,消费者还有疑问:都是保暖服饰,两者有何区别?
业内人士指出,两者的保暖原理有差异,适合的场景也有区别。
冲锋衣强调面料的抗风、防水、防刮性能,可以防止水分和风进入身体,实现保暖。不过,目前市场上的冲锋衣既分“软壳”和“硬壳”,又有“含内胆”和“无内胆”的不同,所以同样是冲锋衣,保暖性不完全相同。
其中,软壳冲锋衣的面料一般是2层或2.5层结构,在保暖防风面料上加防水层,是介于抓绒衣和冲锋衣之间的一种服装,适合春夏交际和秋冬交际穿着;硬壳冲锋衣是3层结构,防水、防风、透湿、耐磨等防护功能更出色,价格也要比软壳冲锋衣高一些。而不同品牌的内胆填充物也不一样,既有人造纤维,也有羽绒,具体的保暖效果须根据纤维构成和含绒量判断。
同样是冲锋衣,内胆也不同。
至于羽绒服的保暖作用,主要来自鹅绒和鸭绒的结构特点。放大羽绒可以发现,每一朵羽绒都含有大量静态气体,从而形成天然保暖层。不过,羽绒的透湿性和防水性较差,在潮湿的环境中,羽绒服的保暖效果会减弱。所以,很多羽绒品牌加大了对面料的研发,既要发挥羽绒的保暖作用,又要减少潮湿环境对羽绒保暖效果的影响。
使用羽绒做内胆的冲锋衣也不少。
总体而言,冲锋衣和羽绒服都可以作为保暖外套穿着。不过在潮湿环境中,如果羽绒服的面料防潮功能一般,那么羽绒服的保暖性会有所降低。而在无风无雨的环境里,羽绒服的透气性和舒适度通常会比冲锋衣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