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件民生礼包请您收好!2024年青岛15件市办实事发布

2024-02-01 09:33 大众报业·半岛网-半岛都市报阅读 (383133)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晓哲(资料图片)

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推动地铁6号线一期开通运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00个以上……1月31日,2024年市政府在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重点办好的15件实事正式发布。

自1983年起,青岛市每年重点办好一批在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的实事(简称“市办实事”),已累计实施452件、1000余项,市办实事已成为惠民生、解民忧的重要平台,成为做得实、叫得响、过得硬的民生服务品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青岛市用心谋划2024年市办实事项目,先后通过互联网、座谈会、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代表建议政协提案等方式渠道,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市民意见建议。按照“以人为本、突出重点、普惠可行”的原则,筛选确定了15件市办实事,并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

第一件>>>

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扶持创业3万人,新设城乡公益性岗位1.65万个。

新的一年,青岛将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群体,出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意见,统筹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集成改革,完善促进灵活就业激励保障措施,加快形成与全市经济增长、产业发展、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大就业格局。

将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集中开展“启航扬帆计划”“春风行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等专项活动,实施青年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离校未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渠道。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事关经济发展、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2024年,青岛应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4.12万人,比2023届增加4300余人,规模总量再创新高,就业压力仍然较大。

今年市办实事中还列入新设城乡公益性岗位1.65万个的年度目标。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困难群体,是就业优先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兜牢民生底线的重要措施。2024年,青岛市将滚动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进一步加大岗位开发力度,新设城乡公益性岗位1.65万个以上,其中城镇公益性岗位约2500个、乡村公益性岗位约1.4万个。

第二件>>>

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30所,推动续建完工40所;改造农村薄弱幼儿园50所;建设中小学人工智能实验室200间。

青岛持续加大教育设施建设力度,2018年至2023年连续六年将教育设施建设工作列入市办实事,累计建设中小学147所、幼儿园218所。2024年继续把“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30所,推动续建完工40所”列入市办实事项目。70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项目,建成后可提供优质学位约6.2万个,有效提高办学、办园条件,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

今年继续将“改造农村薄弱幼儿园50所”纳入市办实事项目,通过园舍加固维修、老旧破装修更新、盥洗室和厕所建设、建设类安全隐患整治、食堂建设或改造、户外沙水区等场地改造等,进一步提升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缩小城乡差距,惠及农村幼儿,留住更多的农村适龄幼儿在本地入园接受学前教育,将农村幼儿园也打造成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靓丽名片。

2024年将继续建设200间中小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从而实现全市中小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基本普及。实验室的采购兼顾课程普及、拓展、培优三个方面,既保障全员开课需要,又满足社团、竞赛需求。市级财政对每间实验室实施5万元的资金奖补,拨付到区市后,由各区市统一实施采购。

第三件>>>

推动“托幼一体化”,全市新增托位6000个以上,对备案托育机构在托普惠性托位按照二孩500元、三孩600元每人每月进行补助(机构和托育家庭各补助50%);对备案的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在托托位参照幼儿园标准给予生均经费补助。

2024年,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等将共同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开展保育费补助发放工作,力争8月底前完成2024年上半年发放工作,2025年1月份完成2024年下半年发放工作。项目实施后,2024年全市每千人口托位数有望超过4.0的预期值,预计能增加托位6000个以上。

此前,市委、市政府出台《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落实托幼一体化要求,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3岁幼儿”。目前,全市备案托育机构270家,总托位总数3.75万个,每千人口托位数3.63个。其中完成备案的幼儿园开设的托班147家,可提供7700余个托位。

2024年,卫生健康部门、教育部门将共同研究制定全市“托幼一体化”的工作方案,在全市全面开展试点,明确各类公办、民营幼儿园均可招收2至3岁幼儿。对通过备案的公办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增设的托班、托育服务机构,参照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给予补助。

第四件>>>

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率达到75%,服务“三高一慢”患者25万人以上。

2024年,各相关部门将联合出台年度实施方案及签约服务、技术指导、绩效评价等配套政策,建设全市统一的“互联网+”家庭医生在线服务平台,同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能力提升、服务监管和进展监测。项目实施后,将惠及全市居民,尤其是老年人、“三高一慢”高危人群及患者,做好居民的“健康管家”,提升每个家庭的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

