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热带雨林百科全书——茅奖作家杨志军新作《大象》在青首发

2024-03-24 20:11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5689)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秀丽

以《雪山大地》折桂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后,杨志军最新长篇小说《大象》日前由云南教育出版社、新星出版社出版,小说以诗意、优美的笔触,全面展现了云南神奇的热带雨林生态景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多彩的民族文化,歌颂了为保护大象、建设生态文明无私奉献的人们,凸显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理念,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宏伟愿景、不懈努力和璀璨成果。3月23日,杨志军亮相良友书坊·塔楼1901举行的《大象》新书首发式,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历程和心得感悟。活动前的媒体采访中,杨志军表示,故乡青藏高原和居住地青岛之外,这是对自己不熟悉场域的实验写作,或开启另一扇写作之窗。

>>>宿命:挑战不熟悉的写作领域

创作一部西双版纳百科全书

谈及写大象这个陌生的题材,杨志军介绍说,创作初衷始于2022年《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的邀约,“他说有个云南有一家出版社想请我写大象,我一听就婉言谢绝了,”杨志军表示,“我一不熟悉大象,二不熟悉西双版纳,肯定不能写。但拒绝了以后,我疑惑为什么要写大象,就去网上查了一下,发现了大象北迁的新闻,当时很多人在解释这件事,但解释的很单一,实际上肯定是非常复杂的生态原因和大象生存问题,我觉得我可以尝试一下。”

于是,杨志军悄悄去了西双版纳,没和出版社联系,因为“怕对不起人家”,“那时候我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写。因为写作毕竟需要情绪,除了生活的积累,除了熟悉以外。当然熟悉好办,不熟悉的东西我们可以熟悉,但是你的情感若不在那个地方,就会很麻烦。没有情感,你怎么去创作长篇小说?”当时正值新冠疫情最严酷的时候,采风的过程比较艰难,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一行,坚定了杨志军写大象的信念。

“我年轻的时候去过西双版纳,当时印象特别好,写作前我又去了一次,发现历史上的开发太厉害了,可以说是过度开发,热带雨林消失了很多。近些年来人们意识到了保护,而且卓有成效,我内心充满了感动和希望。热带雨林是地球呼吸的肺,有雨林才有物种的多样性,地球上60%的物种都可能在那里出现。而我们国家有辽阔的草原和沙漠,有丰富的都市,热带雨林却很少,只有海南、广西有一点。保护雨林对保护地球生态非常重要。”采风调查中杨志军发现,大象正是热带雨林的旗舰性动物,为很多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的条件,“热带雨林的郁蔽性很强,阳光照不进去,很多植物就会死去。而大象庞大的身躯走过,开出一条象道,等于给雨林开了林窗,阳光照射进来,植物就长起来了。再加上一头大象每天排便200到300公斤,象便为很多昆虫和鸟类提供了食物,同时也运输了植物的种子。”

认识到大象对热带雨林、对地球生态的作用和意义之后,热带雨林面积逐渐缩小的现实,让杨志军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他意识到“保护大象、保护雨林,实际上就是保护人类、保护地球的生物”,同时感佩于大象温驯、坚韧、奉献的品质,杨志军当仁不让接受了这个挑战,他相信,这是他写作的宿命,“我觉得大象的生存关系到西双版纳的现在和未来,这也会是中国雨林的现在和未来。从这个角度考虑,我应该去写大象。”坚定信心之后,杨志军为自己的创作确定了目标,要写成“热带雨林生态,或者说西双版纳自然景观、动植物方面的百科全书”。

>>>共情:放低身段沉浸其中

以动植物视角观察和写作

虽已摘取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奖项,杨志军依然谦逊而低调,一如既往埋头创作,他说自己仍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学生,需要在创作中不断学习。这次跳出舒适区挑战完全陌生的写作领域,在他看来,正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会。按照一直以来沉浸式创作的步调,完成《雪山大地》后,杨志军立刻开始了《大象》的创作,他亲赴热带雨林采访采风,阅读与大象相关的专业书籍和论文,与科学家对话,从科学家的研究里得到启示,开阔自己的创作思路。

开笔之初,杨志军就明晰了三个定位,首先,写一部大象的大型史诗,“大象从远古走到今天,它是怎样发展的?当然主要的生活、故事是现在,是当下,这是我的一个立足点。”其次,写一部热带雨林的百科全书,“因为大象生活在这个环境里,而这里又有那么多的动物和植物,但这些生物大部分我们都不熟悉,我们还没有达到全面了解、认知的程度,所以我就想着通过这本书,把大象生活的这个地方的重要性和物种多样性写出来,写一部西双版纳或热带雨林的百科全书。”其三,写出人象关系和人类发展、大象发展的过程中的精神呈现,“我们在保护大象的时候怎样去和动物相处?怎样在保护大象的过程中认知到人类并不是唯一的主人,在雨林世界大象才是主人?”

