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青岛|古力,城市的印章——走访老街,再现青岛下水道的起点和历程

2023-11-26 17:35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39311) 扫描到手机

黄县路上的百年古力 秦岭 摄

□文/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

行走在城市街巷,脚下踩着的,有路石,也有古力。古力也就是窨井盖,在青岛,它因为雨季下水道的优秀表现而闻名遐迩。青岛独立摄影师秦岭先生,早在30年前拍摄建筑的过程中,就发现了古力的魅力,不同的年代雕刻在井盖上,低调地记录着城市的变迁。在城市的发展中,一个个古力被替换下来,留在老照片中的建筑、街道中古力的影子就显得愈加弥足珍贵。

城市旧影

摄影师镜头下的古力

老街上,行人匆匆。

冬日寒风凛冽,路人纷纷裹紧衣物,快速前行,留下身后一地金黄。没人注意脚下踩过的黑色古力,朴实,低调。

蹲下来仔细观察,它们已经变换了行装。不过,它们旧日的模样被独立摄影师秦岭先生留了下来。

延安二路,秦岭先生的家中,几十张硬盘记录着青岛的旧影。从高中时就爱好摄影的秦岭,自己学着冲胶卷,玩相机。但因为没有钱仅限于借来尝试而已。直到上班以后,才开始买一些废胶卷,借个相机上街去拍照。到了1985年前后,终于斥巨资买了自己的第一台天津出的华夏相机,一百多块钱是他几个月的工资。当时的开心溢于言表,抚摸扫描后的硬盘,青春的记忆涌上心头。

当年,大连路、辽宁路、大鲍岛一带,秦岭一一走过,对着大楼,街道,按下了快门。因为是胶卷,不知道拍摄效果如何,临时搞的小暗房设备也不够专业,所以拍废的照片很多,甚至整个胶卷都曝光过。在遗憾、懊恼、惊喜的情绪中,度过了一个个晨曦黄昏,也走过了一个个春夏秋冬,于是,一栋同样的建筑,有了不同时刻和不同季节的照片。

摸索、尝试的阶段过后,秦岭的摄影技术日臻成熟,1988年,他拍摄的个人像,荣获了人生中第一个全国摄影大赛银奖,信心倍增。1990年之后,秦岭开始思考,自定主题拍摄,并深入到街巷肌理,拍下了建筑、道路的细节照片,也为城市改造留下了珍贵的老影像。

古力就是这个时候正式映入他的眼帘的。

偶然间,秦岭注意到,古力上有不同的年代印记,有的雕刻着具体的年份,而这个年份完全可以与建筑的建设年代和道路的铺设相呼应,同时也相互印证。

小小的古力,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历程。

天主教堂附近的古力 秦岭 摄

于是,秦岭在拍摄建筑的同时,开始刻意地将古力拍摄进去,与道路和建筑一起,构成一张更为全面的城市记录照。更让秦岭感到责任在肩的是,由于道路修缮、城市改造,一些古力因为尺寸等问题被逐渐替换,“我曾经萌生过收藏古力的念头,由于一时没有找到可以储藏的方式而放弃,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天主教堂附近看到一个德国时期的古力,因为当年道路修缮,被换走了,成了我最大的遗憾”。

幸好,照片保留了下来。

带有德文字母的古力盖上,记载了一段漫长的城市过往。古力在青岛是德语“Gully”的音译,这些古力盖中心,大都有一个“K”,“K”代表“KIAUTSCHOU”,意指胶澳(也有说法称“K”标识来源于德文“Kanal”,表明该古力盖是排水系统的井盖)。德式的雨、污水井盖不仅有符号标明,还有大小之分,雨水井盖大,污水井盖小。这样工人便不会装错。

古力的出现与青岛的下水建设密不可分。1897年11月,同样在寒冷的冬季,青岛陷入冰冷的世界。德国借口巨野教案侵占青岛。第二年的7月至8月,雨季来临。狂风暴雨给这座正在规划中的城市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原来平整的土地被湍急的水流冲出了一条条沟壑,工地也遭到了破坏。德国规划者们不得不开始考虑水患的问题,雨水如何排泄成为建设规划的第一要务。

规划历程

大雨开启下水道的起点

栈桥的风,有点寒冷。

东侧的排水口游人不多。因能进“解放牌卡车”而闻名的洞口,在萧瑟中独自矗立,迎接着潮涨潮落。

排水口很深,直行二三十米后会遇到分岔口,再继续前行就可以透过头顶的古力,看到道路上的亮光。而独特的鹅蛋下水管道,一度成为青岛夏季排水设施的标杆。

老街上,冒着严寒旅游的游客三五成群,沂水路上,德国总督府旧址门前,古力在延伸的楼前道路上,错落地执行着各自的职责。湖南路上,落叶装饰了黑色的古力,金黄的银杏叶和杨树叶飘落在上面,仿佛大自然的画作。黄县路上,波螺油子路面上,墙面上的彩色涂鸦,让不规则分布的古力显得更加低调。低头,脚下正踩着一个写有“污”字的古力,这个古力铺于2014年3月,应该更换过多次,但它起的作用,与“前辈们”一样,为城市的排水保驾护航。

