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区丨借阅量下降,高校图书馆不香了?
本期话题
这届大学生不爱看书了吗?近日,高校图书馆借阅量下降的现象受到舆论关注。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特别是近3年,纸质书借阅数据呈断崖式下降趋势,部分学校降至最高峰时的一半甚至1/3。”如果连大学生都不去图书馆借书看了,当他们走向社会变得更加忙碌,读书的时间会不会变得更少?有一个普遍的观点是“借阅量”并不能和“不读书”画等号,即大学生的阅读时间并不少,只是不爱借纸质书了,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变得多元,如果把电子阅读算上,数据或许没有那么悲观。但倘若如此,阅读质量是否可以保障?同时,大学图书馆如何主动求变,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功能和定位,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筹划。
“借阅量”不能和“不读书”简单画等号
特约评论员 高存玲
高校图书馆借阅量下降有着复杂的原因,不能简单地和大学生不爱看书画等号。大学生在图书馆借阅的书籍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专业类书籍,即和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专著、教材等;二是各类“闲书”,即大学生用来打发时间、进行“非功利阅读”的图书,如古典小说、社科名著等。
从第一类来看,由于经济条件改善,网络购物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自己购买专业类书籍。大学生对自己购买的图书有处置权,可以任意写画标记,更有利于学习。不仅如此,一些学校还提供了电子书下载服务,大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等环节需查阅专业资料时,只需在微信群里提供书名或书号,就会得到电子书下载链接,这进一步降低了大学生去图书馆查阅专业类书籍的意愿。
就第二类阅读,在互联网还未普及的年代,大学生的休闲娱乐主要在线下进行,如运动、棋牌、出游等,当然更少不了读“闲书”。武侠言情小说、古典文史名著、现代散文诗歌,以及《读者》《小说月报》等刊物,都是大学生的借阅对象。它们填充了课余的闲暇时间,也无形中提升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但如今,各种网络娱乐手段挤压读书时间也是不争的事实,当大学生的目光被短视频、手游等过多牵制,用于读“闲书”的时间自然就减少了。
此外,第二类图书的借阅量下降也和阅读方式变迁有关。当前各种形式的电子阅读已经成为纸质阅读的重要替代和补充,比如起点中文等网络文学平台、微信读书等读书APP、各种听书软件,以及网上轻易就可以找到的各类电子书。可以说,娱乐和阅读的多元化改变并降低了大学生前往图书馆的意愿。
作为重要的阅读群体,图书借阅量下降虽然不能完全归咎于大学生“不爱看书”,但这一现象依然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尤其要警惕打游戏、看视频等网络娱乐行为对读书时间的挤占。早在2006年,国家有关部门就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在推进全民阅读的过程中,各高校有必要想办法引导大学生回归阅读。我们欣慰地看到,一些高校已采取了相应举措,如青岛大学图书馆举办读书月活动、书评大赛、“共读一本书”活动等,不断调动大学生的阅读兴趣。总之,“书香中国”建设,大学生无论如何也不能掉队。
(作者为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
数字阅读非洪水猛兽,更是机遇
特约评论员 逄博
从调查数据回到现实社会,纸质书被冷落并非高校图书馆独有。近年来,数字阅读凭借获取便利、交互性强、成本较低等特点占据了较多的市场份额。据2023年公布的最新数据,我国成年国民数字阅读的比例已达到54.5%,超过纸质阅读比例近10个百分点。在纸质书阅读占比下降的大趋势下,高校图书馆借阅量下降自有其独特性。
图书馆以借阅纸质书为主,但这届大学生均算是“互联网原住民”,更适应数字阅读。因此难免出现学生阅读总量不变但图书馆借阅量下降的情况。加上近些年学业内卷、考研考公浪潮下图书馆自习室化的影响,高校图书馆借阅量的“断崖式”下跌是多因素综合影响下的必然结果,不必过于惶恐。
对大学生而言,借阅量的减少并不意味着阅读量的减少,但阅读场景的转换的确会引起阅读质量的下降。数字阅读偏向于用户引擎导向,阅读者能瞬时接触大量信息,却会陷入茧房效应;作为一个实体书籍陈列空间,高校图书馆可以在拓展阅读范围的同时,引导学生在某一领域深度阅读。学生漫步于各书架间翻阅检索的同时,就已经扩展了自己的知识边界。线上图书检索显然无法做到这点。
