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共生 美好生活|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谢安木:早防早治 知“帕”而不怕

2024-04-11 09:59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37286) 扫描到手机

“我呼吁全社会一起加强对帕金森疾病相关知识地宣教,促进疾病的早期识别及干预,让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病情发展,更好地适应生活变化,实现与帕金森疾病和谐‘共生’。”4月11日——第28个世界帕金森日,记者来到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采访到了神经内科主任谢安木教授。

四个基础知识

带您解惑帕金森疾病

走起路来慌慌张张,说起话来含含糊糊,手抖地连筷子都拿不稳,表情僵硬地失去了笑容……日常生活中,从青年到中老年的各个年龄段,帕金森疾病并不罕见。那么“帕金森”到底是什么病?谢安木主任首先介绍说,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帕金森病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并呈年轻化趋势发展。他还介绍说,这种疾病的典型症状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两类,其中运动症状包括动作迟缓、肢体抖动、僵直、姿势步态异常等,非运动症状包括睡眠障碍、嗅觉障碍、精神障碍、认知障碍等。

帕金森疾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谢安木主任表示,目前考虑该疾病的发生可能与年龄老化、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工农业污染、室内装修污染、电子产品辐射等)等有关,还有嗜酒、外伤、过度劳累以及某些精神压力等,也是致病的危险因素。

帕金森疾病病的高发人群有哪些?谢安木主任告诉记者,帕金森病的高发人群存在四个特点:老,帕金森病平均发病年龄约60岁,而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毒,长期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农药、油漆、重金属物质等)的人群;压,脑力劳动负担重、精神压力大的中年人群;传,有帕金森病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

那么,帕金森病可以治愈吗?面对这个问题,谢安木主任语重心长地说:“帕金森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迄今为止尚无治愈的方法,但它是可以治疗的疾病,能够通过药物、手术、康复等方法改善症状。”他还指出,帕金森病跟人的自然衰老相关,其治疗目标并不是根治,而是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早发现早治疗

帕金森患者无需害“帕”

帕金森病作为威胁大众健康的“沉默杀手”,尚无法治愈,因此很多人谈“帕”色变。“帕金森病其实并不可怕,它可以通过药物实现长期控制,关键就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采访中,谢安木主任着重强调。他就临床上遇到的患者为例指出,由于对帕金森病缺乏正确认识,很多出现手抖脚抖、肢体僵硬、运动迟缓的患者前来就医时,并不知道自己得了帕金森病,患者本人乃至家属会普遍认为是上了年纪,身体机能退化的一种表现,即便出现了相关症状也不会及时就医,等到手抖得喝不了水、拿不稳筷子的时候才想起看病,这个时候往往已经错过了疾病治疗的最佳时机。

除此之外,谢教授还介绍说,帕金森病早期起病比较隐匿,同时症状容易和其它疾病混淆,且临床上没有确诊帕金森病的确定性检查方法,非常容易造成误诊,因此其诊断主要依靠专科医生的评估。他提醒广大市民,如果身体出现了震颤或抖动、字越写越小、嗅觉减退、睡眠障碍、行动和行走困难、便秘、声音低沉、面具脸、头晕或头昏、站不直等与帕金森病相关的症状或体征,就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请专科医生诊断病情,尽早干预,从而更好地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缓疾病进展。

多学科联合治疗

助力帕金森患者更好康复

帕金森病致残率高、中晚期病人多、治疗费用高、病程长等会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对于帕金森病治疗方式,谢安木主任说,“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目前可用的药物并不多,加上‘电子药’(DBS脑起搏器手术),也就七八种。”他还告诉记者,帕金森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疗法、心理疏导及照料护理等综合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选择相应的药物,早期药物疗效明显,两到五年后药物的疗效就会减退,但通过药物剂量的调整、外科手术及其它辅助康复治疗,可以大大减缓症状,让患者能够生活自理,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当记者问起青大附院关于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时,谢安木主任说道,青大附院采用多学科联合,各科室团结协作的治疗方式,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为主,联合心理科、康复科等科室,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全病程、专业化、规范化的治疗服务,大大减轻了患者就医环节,增强了患者治疗效果。

据了解,青大附院自2004年开始研究帕金森病诊断治疗,同时成立帕金森病亚专业,2016年正式成立帕金森亚专科,2021年成立胶东半岛首个帕金森一站式诊疗中心,已经建立数千例帕金森病信息库,对帕金森病诊断治疗采用“一站式”诊疗,对帕金森病病因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帕金森病脑保护治疗及干细胞治疗积累丰富的经验。2022年,医院更是获批青岛首个国家级帕金森病诊疗高级中心,极大的提升了帕金森病的医疗和管理服务水平。

作为学科带头人,谢安木主任长期从事神经内科的教学、科研和医疗实践,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理论素养,他带领的团队于青岛最早一批开始帕金森病DBS手术特材救助项目,通过与神经外科无缝衔接,为需要进行“DBS”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脑起搏器植入手术。目前,青大附院神经内科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东东部地区神经病学医疗、教学、科研中⼼,帕金森病诊疗中心的建设也成为了推动医院高效率、高质量诊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采访的最后,谢安木主任再次强调,“帕金森病不可怕,只要能早发现,正确诊断,科学规范治疗,不仅可以更好地改善症状,有效地延缓病情进展,而且也可以大大减轻疾病对个人和家庭带来的痛苦和负担。”同时,他也提醒广大市民,日常生活中健康饮食、适当运动,保持愉悦的心情,拥有乐观的心态,对于预防帕金森病也十分重要。

【专家介绍】

谢安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帕金森亚专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一直致力于帕金森病研究领域及方向的医教研工作。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发表SCI论文30余篇。现为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委,山东省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副组长,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任BMC neurology、《中华神经科杂志》的编辑,neuroscience letter,frontiers neurology,等多个杂志的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