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青岛|阅见百年 不负春光——青岛市图书馆建馆百年,再现岁月沧桑,感受阅读时光

2024-04-21 17:36 大众新闻客户端阅读 (614981) 扫描到手机

□文/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

图/青岛市图书馆提供(署名除外)

  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2024年恰逢青岛市图书馆建馆100周年,伴着图书馆里的书香,我们一起感受百年图书馆的沧桑历程。

  每次走进图书馆,总会被这里的静谧所感染。这种安静,传达到每一个角落。无论是来借书的读者,还是自习室里的学子,抑或是跟着老师来参观的幼儿园孩童,都秉持着对书籍的敬意。

  半岛全媒体记者专访了青岛市图书馆党总支副书记刘燕和退休资深馆员曲玲,听她们讲述图书馆的百年历史,并沉浸式体验读书日精彩纷呈的活动。

百年风华

缘起于莒县路一隅

  世界读书日,书香弥漫青岛。

  青岛市图书馆作为国家一级馆,展开了多项读书日的活动。刘燕女士告诉记者,图书馆联合各区市举办了换书大集、图书漂流、文化大讲堂、传统文化体验、数字资源进校园、文学沙龙等百余场精彩纷呈的阅读推广活动。

  与刘燕副书记聊天,重新认识了图书馆。这里,不仅仅是提供读书、学习的地方,也是一个竭尽所能让人们感受读书美好的地方,“图书馆不仅可以借书,还收藏文献,包括全媒体电子图书文献,另外还会引导全民阅读,我们免费提供,任何活动和阅读都不收费”。

  毕竟,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你摆脱平庸。

  弥漫的书香中,处处是安静的读书人,走在图书馆里,感觉脚步都会不自觉地放缓。

  青岛市图书馆,已经百年。

  百年风华,缘起于1924年。

  图书馆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899年。德国侵占青岛后,在沂水路的原清兵衙门,开办了胶州图书馆,以德文书籍为主,5500册图书面向德国官吏和官兵开放,当时中国人称之为胶澳图书馆。“这是率先在国内引入了西方现代图书馆机制的公立图书馆,是青岛最早的图书馆”,随着德县路2号的竣工完成,1906年,胶州图书馆迁址至胶澳法院。藏书还是以德文为主,辅以中英文,藏书7650册,报纸杂志70种。主要是针对在青岛的官吏、军官、商人等德国人以及其他的西方侨民使用,中国人不得入内,图书馆实行会员制。三年后,图书馆在湖南路扩建,正式对社会开放。

  图书馆的进程并非一条枝干。藏书楼的全面开花,也给青岛的文化带来了繁荣的景象。各个藏书楼在逊清遗老寓居的房子中开办,为图书馆藏书的扩充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只是,时局的动荡,让这座海滨城市再也难以放下一张安静的书桌,更不要说一栋藏书楼。日德青岛战争之后,公共图书馆的影踪几乎难觅。

  胶澳商埠公立通俗图书馆是1923年在高恩洪接任胶澳督办后筹建的,图书一部分来源于胶州图书馆,一部分来源于私人的藏书楼。

  1924年,对于青岛图书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青岛有了正式的公共图书馆。

  这年的6月,胶澳公署颁布了《胶澳商埠公立通俗教育讲演所规程》,“实行本埠市内通俗演讲及乡区巡回演讲,以启导国民,改良社会为宗旨”,8月20日,公立通俗教育讲演所成立,曲春芳任所长。在此之前的8月10日,第一所面向大众的公共图书馆“胶澳商埠公立通俗图书馆”正式成立,地址为莒县路2号,崔肇祺出任馆长。

  其实,初创时期的图书馆并无馆舍,莒县路2号馆址原为清丈队(土地测量机构)宿舍,督办公署于该年11月18日正式将其余房拨交图书馆,与同期设立的“公立通俗讲演所”共用该址。当时的规模不大,创办经费为5580元,其中,图书馆占2280元。初步购置并募集了图书千余册,有书库两间,阅览室一间,演讲室一间,管理员1人,杂役1人。