正如前面提到的,雨水带来的不仅仅是泥泞,还有疾患。雨水冲刷大地,地面污水通过多孔龟裂、过滤性差的土层,混着雨水渗入水井中,饮用水源遭到污染,大量的德国人患上肠炎、伤寒等病,加上水土不服,一些德国官兵一命呜呼。甚至第二任德国总督叶世克也在这场时疫中丧命。处理好下水问题,显然已迫在眉睫,“通过中央输水管道提供保证安全的优质饮水,扩建下水道网,以及清运中国人的垃圾等,都是面临的紧迫任务。”(《胶澳发展备忘录》)

跟随着市政规划一起到来的德国冒险者,以碰运气的姿态在这片土地上寻找生财之道。一位叫伯恩尼克·赫曼的人,混在建筑师、规划师、技师中,远涉重洋,当上了工程师麦恩斯(Megens)的助理,在城市营建工作中,负责地面的,地下的,以及海港工程、公共设施、公私房屋等。下水道工程也就正式提上了日程。

最初修建的下水管道是雨水管道,在欧人区的新建市街上,3200米的下水管道,埋设在主要街区地下,“西到铁路,北到保定路、德县路,东到太平角六路”,这些雨水直接排放到海水之中。根据德国当局1899~1900年度报告显示:完工的下水道仅供疏导雨水之用,而粪尿等还要靠粪桶清除。然而,随着各种问题的显现,德国当局不得不进行改善。

地面上,“当时,青岛城区主要道路的清洁是雇用清洁包工清马路。清道夫按2人至3人编为一组,每天上午携带扫帚、铁锨和垃圾车出工。下午巡视街道,将撒落的马粪及脏物收集到带盖的脏物桶内,并保持桶外整洁。脏物桶装满垃圾后,集中运往指定的垃圾场,将垃圾埋掉,再将空桶运回原处。逢夏冬两季风大沙多时,马车上带有水器,清道夫用海水喷洒多属土路的街道”,青岛城市化和人文思想史学者李明说。

关于粪便等卫生问题,“马桶收集法”已不那么奏效,所以1901年,城市规划设计师单威廉在胶澳总督的授意下,将排水管网设计成雨、污分流的方式,铺设地下排水管道、修暗渠。

在街道两侧路边缘石下,每隔40至50米设方形混凝土雨水斗,上面覆以铁箅子。雨水斗支管接通路下的雨水干管,雨水随主干管流入雨水暗渠,由海边雨水出口入海。污水与粪便的排泄“正在设计与雨水分开,通过专门的下水道排入海中的计划”。1903年,与雨水分开的污水管道进行招标建设,1906年,欧人区的下水道基本建成,前后用了5年之久,1909年,欧人区的房屋几乎全部连通了污水下水道。市政管理当局已开始洽购安装冲水便池,将污水导入下水道排走。随后不久,这一设施率先在欧人区得以完成,于是,青岛成为了中国较早具有抽水马桶的城市,“上海上世纪20年代才开始,青岛比他们早了十几年”,业内人士说。

百年古力

见证城市变迁历程

黄县路与龙江路路口,是网红打卡点。

游人拍照留念,踩在了多个古力上。带有“雨”“电”“污”等字样的五个古力,各司其职,如一个个印章,汇聚在一起,继而在地下分离。

青岛市邮电博物馆的总监周宁,给半岛全媒体记者提供了馆藏的“电话”古力,是上世纪20年代日本第一次统治青岛时间的电话孔盖子,古力盖上的符号,代表的是日本邮便。

平静的古力,与街道融为一体。而在古力盖的下面,涌动着青岛下水道流逝的岁月。

在青岛市博物馆的《早期建设与规划》系列中,记者曾拍到两张照片,一张是一段水泥管,这便是当时德国人设计的排水管道,管道高约80厘米、宽约40厘米,截面呈上宽下窄的鹅蛋形,下面较窄的部分被贴上了深色瓷片;一张是一个古力盖,标有“德占时期用于市政建设的古力盖”字样,八角花形雕刻,中间标注有“K”字。博物馆摆放的这两件斑驳的旧物,见证了当年下水道流逝的岁月。

青岛市档案馆馆藏的一张《青岛市下水道分布图》(1932年),详细地记录了各个区域的分布情况,包括商业区、码头区、工厂区和住宅区等。当年,德国人修的地下排水设施主要有两种形式:地下是管道和暗渠,地上是明渠。第一批修建的暗渠集中在龙口路、江苏路、安徽路、中山路一带。德人总共修了12个排水系统,相互独立又彼此连接,暗渠总长度为5464米。管道截面呈上宽下窄的鹅蛋形,下面较窄部分被贴上光滑的瓷片,这种结构,除了能加快水流,保证排水通畅、减少淤积之外,还能起到防腐蚀的作用。