创作的一年间,杨志军把自己的情感、生活、思考全部沉浸在作品里面,将对青藏高原、对青岛的海与都市的爱也移情到热带雨林,为沉浸式写作提供共情的便利和想象的合理性。“这时候就需要我们作者有想象,但是要把握想象的尺度,不能太高;另外还需要共情的能力,你和许多动物、植物之间共情的能力。真正的共情是作家或写作者放低身段,把自己变成一个动物,用大象的思维来看待大象的生活,看待雨林世界,看待人类生活乃至整个地球的发展,用动物的想法、情感去观察和描述。这种共情的能力,对作家来说是一种考验。”

《大象》中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热带雨林生态,写了上百种动物,也写了上百种植物,呈现植物样态的时候,杨志军的共情,是把自己想象成一种植物,“假如我不动不摇扎根在一个地方,会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我会以怎样的姿态来面对这个世界?不动的植物和行动的动物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于是,我关注到整个生态的相对性。”杨志军发现,自然界的生态的相对性,和人类社会存在的相对性是一致的,“如果把它延伸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能会发现所有动物行为都可以是社会行为,所有人类行为也都可以是动物行为或植物行为。在这里我探讨了生物之间相对存在的关联,和人类社会做一些比照,也有些反讽意味。”

>>>收获:精神像大象一样饱满

写作本身是一种精神奉献

熟悉杨志军作品的人都知道,从第一步长篇小说《环湖崩溃》开始,杨志军不断在作品中叩问人性、呼吁关注生态,执着于对人性真善美的发掘与表达,《雪山大地》如是,《大象》也不例外。《大象》一书50多万字,杨志军以包含感情的笔触描摹了小象凤凰木意外掉落悬崖,青年毛管花倾力救助,一段穿越北回归线热带雨林的寻象、救象、爱象之旅。“整个故事几乎囊括了西双版纳大象生存的历史和现状,也折射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笔耕过程中的学习和思考,让杨志军深深感受到,写作本身也是一种精神奉献,“你的思考、结构、选择,其实都是一种精神劳动。这种劳动我觉得特别重要,对我来说它是一种习惯,我习惯于去这样去生活,习惯于去这样去接受一种挑战。在这种挑战中,我将合理想象发挥到极致,逻辑关系也整理顺畅,体会到很多乐趣。本身我对大象一无所知,写作本身是一种创造性的发挥,整个写作的过程,也是我学习的过程、成长的过程,我不断地在丰富自己,从中收获良多。写作完成以后,我好像读了一次大学,然后从‘大象大学’毕业了。现在要说大象的话,我可能还挺专业的。”

在杨志军看来,大象创造了整个雨林的生态,温驯坚韧的品性和默默奉献的精神弥足珍贵,人们却为逐利猎杀大象,是对整个生态的破坏。写完《大象》后,他深深感喟:“动物对人的了解,远比人对动物的了解要多。动物有时候也在研究人类,指导人类,我一直用这种观念来指导自己的写作,不是‘人类中心主义’,而是‘生命中心主义’,这个‘生命’可以是人类,但也可以是动物,甚至野生动物。”完成这部作品后,杨志军觉得自己的精神也像大象一样饱满起来。

分享活动现场,青岛市作协名誉主席高建刚认为,杨志军把他并不熟悉的题材内容融化在了自己的血液中,文本中包含了精确到位的现实主义、情绪饱满的理想主义、直面精神危机的现代主义。“作品中有他的独立思考,独创的观点,尤其对生态的认识和研究,他认为食物链没有最顶端、最低端,无所谓天敌,而是一个生态循环,食肉动物是食草动物的管理者,所谓丛林法则只是人类的观点。”在高建刚看来,杨志军将大象写到了极致,“杨老师写了一个非常悲壮的英雄主义的故事,写尽了人与大象共情、共生、共命的关系,如同他写完藏獒别人没法再写一样,他写大象也写到了极致,别人很难再去写了。”

青岛文学馆馆长臧杰认为,杨志军的新作中以两条线索叙事,一是以大象的视角看世界,一是以人的角度切入,“我觉得这其实是杨老师一段时间的一个交替化的实践,即儿童视角和成人写作的实践交替,这个交替使得文本挣脱了通常成人写作的困境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成长角度。当我们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可能世界是另外一个。所以这首先提供了疗愈性的作用,换个视角可能会让你对世界、对困难、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发生非常大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