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13年,“白血病妈妈”生下健康男宝

2024-06-11 14:20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31830) 扫描到手机

半岛网6月11日讯  (记者 孙贴静 通讯员 王豪)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少见慢性血液恶性肿瘤。13年前,正值青春期的燕子(化名)不幸罹患这种罕见“血癌”。一纸诊断书没有打垮燕子,虽然抗癌之路无比艰辛,但燕子勇敢乐观,积极配合治疗,病情稳定。组建了家庭后的她更加渴望一个新生命的到来。

艰难选择——先治疗,还是先要孩子?

“白血病不会遗传,我可以生一个健康的宝宝!”家人为了燕子的健康一再劝说,但还是拗不过坚决的燕子。因TKI药物有胎儿致畸风险,她在医生的建议下规律监测外周血形态及融合基因等检查,逐渐停服TKI药物,定期复查身体状况。去年8月在当地医院评估后,燕子顺利怀孕。

然而,正当燕子憧憬着美好未来之时,平静的生活却被今年3月初的一次复查结果打乱了:血常规白细胞显著升高。这意味着病情可能复发,需要服用药物治疗。不服药,病情随时可能恶化,服药,宝宝的健康怎么办?面对这样的艰难选择,家人和丈夫都不忍心燕子再冒险。可面对来之不易的宝宝,每每回想起第一次感受到宝宝的胎动、第一次听到宝宝的胎心的场景,燕子不肯轻易放弃。

北京到青岛——同质化诊疗,她对治疗有了信心

为了找到更权威的专家,燕子和丈夫踏上了求医路,慕名前往北京,来到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副院长,血液中心主任江倩教授门诊咨询,找寻希望。

“慢粒患者也是可以顺利生下健康宝宝的,通过规范管理,即使中断TKI治疗也是可能在怀孕期间继续维持疾病的稳定状态。”江倩教授耐心地给燕子讲解,缓解她的焦虑状态。

在讨论后续治疗计划时,江倩教授得知燕子和丈夫为了来北京提前半个月就开始订车票、宾馆,建议他们可以到距离更近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血液中心继续治疗。江倩教授每周定期在青岛医院坐诊,实现和北京“同质化”的治疗,避免了孕期的长途奔波。

多学科MDT——母亲、胎儿、治疗,哪一个都不能落下!

后续治疗,燕子和丈夫来青岛找到江倩教授就医。当天,燕子被收入血液中心病房系统治疗。此时,燕子的白细胞总数异常升高,达到59*109/L。妊娠合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例数极少,怎样才能不影响母亲治疗又保全胎儿?

为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江倩教授带领血液中心团队,邀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主任医师梁梅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产科主任范冬梅,以及妇科、重症监护室、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会诊(MDT)。专家们结合各自专业,病情变化、孕期情况及胎儿生长周期等多方面因素,充分讨论、细细考量,治疗方案谨慎而又细致:

“干扰素的分子量较大,不易通过胎盘的屏障,进入胎儿体内。怀孕6个月后,胎儿的重要脏器已基本成型,届时注射干扰素,对胎儿危害最小。”

“初乳营养丰富,可以增强宝宝身体抵抗力,宝宝母乳喂养3-5天后再用药。”

最终,专家们制定了分步骤、多科室协同的治疗方案:孕25周为燕子进行了羊水穿刺产前诊断;孕30周在血液中心进行干扰素治疗并监测出凝血风险及生命体征变化;临近孕38周时,转至产科备产,择期剖宫产;待产后病情平稳,转回血液科病房进行后续治疗。初乳3-5天后继续给予TKI治疗原发病。

平安产子——她和宝宝顺利出院

治疗团队密切关注,孕期内燕子病情稳定,孕38周时转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产科待产。白血病患者伤口不易愈合,会不会出现大出血......孕妇与胎儿风险重重,牵动着治疗团队所有成员的心。

产科范冬梅主任召集产科救治团队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在多学科团队通力合作下,燕子顺利分娩一健康男婴,评分良好。产后,燕子转回血液中心,重启TKI药物治疗。目前,燕子病情平稳,已顺利出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专家介绍,慢粒白血病不是遗传性疾病,胎儿并不会被遗传,怀孕也并不会促进慢粒的疾病进展。但妊娠合并慢粒白血病,对患者身体和心理都是一种考验。对妊娠合并白血病孕妇的管理,需要包括血液科、产科、麻醉科、新生儿科以及护理团队的多学科良好协作,制定安全合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降低母婴并发症,提高远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