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运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在海阳首发成功 引力一号刷新多项纪录

2024-01-12 08:49 大众报业·半岛网-半岛都市报阅读 (315626)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高芳 通讯员  庞磊 徐盛世

2024年1月11日13时30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引力一号(遥一)运载火箭,将云遥一号18星-20星共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用于气象实况分析、数值天气预报、空间环境预警及重大灾害预警等研究及应用,这次任务是引力一号商业运载火箭的首次飞行。

商业火箭发射新篇章

1月11日,记者来到山东海阳火箭发射点附近海滩,远远便看到海上发射台。海滩上早已围满了前来观看的民众。13时30分,火箭准时发射。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火箭尾部喷射出炽热的火焰,光芒四射,腾起的云团像凤凰展开羽翼。随后,火箭升空宛如一条巨龙冲破引力束缚,直冲云霄。整个升空过程无比壮观、震撼,现场观看的民众肃然安静,直至火箭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中,人群中才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前来观看火箭发射的不仅有海阳本地市民,还有很多外地赶来的航天爱好者。来自青岛的杨女士带着8岁的儿子,特意驱车赶来观看,她说:“我们一行来了8个人,都是父母带着孩子过来观看的,主要想让孩子们见证这一壮观的时刻。”记者在现场看到很多研学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地观看火箭发射,小航天迷们看完后都兴奋得直叫好。

据了解,备受瞩目的引力一号火箭,箭体高30米,芯级直径和助推器直径同为2.65米,起飞重量405吨,起飞推力60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6.5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4.2吨。用小型火箭的身高实现中型火箭的运载能力,同时适应海上发射需求。引力一号首飞,填补了国内全固体捆绑构型运载火箭的技术空白,创新突破了固体运载火箭原最大约2吨运力的瓶颈,不仅支持百公斤级卫星的“一箭30星”,还可发射3、4吨重量的小型货运飞船、超大型卫星等,为中型运载火箭快速应急发射的实现提供了解决方案。

“捆绑技术是火箭实现中大型运载能力的必备技术之一,更是总体设计能力强大的标志之一。”作为国内首个捆绑构型的民商火箭,东方空间联席CEO、引力一号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布向伟感慨:三年磨一“箭”,引力一号首飞取得多项创新成果实属不易——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国内运力最大民商运载火箭、国内首款捆绑式民商运载火箭、国内首款全固体捆绑运载火箭、首个捆绑式运载火箭海上发射、首次实现海上发射高效“三垂”测发模式、国内民商火箭最大整流罩、国内首个自带导流槽的发射船首次应用、国内首次采用充气式柔性防护罩、国内首个芯一级起飞不点火的捆绑式运载火箭。

此外,作为首个海上发射的捆绑构型运载火箭,引力一号创新采用了适应公路运输(传统是铁轨运输)的灵活机动的垂直转运模式,扩充了我国中型运载火箭海上机动发射能力,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火箭海上发射支持技术和能力。这也为后续更大体积和重量的液体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海上回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三年间,这支年轻的百人研发团队攻克了4大关键技术群、17项关键技术,开展了23项大型地面试验、489项单项试验、1452次试验迭代,标志着我国商业运载火箭自主创新取得重大进展,作为6.5吨运力的中型运载火箭,引力一号实现了运力的规模效益,单位发射成本相比小型火箭降低50%以上。

未来将实现“一周一次”

引力一号首飞即采用了较大难度的海上发射,背后靠的是什么?

“我们围绕东方航天港集聚布局了引力一号基础设施:5公里内可以完成火箭子级总装总测、全箭垂直总装总测、港口登船等流程,实现‘前店后厂’。这种模式将以往转运过程上千公里的距离大幅缩短,极大缩短了时间、降低了成本。总装厂和发射场集聚布局未来将成为火箭公司的必然选择。”东方空间首席运营官魏凯告诉记者,构建并验证引力一号“一站式”发射服务体系,在大幅缩短发射准备周期、具备发射工位扩展潜力的优势下,未来将实现引力一号“一周一次”的发射支持能力。

积聚产业发展新动能,进入第五个年头的东方航天港正乘风破浪打造我国商业航天新高地。

自2019年我国首次海上发射在海阳取得成功以来,截至目前,东方航天港已成功组织保障海上发射任务9次,累计发射卫星48颗,初步具备常态化海上发射能力。未来,东方航天港商业运载火箭总装测试基地建成后,预计可形成年均100发左右火箭总装制造能力。

依托海阳港“独立、安全、可拓展空间足”的母港优势,瞄准“国际一流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国家级空天信息产业园”的目标定位,海阳将建设国际一流的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培育国内首个集海上发射、星箭产研、卫星应用、配套集成、航天文旅为一体的百亿级商业航天高科技产业集群。“五年时间里,海阳全力打造火箭技术准备、星箭对接、码头合练、远控测发、测控通信、出海转运全链条功能模块,形成‘前港后厂、北固南液、系统集成、出厂即发射’的能力布局。”海阳市委书记刘海彬说。

■幕后 海阳到底凭什么 “C位出道”?

作为我国第五处火箭发射基地、首个海上发射母港,海阳到底凭什么“C位出道”?

首先,当然离不开山东自带的天然地理优势。海上发射必须选择地理位置优良、能够适应低星角发射的海域。海阳港位置独立、安全,可满足小倾角、太阳同步轨道等多种轨道卫星的发射需求,具备发展商业航天产业的天然优势。

烟台市及海阳市产业配套能力强,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为实现星箭制造发射一体化和未来航天产业集聚提供可能;当地具有完善的海工装备研发、设计、制造、运营能力,为海上发射提供必备的基础保障。目前为止,海阳市拥有我国唯一一个既有生产制造又具备发射条件的发射母港,生产完毕可直接执行海上发射任务,实现生产、制造、发射一体化。

9次海上发射任务,累计发射卫星48颗,实现了海阳当地火箭总装、测试、转运、出港、发射一体化的重大突破和海上从冷发射到热发射的重大技术跨越,具备了国内唯一的海上机动发射能力。海阳市航空航天产业集群被确定为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东方航天港已被列入中国航天白皮书。逐梦星辰,聚“星”成链。一个百亿级商业航天高科技产业集群将全面崛起,助力海阳向国内知名的航天产业新城迈进,打造一张星光闪耀的城市新名片。

据新黄河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