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人社部门推行档案“帮办代办”服务,年均服务2.8万人次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昌威 通讯员 吕鸿飞
“我去年底就到岁数了,但就卡在这儿,你们能不能帮帮忙。”在青岛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档案管理服务窗口前,市民孙庆安(化名)一脸焦急地询问着。
原来,孙庆安2023年12月就已经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因档案内缺少关键材料无法认定视同工龄,自然也就无法办理退休手续。他很着急,跑了许多地方也无济于事,打听到青岛市人社部门有退休档案送审代办窗口,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寻求帮助。
一番安抚后,窗口工作人员详细询问其具体情况,“把脉”了解“问题症结”。考虑到孙庆安年龄比较大,办理事项相对复杂,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立即启动“帮办代办”服务机制,全力帮他找回“丢失的工龄”。
“观微末、察秋毫”是帮办代办人员的看家本事。通过已有的档案资料和信息系统中的“只言片语”,工作人员从蛛丝马迹中寻觅线索,经过2周的不懈努力,陆续找到了孙庆安的《调动信》和原始工资表。
“这项工作很考验耐心和经验,如今我们这儿人人都成了档案服务的‘福尔摩斯’。”青岛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部长袁兰英说。
然而,寻找孙庆安当年离开原单位的证明材料仍然是个难题,也是工龄认定最关键的要素。
由于年代久远、物是人非,孙庆安的原单位始终无法为其开具离职证明材料。他之前的老领导、老同事,甚至联名写了情况说明,也依然不能作为工龄认定的证据。
孙庆安是家中独子,家中还有80多岁老母亲长期卧床,迫切需要领取退休金以改善现有的生活条件。解铃还须系铃人,工作人员决定从孙庆安的原单位入手,主动上门沟通。
“企业的顾虑源于对政策的不了解,我们带政策、带服务、带诚意登门入企,从政府的角度为他们打消顾虑和担忧。”袁兰英介绍,做通思想工作并非一蹴而就,帮办代办的工作人员不辞辛苦,一次又一次地和企业对接协商,经过“软磨硬泡”,最终帮孙庆安拿到了证明,他的退休难题也迎刃得解。
袁兰英表示,找回“丢失的工龄”只是“帮办代办”服务的一个缩影。自实施该服务机制以来,市人社部门帮办代办服务小分队针对办事群众中的老弱病残困难群体以及业务经办中的特殊情况,在窗口导服台和各个功能区提供“保姆式”接力服务,年均提供帮办代办服务达2.8万人次。
- 青岛市选手荣获2024年第十一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
- 已签约!青岛市城阳区获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支持
- 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开展2024年走进市办实事见证民生项目观摩活动
- 青岛市高效推进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
- 周知!青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高新院区)全面接诊试运行
- 2024年青岛市 “三民”活动正式启动,网上意见建议征集专栏同步开通
- 积极建言献策!2024年青岛市“三民”活动启动,期待您的踊跃参与
- 2024年青岛市“三民”活动正式启动 网上意见建议征集专栏同步开通
- 便捷、好用!青岛市人才数智赋能平台发布,进入试运行阶段
- 生命接力!青岛市中心血站医护紧急救治,助低血容量休克患者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