加强家庭医生及团队的服务能力建设,一方面,优质医疗资源充分下沉,三级医院专家加入家庭医生团队,共同为签约居民提供服务;另一方面,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牵头的三级、二级医院预留至少20%的门诊号源,提前2周向辖区家庭医生(团队)开放,由家庭医生(团队)为辖区常住居民提供上级医院专科门诊预约服务;在预约转诊、检查、住院床位等方面优先向家庭医生(团队)提供。

建设全市统一的“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智能化信息平台,打造青岛市家庭医生“健康守护”一张网;建立全市签约服务智能化驾驶舱,落实绩效评价与满意度调查回访,推动高质量“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

第五件>>>

提升职工门诊统筹保障水平,一、二、三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70%、60%,年报销限额提升到6000元以上;将参保居民住院分娩医疗费补助标准由1000元提高至3000元。

2024年,青岛将进一步提高门诊统筹报销限额,在职职工由2023年度每人每年17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6000元;二是提高门诊统筹报销比例,在职职工基层医疗机构(含一级)报销比例由原75%提高到80%,二级医疗机构由原60%提高至70%,三级医疗机构由原50%提高至60%;三是继续坚持基层就医“零门槛”,合理设置二级、三级医疗机构起付标准,报销门槛分别为500元、800元;四是向退休人员适当倾斜,退休人员门诊统筹报销比例比在职职工提高5个百分点,在基层(含一级)、二级、三级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5%、75%、65%。年度报销限额比在职职工高1000元,达到7000元。

对于参加居民医保的女性,2024年进一步加大医保政策支持力度,在基金支出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对其住院分娩医疗费的补助标准进行调整提高,由原来的每人1000元统一提高至3000元,预计每年可降低居民住院分娩医疗费用负担2550万元。

第六件>>>

打通城市未贯通道路20条;推动地铁6号线一期开通运营;新增停车泊位2万个以上;建设电动汽车充电桩2.4万个以上;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位1万个以上。

按照“能通则通、能快则快”原则,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会同各区市反复研究梳理未贯通道路情况及打通时序,计划2024年继续打通城市未贯通道路20条。

2024年,还将做好线路开通前的档案资料准备,会同地铁集团梳理线路安全评估的前提条件相关材料。结合线路试运行进度,适时组织第三方安全评估机构开展地铁6号线一期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还要做好安全评估问题整改,整改完成后将按计划组织6号线一期开通运营。

此外,今年计划推进100个项目建设,年内新增泊位2万个以上,其中围绕城市重点区域停车设施短板,开展停车专项研究,在东岸城区老城区、学校、医院、景区、商圈等停车难区域布局50个公共停车场项目。在前海一线及重点景区研究了33个停车场建设项目。其中已启动建设和改造类项目9个,涉及泊位2437个。今年还将启动建设项目5个,涉及泊位780个。远期重点研究项目19个,涉及泊位约5000个。

第七件>>>

建设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800个以上,实现县、镇、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节点建设全覆盖。

2024年,青岛市将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基本建成以县级快递园区为中心、乡镇级快递共配中心为集散、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为支撑,双向互通、高效便捷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800个以上,实现县镇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节点建设全覆盖。一季度,相关区(市)县级快递园区实现全覆盖,乡镇级快递共配中心覆盖率达到90%,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制村覆盖率达到90%;二季度,乡镇级快递共配中心覆盖率达到95%,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制村覆盖率达到95%;三季度,乡镇级快递共配中心实现全覆盖,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制村覆盖率达到100%;四季度,通过电话抽查、实地检查等方式开展全面验收工作,确保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健全完善、有效运转。

通过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将切实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双向流通渠道,一方面,发挥快递服务农村电商的主渠道作用,立足青岛特色农产品优势,大力发展“互联网+营销”“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新产业新业态,预计年支撑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150亿元;另一方面,为农村地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的“家门口”寄递服务,更好满足农村地区消费升级需求,激发消费潜力,预计服务全市近300万的农村地区人口,年邮件快件投递量达1.6亿件。