当数字阅读已呈不可抵挡之势,且越来越为年轻人所接受时,高校图书馆在新颖性、书籍存量和互动程度上确实难以与之匹敌。因此,应当考虑的是如何发挥自己独有的资源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其实,无论是数字阅读还是纸质阅读,关注点不应该集中在比较这两种选择本身的孰优孰劣,而应该思考如何通过技术手段,让两种选择都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助力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
数字阅读并非洪水猛兽。高校图书馆可借此建立更完善的图书借阅检索系统,帮助学生用更短的时间快速找到需要的书籍。一些拥有重要馆藏纸质文献的高校,还可以将珍贵资料数字化,方便学生检索使用。除线上技术赋权外,图书馆还可以与学校课程设置联动,利用读书氛围浓厚的实体空间举办读书会等,培养学生深度阅读的习惯。借阅量大幅下降看似是危机,实则是图书馆借助数字技术赋权,更好地便利学生的机遇。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学生)
少看借阅量,多看对知识体系构建的贡献度
特约评论员 宋守山
近日,一则关于高校图书馆借阅量多寡的消息引发公众关注,关于阅读以及数字化给阅读带来的影响再次引发热议。这场讨论的本质是在数字化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去汲取知识并基于此构建个体的知识体系。
图书馆纸质书借阅量下降的原因很多,其中的重要因素是媒介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于个体的知识积累而言影响多元:一方面是现在获取信息的渠道多了,个人充电的方式更为多元、便捷,数字化也能够更大程度地推动知识普及,消除地域差别。另一方面是数字化带来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和娱乐化,使人更容易沉浸其中,当然,这也造成了信息接受的浅表化,不利于推动深度思考的形成。估计现在很多人每天睡前最后一件事就是刷手机,至于接收了哪些信息,第二天则一片茫然。
但是,即使数字化有其媒介伦理存在,我们就能够彻底抛弃数字化,义无反顾地回归纸质书时代吗?估计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们必须意识到并不得不接受的一个事实是,大众媒介已经在快速变化,并且这种变化是不可逆转的,我们已经处于一个从纸质书到数字化的变化时代,无论对个体还是对图书馆而言,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去寻找优化个体知识体系形成的新路径。
对个体来说,固然很多人依旧在念叨“纸短情长”,可大多数人的日常交流载体不是依旧变成了微信甚至视频吗?面对这种新的信息接受方式,我们应该学会的是如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如何利用数字化传播的优势去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对于图书馆而言更是如此。图书馆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的知识机构,而不仅仅是一个纸质书的储存机构,要适应新的媒介环境变化,为每个人的知识体系构建提供应有的服务。
随着环境的变化,我们评价图书馆的指标也应发生变化,除了纸质书的借阅量之外,也要不断优化评价的指标与体系,比如图书馆里有多少自建数据库呢?有多少电子资源?这些数据库等电子资源的使用率又有多少呢?这都是我们应该去关注的。
(作者为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媒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
互动留言
@北京大学田维希:
阅读的本质是加深对于世界的认识和思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通过读书和行走来认识世界,而现在的大学生有了更多的途径:浏览社交媒体获取信息和观点;参加大学的讲座与名师面对面交流;出远门游学、实践等等。因此即使读书的人减少了,也不代表大家都头脑简单,空洞无物,只是提升自我的选择更多了。指望学生仍然“一心只读圣贤书”,就是故步自封的看法了。
@澎湃:
当下也正是各类图书馆“思变”的时候,除了书籍之外,要用更新的做法去吸聚爱读书、求上进的人群。现在很多高校的图书馆,都变成了自习室,学生们去都是为了占位置自习,而不是为了借阅图书。但如果把自己“降格”成自习教室,那就矮化了图书馆的功能,积极创新,应该成为图书馆的自觉选择。
@新京报:
大学生如果抛弃了图书馆,对阅读的“绝对数字”也许影响不大,但在无形之中,阅读质量或许下降了。人们正在远离一种需要全身心投入、深度思考的阅读,而专注力的短缺或许是更严重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大学图书馆应该做得更多,把学生重新吸引回图书馆。
@中青:
在大学时代,应该有一段在图书馆里的静谧时光,获得纯粹的阅读体验。这些阅读或许不会给自己的考试成绩带来什么具体的帮助,却能让人具有开阔的知识视野,培养深刻的洞察意识,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都能让人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