沧桑历程

几度搬迁,终成大厦

  初建时,一座还没有藏书楼大的小馆室,开启了城市的全新阅读空间。

  如今的图书馆,20多个科室内,面向各类人群,中外文阅览、少儿阅读、活动展览等一应俱全。而珍贵的古籍以及历史资料研究,更是该馆的一大特色。

  一切,都与图书馆建立过程中的图书构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胶澳商埠公立通俗图书馆完成使命,是在1929年9月,随后,新组建的“青岛市立民众教育馆”图书室,在朝城路民众教育馆大礼堂楼上开办。青岛,也成为当时在全国建立民众教育馆比较早的城市之一。建筑是原德华大学校址,馆内工作人员18至25人,馆长1人。下设总务部、讲演部、康乐部、科学部、图书部5部。

  当年图书馆的馆址变动频繁,1930年6月10日,改称为青岛特别市市立图书馆在河南路开馆,设总馆和分馆,设馆长1人,下设管理员4人,分馆分别是大港、东镇、沧口、李村,各设管理员1人,受总馆管理。3个月后,青岛特别市市立图书馆与国民党青岛市党部图书馆合并,改称“青岛市立图书馆”,馆址回到了莒县路2号。而为解决各乡区居民及学校员工、学生阅书困难,特开设“流动书库”,分12个流动区,按月在各乡区小学巡回服务,图书普及已初见成效。流动图书车只阅读不外借,定时定点服务1个半小时。也就是说,在公园散步的同时,还可以随时拿一本图书,在长椅上阅读,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惬意感。

  上世纪30年代,文化在青岛放出了璀璨的光芒,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的年代,随时可以遇到大学教授,或者知名作家,国立青岛大学和国立山东大学聚集了大批爱书人,加上几十余种期刊报纸的兴盛,让城市活力无限,文化氛围浓郁。因此到1936年时,青岛市除青岛市立图书馆以外,有山东大学、市立中学、市立女中、礼贤中学、崇德中学、文德女中、圣功女中等学校图书馆,青岛观象台、市政、邮政局等图书室,民众教育馆图书室,褐木庐戏剧图书馆等,林立的读书场所在全国各城市中处于先进地位。

  就在这一年的7月20日,中华图书馆协会第三次年会在青岛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云集青岛,是青岛一次重大的学术会议,大力助推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然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市立图书馆无奈停止开放,少量珍贵图书撤至后方,随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再次踏进青岛。日本侵占初期,图书馆损失图书二万余册。八年的低谷期过后,图书馆终于再次回到中国人的手中。1945年12月20日,青岛市立图书馆在莒县路2号正式复馆,日均接待读者150人左右。随着解放战争的爆发,青岛市图书馆接待的读者很少,“有时候才几个人”。图书馆真正恢复是在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后,青岛市军管会派人接管了市立图书馆,原有工作人员全部留用。

  为了鼓励市民读书,图书馆采取了大量的措施,比如借书证延长期限、先借书后对保、一证借二册等,另外,还借鉴山东省立图书馆在馆外发展读书小组做法,组织工人、店员、理发匠、学生及一般市民,组成30多个读书小组,一时读书热情高涨,馆藏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1950年,奉上级指示“青岛市立图书馆”改称“青岛市人民图书馆”,迁至广西路14号,扩大了馆舍,但线装书仍存放在莒县路2号。1952年秋,图书馆全部迁至鱼山路37号。1953年,奉上级指示改称“青岛市图书馆”。中间短暂离开,再回来,1956年,青岛市政府为青岛市图书馆定编,一年后再次迁回鱼山路37号。因部分馆舍作为市博物馆筹备处,馆舍面积有所缩小,部分善本古籍移交市博物馆。

  几十载春秋,多次变迁,青岛市图书馆不断地扩展着馆藏。当然,也经历了十年动荡的考验,幸好,大多数图书完整地保存下来。1986年12月,青岛市图书馆新馆在选好的延吉路与山东路交口处奠基。1991年11月11日,新馆逐步对外开放,设社会科学报刊阅览室、图书阅览室、文献检索室,自然科学报刊阅览室、图书阅览室、文献检索室、外文室,还有流动图书车等。