更被称道的,还是管道的各种“机关”。

“在雨水管道中,还有一种被称为‘雨水斗’的机关。这种雨水斗的横截面呈‘h’形,可在雨水进来后将脏物沉淀到左边的‘斗’中,而质量较轻的雨水则顺着右边的管道排走。如此一来,杂物既容易清理,也不会造成整个排水管道的堵塞。”“还有一种特制的清除器,形如苍蝇拍。该物品头部可以活动,由一根绳索连接着根部。只要轻轻一拉,清除器的网状头部就可以自由活动,将‘雨水斗’中的杂物轻易取出……”

日本侵占青岛时期的古力 秦岭 摄

这些经历,都掩藏在了古力盖下。

而后,在城市发展的历程中,下水道的网络也逐渐拓展,古力也增多,盖在上面的纹饰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现存的百年以上古力盖,主要有“K”和“TW”标识两大类。“TW”标识来源于青岛造船厂前身青岛船坞工艺厂德文名称Tsingtauer Werft”,表明该古力盖由青岛船坞工艺厂铸造。它们零星散布在青岛的一些老路上,需要仔细寻找。根据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中心和城市保护更新处联合市勘察测绘研究院,依据《青岛市城市风貌保护条例》《青岛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年)》进行的实地普查显示,目前还有近40块百年以上古力盖,星星点点散布在栖霞路、牟平路、沂水路等18条街道上。

传奇故事

流传至今的婚俗

老舍故居门前,半岛全媒体记者仔细观察着各种古力的形状,尤其是黄县路与大学路交叉口的古力,古老而沧桑。游客变得好奇起来,有的甚至跟随记者的视角,也低头观察起古力来。

青岛下水道的奇特,不仅仅在于功能,还在于它流传的故事。

每到雨季,关于青岛下水道的神奇就会在全国流传开来。而零件的传说,流传着很多版本。

据说,青岛原德国租借区的下水道在高效率地使用了百余年后,一些零件需要更换,但当年的公司早已不复存在。一家德国企业发来一封电子邮件,说根据德国企业的施工标准,在老化零件周边3米范围内,可以找到存放备件的小仓库。城建公司在下水道里找到了小仓库,里面全是用油布包好的备用件,依旧光亮如新,这则曾流传于网络的段子,虽然仅仅存在于传说中,不过,现实中,其实也发生过类似的小插曲。

1914年,日德战争爆发后,日本人侵占青岛,德国人的城市建设不得不戛然而止。不甘心的德国人带走了全部青岛城建档案,其中包括所有的上下水管网分布图纸。在战争中遭到破坏的,不仅仅是建筑,还有生活用水。日本人经过尝试,发现无法修复,所以专门招募德国技工修复上下水管网。而这些档案图纸,德国当局一直没有交出来,直到青岛主权被中国收回之后,才有一些回到了祖国。

实际上,青岛排水系统优秀与优秀的城市规划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并非全是德国的功劳。因为如今德国建造的下水道也只有两公里半可以使用,已经意义不大。记者在青岛市档案馆查询到,据统计,德国人在青岛建造下水道总共投入600多万马克,铺设污水管道31809米,雨水管道36855.55米,混合式管道9282.6米,占老城区下水管道的45%左右,“1914年至1922年日本侵占青岛期间,铺设的下水管道和德租时期差不多,1922年至1938年间,伴随着城市住宅、工厂、市街的继续扩建,同步配套建设了各种下水管道。”

而实际上,截止到1914年,青岛全城只有五万多居民,而如今,青岛市民已经达到千万,当年德国人所修缮的下水管道只占据了全城管道的3%,所占管道长度比例已不足三十分之一,所以后来修缮的这些管道已经与“青岛的德国奇迹”没有太多的关联。

在青岛,至今还有一个民俗,与古力盖有关,那就是结婚时必须用粉红色的纸张把古力盖遮挡起来。往往一夜醒来,小区里、大街上的古力就会被糊得一片一片的。对于这种民俗,有几种解释,一种说法是称,古力盖下面是下水道,不吉利,老人会告诉小孩要避开井盖走,或跨过去,不要踩着井盖,以避晦气,因此结婚这种大事更是万事图吉利,所以井盖用红纸盖上,一方面避晦气,另一方面也是预防新人踩上,新人踩在粉红色的纸张上,就代表没有踩在古力盖上。还有一种说法称古力下面有龙王爷,龙王爷脾气不好,得罪他老人家,运气就会被冲掉,结婚大喜事时,满院子人走来走去的,怕得罪了龙王爷,就在盖上贴一块红纸,表示尊敬,龙王爷就不会怪罪了;另外也是为了结婚讨彩头。

当然还有人认为古力象征着陷阱,觉得新人从上面经过会意味着“失财、失福”,因此用红纸盖上图个吉利;贴喜字和古力盖要同时进行,要在迎亲当天的日出之前进行,按照选择好的迎亲路线,用红纸糊住井盖,以免新人看见不洁之物。

不过,有的人为了图吉利会贴,有的人现在都不贴了,已经知道下面的管道是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也就不再在意了。

等绕道鱼山路和大学路交界处时,在排队留影的游客脚下,有几个写有“煤”字和方形的古力,它们稳稳地承载着游客的重量,聆听着地面的喧嚣,感受着这座海滨城市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