第八件>>>

启动3处园艺体验公园建设;建成口袋公园100个;实施城市空间微更新改造100处。

2024年,青岛市将建设“小而精”的口袋公园,规范口袋公园命名,打造“青小园”口袋公园品牌名片,完善全市口袋公园体系。通过拆违建绿、拆旧布绿、老城插绿和裸露土地整治,充分挖掘城区边角地、立交桥下空间、闲置地等,重点挖掘中小学、幼儿园周边空间,建设100个口袋公园,为市民提供亲近自然、享受生态的休闲空间。

围绕青岛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结合公园城市建设攻坚行动,大力推进公园绿地适儿化改造工作,已经实现儿童友好型公园10个区(市)全覆盖。今年启动的3处园艺体验公园均为适儿化改造项目,配备儿童乐园,将儿童友好理念向全社会推广。同时,还将结合全市口袋公园建设,建设改造适儿化口袋公园20处以上。

针对广大中青年群体,将进一步推进体育健身设施进公园工作,推动在城市公园中配建以乒乓球台等小型设施为重点的健身设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通过新建、改建等方式,完善城市公园健身服务功能,计划新增各类健身设施432个,构建完善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为广大群众就近健身提供便利。

第九件>>>

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00个以上;实施节能保暖工程450万平方米以上;完成650个既有住宅小区电梯、地下车库公共移动通信网络深度覆盖。

2024年计划改造400个以上小区。全部当年开工、当年完工。为此,今年青岛市将深入开展意见征求。按照“改不改、如何改、如何管”三个重点环节,实施事前、事中、事后“三问于民”,发挥社区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小区自治组织的主体意识,共享改造成果。

通过对400个以上老旧小区的改造,将改善13万余户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可以带动建筑业、制造业等行业的发展,促进居民在室内装修、家电换代、门窗厨卫更换等领域的消费。

据了解,2024年全市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共计433个小区,涉及居民13.2万户,涵盖全市7区3市。目前,各区市主要对计划实施项目进行征求居民意见、实施方案编制等工作,6月底前项目全部开工。

2024年,青岛市计划实施节能保暖改造450万平方米以上,惠及居民约5.6万户。项目实施后,将提升约1200余栋老旧建筑品质,降低采暖能耗40%左右,每年可节省燃煤约2.3万吨,减少碳排放约6万吨。此外,今年青岛市还将借鉴江苏省、上海市等省市做法,将650个既有住宅小区电梯、地下停车场移动通信网络深度覆盖纳入2024年市办实事。

第十件>>>

新开工建设城中村改造项目10个、年内回迁项目10个;实施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改造15万户以上。

2024年计划新开工建设城中村改造项目10个、年内回迁项目10个。通过实施城中村改造,预计2024年市北区闫家山及河西片区、李沧区十梅庵片区、崂山区张村河片区等区域城市面貌和居住环境将得到根本性改善。根据青岛市委市政府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总体安排,2022~2024年,青岛市计划新启动改造69个城中村、惠及居民3.5万户。目前,三年计划新启动改造的69个城中村,已经启动改造了49个;58个续建项目有31个项目、约2万户居民已顺利回迁。

今年还将实施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改造15万户以上。据悉,2022~2023年,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积极推动农村清洁取暖建设,通过集中供热、电代煤、气代煤三种改造方式,共计完成农村清洁取暖改造33.15万户,其中,集中供热9.43万户,电代煤20.62万户,气代煤3.10万户。2024年将继续实施农村清洁取暖改造15万户以上,实现由安全温暖过冬到节能高效取暖等转变。

第十一件>>>

改造农村供水主管网70公里,改造100个村庄的村内供水管网;完成260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

2024年青岛市将继续对70公里农村供水管网、100个村庄村内供水管网进行改造。这些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扩大农村集中供水范围,16万人群众饮水得到进一步提升改善,全市农村规模化供水服务人口稳定在96%以上,农村供水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2024年,相关部门将继续强化措施,着力抓好“两个量”:一个“量”是稳步推进治理数量,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力争全年新完成治理村庄260个;另一个“量”是大力提升运维质量,通过采取明察暗访、督查督办、考核奖惩等多种措施,压紧压实各方责任,确保建成的治理设施长期稳定运行,确保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这件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农村的环境越来越干净、美丽、宜居。