名人踪影

一馆锁定爱书人

  作为资深馆员,曲玲女士见证了青岛市图书馆的搬迁,因为精通日语,她从大学毕业就进入外文阅览室,并大量研究馆藏的珍贵史料,合著了《揭秘“满铁资料”》等论文。虽然已经退休,但再次来到图书馆,她仍然饱含深情。

  走过曾经工作了多年的岗位,抚摸着樟木柜里保存的珍贵史料,“看到它们,我感觉很亲切”,她说。

  谈到来往图书馆的名人,曲玲女士说,馆藏有宋春舫的藏书,还有王亚平的诗集。

  可以说,来过青岛寓居过的名人,大都走入图书馆,查阅资料,甚至为扩充馆藏作出了贡献。

  戏剧理论家、藏书家宋春舫,因落马受伤,来青疗养,1925年到1929年这四年,除了养病之外,还在继续专注他喜欢的戏剧教育和海洋研究。宋春舫在青岛汇泉湾盖了一栋房子,被认为是他口中的“广莫庐”。1930年春天到1931年,他又在旁边加建了一栋独立的图书馆,把他从欧洲带回来的几千本戏剧书刊存放其中,名曰褐木庐,褐木庐收藏中外戏剧典籍数千册,为当时中国私人专业收藏之最。1938年,宋春舫病逝,褐木庐的藏书大多运往了上海,家人秉承他的遗志,将其图书捐献北京图书馆等处,“青岛市图书馆也收藏有宋春舫的部分图书,版本很珍贵”,曲玲说。

  暮色溜下山岗,

  荒山吞没了斜阳,

  不见戴月荷锄人,

  不见牧夫驱群羊,

  干风爬过旷野,

  掀起惊心的旱荒。

  《农村的暮》是王亚平1935年在青岛发表在《避暑录话》上的诗,这一年他整整30岁。王亚平是位诗人,1905年出生于河北威县一个农民的家庭。他出版有《都市的冬》《海燕的歌》《十二月的风》等几十部诗歌、散文、戏剧等著作,是现代著名诗人。

  29岁那年,北平的《新诗歌》被反动当局查封了,平、津、塘住不下去了,王亚平逃奔到文人聚集的青岛,于1934年8月1日被聘为青岛黄台路小学教务主任。1936年,“黄台路小学的中国学生与日本侨民子弟打架,日本领事馆以势压人提出抗议,当时的市教育局为息事宁人将校长崔登贵撤职了事,王亚平继任校长”。

  在青岛,融入作家群体中,王亚平如鱼得水,在教育工作之余,继续创作诗歌,并创办了《现代诗歌》(《诗歌新辑》)。

  1935年6月,王亚平将出版的第一本诗集《都市的冬》赠送给了青岛市立图书馆。这本书中的大部分诗作是王亚平在青岛时创作。在《都市的冬》一书中,其代表性的诗为《都市的冬》,描写了青岛的冬天的景色,《一锅牛肉》描写了湛山德国的炮台,描写小青岛灯塔的诗《灯塔守者》是王亚平的成名作。

  在图书馆的特藏室,半岛全媒体记者曾查阅过《避暑录话》,这本合集,记录了青岛的一段璀璨时代。洪深在《发刊辞》中写道:“在1935年的夏天,一群作家聚集在青岛,为:王余杞、王统照、王亚平、老舍、杜宇、李同愈、吴伯箫、孟超、洪深、赵少侯、臧克家、刘西蒙等12人。他们在青岛,或者是为了长期的职业,或者是为了短时的任务,都是为了正事而来的,没有一个是真正的有闲者,没有一个是特为来青岛避暑的。”他们的作品娓娓道来,本着“避暑”的态度,用笔写下了对生活、对生命、对时局的态度。一份副刊一共只出过10期,却在文学研究领域里有着重要的地位,甚至有不少文章是研究青岛的范本。

