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交替感冒发烧易“中招”,药师提醒,注意这些用“药”知识

2024-04-01 10:22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22566) 扫描到手机

近日,岛城的气温忽冷忽热,风也刮个不停,稍有不慎就让感冒“钻了空子”,发热、嗓子痛、全身酸痛乏力......感冒“中招”后,如何合理用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的药师为市民答疑解惑。

专家介绍,春季气温变化大,忽冷忽热,过早脱掉棉衣容易受寒受凉,而春季万物萌发,病菌开始大量繁殖,病毒、细菌感染都可能引起感冒,是呼吸道系统疾病的多发季。同时,冬春季节交替,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难以跟上气温变化的节奏,免疫力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容易患感冒。

感冒“中招”后,一些患者选择居家用药。常见的感冒症状该如何正确用药,又有哪些常见的服药误区呢?专家介绍,市民可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对症治疗,发热、头痛时,可选用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咳痰时,可选用祛痰药,如氨溴索、羧甲司坦、乙酰半胱氨酸等;干咳时,可选用镇咳药,如右美沙芬、中成药类止咳药等;打喷嚏、流鼻涕时,可选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马来酸氯苯那敏等。

服用药物时,还要注意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所引起的,因而一般不要擅自使用抗菌药物,只有当诊断为细菌感染时才可以用抗菌药。退热药一般在体温高于38.5℃时使用,可每4到6小时重复用药1次,24小时内用药不宜超过4到6次。当体温低于38.5℃时建议以物理方式降温为主,如湿毛巾擦拭等。在使用强力镇咳药物时,首先应当考虑患者是否有痰,以免镇咳后不利于痰液咳出而阻塞气道。需要注意的是,因抗组胺药物使用后易困倦,凡驾驶机动车、船或其他机械操作高空作业者在工作期间应避免使用。

专家总结了最常见的用药误区。

误区1:感冒就吃“头孢”消炎。头孢类药物属于抗菌药物,适用于细菌感染的治疗,对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则无效,不少患者错将消炎药等同于抗菌药物,出现了乱用药物的情况。消炎药主要指治疗炎症的药物,以减轻由炎症引起的红、肿、热、痛等症状,常见的有布洛芬、泼尼松等。

误区2:吃的药越多,病好得越快。专家提醒,合并使用或重复使用含有相同或相似活性成分的感冒药,会使药物剂量超出合理使用范围,导致药物蓄积,增加肝、肾功能损伤的风险。比如很多复方感冒药已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若再同时服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则会造成相同成分超量使用,从而出现不良反应。尤其是老年人、婴幼儿等特殊群体,应秉持能单独用药就不联合用药的原则。

专家提醒:感冒发烧需服药治疗时,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和遵医嘱,确保用药安全,若服药3到5天后,症状仍未改善应及早到院诊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