第十二件>>>

新建改扩建全民健身体育公园10处,新建国民体质监测站10处,更新健身步道设施200处;开展“公园+”文体科教活动100场以上、乡村体育活动100场以上。

近年来,市政府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力度,全市目前各类健身设施增加到1.1万余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加到3.3平方米。但区市、城乡间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不平衡,群众多元化、个性化健身需求难以得到满足。2024年,市政府把“在全市范围内新建改扩建全民健身体育公园10处、国民体质监测站10处,更新健身步道设施200处”列为市办实事,进一步优化健身设施布局、完善设施功能、增加设施数量、提高设施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健身需求。此外,2024年市园林和林业局计划举办“公园+”活动100场次以上。市文旅局拟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不少于60场次,打造“公园+文化生活艺术汇”项目。

为更好地发挥体育在促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2024年首次将“开展乡村体育活动100场次以上”列入市办实事,将举办第二届青岛市乡村运动嘉年华,举办“百县篮球、千乡乒乓球、万人象棋”三大赛、美丽乡村拔河争霸赛、乡村足球赛等赛事活动100场次以上,在乡村振兴的大合唱中奏响“体育下乡”之强音。

第十三件>>>

打造优秀规范化农贸市场40处以上,市区在营农贸市场全部达标。

农贸市场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事关百姓民生,也反映城市形象,其规范化水平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综合管理水平。2024年青岛市将在市区范围内打造40处以上优秀规范化农贸市场,市区在营农贸市场全部达标。通过打造规范化农贸市场,将进一步提高农贸市场整体水平,使农贸市场硬件设施、交易秩序、环境卫生、管理服务、诚信经营意识、食品安全、安全生产措施等得到有效提升,建设符合现代流通体系要求的新型农贸市场,为市民创造良好购物环境。

为确保公平公正,相关部门将引进第三方机构对市场开展现场评议。组织市、区两级创建工作专班办公室对各农贸市场开展集中评议。还将召开专家评审会,听取工作开展情况通报、查阅申报材料、观看影像短片等环节,评审专家对市场进行打分。打造过程中的有关结果会及时通过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官网向社会公示。

第十四件>>>

在人员密集场所增设自动体外除颤器(AED)300台;开工建设10处城镇消防站。

对于心源性猝死患者来说,院前急救“黄金4分钟”极其重要。利用应急救护技能、配合使用AED对患者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是院前成功施救的有效手段。2024年,市、区(市)两级红十字会将严格采购流程,12月底前完成300台AED的配置及配套3000人的应急救护取证培训工作。届时,全市累计配置AED约2054台,配置比例达到每10万人约20台。通过扎实推进应急救护取证培训和AED配置,拓宽红十字救护员和AED覆盖面,着力提升群众院前自救互救能力。市民可通过“AED在您身边”“AED急救地图”微信小程序或拨打120急救电话查询所在位置就近的AED。

2024年,各区市将按照《全市城镇消防站三年攻坚建设任务统计表》有序开展市南区岞山路站、市北区蚌埠路站、陵县路站、李沧区东川路站、崂山区南崂站、胶州九龙站、即墨国际陆港站、平度蓼兰镇站、田庄镇站、旧店镇站10个城镇消防站的建设工作,建成后将有效填补周边人口和警情相对集中区域存在的消防救援力量空白。

第十五件>>>

建设以助餐功能为主的社区(村)养老服务站(点)500处,助餐补贴对象扩大至65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实施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700户以上。

社区(村)养老服务站(点)选址主要按照“15分钟养老服务圈”原则,考虑可覆盖的老年人数量、周边人口分布、老年人助餐需求、已有老年助餐服务机构辐射范围、交通便利情况、助餐服务半径、设施周围环境、周边配套情况等,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助餐需求。6月底前,500处社区(村)养老服务站(点)全部开工建设;9月底前,建设完成250处社区(村)养老服务站(点);10月底前,建设完成500处社区(村)养老服务站(点)。

聚焦解决老年人“一餐热饭”问题,按计划,3月底前,出台青岛市积极推动老年人助餐服务的文件,完善对65周岁以上常住老年人的补贴政策。将在现有1222处助餐服务机构的基础上,新建500处以助餐功能为主的村(社区)养老服务站(点),持续扩大老年助餐服务机构供给。同时鼓励企业多样化运营模式,积极稳妥选取灵活多样的老年助餐服务模式。保证资金稳定投入,推行“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元筹资机制,支撑老年助餐服务机构稳步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