  青岛市图书馆古籍善本的构成,更是该馆的一大特色,“1949年11月,由专家学者、文物收藏家、鉴赏家组成的青岛市文化古物管理委员会(简称“文管会”)成立,文管会积极开展工作,除接收新中国成立前遗留下来的文物外,还广搜散藏于民间的古籍,收集捐献来的文献中,不乏《四库全书珍本初编》、开明书店版《二十五史》及中外文工具书。市军管会文教部遵照有关规定,将古籍五万八千余册交市馆。青岛市立图书馆还接收莱阳地委移交古籍,其中有不少山东各地方志”,曲玲说,像张铮夫、郑爰居、张公制等著名藏书家也将自己毕生所藏的大量珍贵古籍(线装书5000余册)慷慨捐献给了青岛市图书馆。赵尔巽的后人也捐献了图书。

  青岛解放后,青岛首富刘子山的公子刘少山,将自己的绝大部分珍善古籍,包括花重金购买的海内孤本,可称为“国宝”的宋刻《楚辞集注》,少部分捐献给了青岛市图书馆,大部分捐献给了国家图书馆。这些古籍大都以明清时期的山东人著作为特色。

  基于德国、日本侵占青岛的历史背景,大量的外文史料留在了青岛市图书馆,这项研究也成为青岛市图书馆文献研究的一大特色。

  1957年,毛泽东主席来青,住在了迎宾馆,《毛泽东与青岛》一文提到:“在青岛工作和生活的这段时间里,他很喜欢读《聊斋志异》和《古诗源》。于是,他找来青岛市委的同志,让他们帮他去找这两部书。在青岛图书馆里,市委的同志终于找到了这两部书的线装读本。当毛泽东看到这两部书后,兴奋地说:‘真想不到,在青岛还能找到这样好的版本。’”

广伸触角

将阅读带到每个角落

  多年来,许多名人到青岛市图书馆讲座,留下有纪念意义的作品,也借阅书籍阅读。

  青岛市图书馆犹如一座宝库,敞开了阅读的大门,等待读者的到来,不分阶层,没有过高的门槛,任谁都可以选择不同类别的图书,借阅赏读。

  世界读书日,是读书爱好者的盛会,更是“招新”的日子,“国家投入资金建图书馆,就是想让更多的人加入读书的行列”,刘燕女士说。

  当然,不仅是书籍和电子资源,图书馆更是一个活动空间,可以展示非遗,也可以与社区、学校、单位联动,“广伸触角,让大家知道读书真的很重要,图书馆里有珍贵的知识资源,也有丰富的传统文化活动,且是纯公益的”。

  青岛市图书馆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活动,就非常多样,包括:“以书益友·相伴成长——世界读书日图书交换大集”活动,读者朋友们可以将自己家中闲置的图书带到现场进行交换;由青岛市总工会发起的青岛市首届职工读书节启动暨《劳模工匠耀岛城》赠书仪式;联合青岛开放大学举办的“书香齐鲁 汇学琴岛”全民阅读活动;尼山书院国学讲坛推出“汉字与中国式思维——基于童年认知问题的断想”讲座;以及为少年儿童和视障人士举办的专项活动等。

  阅读,能够丰盈人的心灵。

  曲玲女士说,30多年的图书馆工作彻底改变了她,“阅读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也为我提供了心灵的慰藉。在忙碌和压力之余,我总能在书籍中找到一个安静的避风港,最为关键的是,阅读加深了我对自己作为图书馆工作者社会价值的认识。图书馆不仅是存储知识的宝库,也是城市的核心,它通过促进知识共享和文化交流,有效增强了城市的凝聚力。我建议,大家把阅读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建立起阅读的习惯。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开始,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这样可以逐渐构建全面而深入的知识体系。同时,我也建议大家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公共图书馆能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源和学习交流的平台,多样化的阅读推广活动不仅能让读者提升阅读技能,还能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审美观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