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青岛两批珍贵档案入选省级名录——“山东省珍贵档案文献遗产”展示发布会成功举办

2024-06-11 20:55 大众新闻客户端阅读 (17595)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 通讯员 刘坤、王艳丽

喜讯传来!日前,山东省档案馆公布了第四批省珍贵档案文献遗产名录,青岛市档案馆申报的“青岛里院档案”和市南区档案馆推荐申报的“清末民初在青岛德国人日记、回忆录手稿系列”成功入选,是全省入选本批名录最多的城市之一。6月11日下午,青岛市档案馆和市南区档案馆在市南区举办了青岛市“山东省珍贵档案文献遗产”展示发布会。市档案馆、市社科联、市政协文史委、山东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和专家参加会议。

以里院档案“活”文史

发布会上展示了我市本次入选山东省珍贵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珍贵档案,有关专家介绍了“青岛里院档案”和“清末民初在青岛德国人日记、回忆录手稿系列”的具体内容及开发利用情况。

据介绍,“青岛里院档案”约5万卷(件/册),形成时间跨度大,涵盖若干历史时期,既有中文档案,也有德日英等外文档案。内容包括不同历史时期的里院地块划分、里院建筑标准、建设图纸、市街地图等规划建设类档案,也包括里院调查统计、管理条规、租赁出让、纠纷解决等社会管理、司法类档案,还包括依附于里院的各种工商业态、产业经营、文化娱乐的档案,以及体现本地风俗民情的档案。这些档案全面反映了早期青岛市政建设管理、工商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变迁,有助于了解里院对青岛人社会性格的塑造,对青岛城市文化形成的作用和影响,也有助于深入了解青岛这一类型沿海城市的建设史、经济史、社会变迁史,丰富和完善中国城市史研究。

“青岛里院档案”在服务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中发挥了重要的资政作用。市档案馆牵头组建了市区两级档案文史专班,查阅汇聚了全市相关档案馆馆藏的里院档案资源,确保里院老建筑修缮时有图可查、有据可依。同时,以档案“活”文史、“活”老城的创新思路,编发里院专题文史文章,举办青岛里院座谈会和学术研讨会,深挖历史城区档案文史故事,推出《青岛历史城区档案文史专报汇刊》、里院专题的《资政参考》《青岛开埠初期的建筑(1897-1914)》等研究成果,为青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城市建设管理提供了宝贵史料支撑和重要资政参考。目前,“青岛里院档案整理与研究”已列入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以大鲍岛区域里院为主、兼顾其他区域的里院学术研究著作预计明年将陆续推出。

日记、手稿还原历史细节

入选本批山东省珍贵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清末民初在青岛德国人日记、回忆录手稿系列”,由青岛市市南区档案馆推荐申报,现保存于青岛李筱彦工作室。该系列档案由一组4件(套)的日记、回忆录德文手稿组成,是清末民初时期,曾经在青岛地区行政管理部门任职、德国东亚舰队和海军陆战营驻青人员所撰写的。手稿记录了1905至1919年的清末民初中国沿海和青岛的社会、军事相关历史史实,涉及到中国和山东省诸多城市,其中最突出的是德租时期胶澳总督府翻译官弗里德里希·洛塔尔·蒂洛(Friedrich Lothar Thilo)回忆录手稿,共计7册、1402页,30万余字,由作者在1914—1919年期间的日本战俘营撰写,内容包括其家族史和其在胶澳总督府、李村区公所工作,在青岛从医经历,以及在日德青岛战争和日本战俘营期间的生活等内容。

该宗系列文献,除纸质手稿外,还包含老照片、地图、证书、报纸等实物,可以以图证史,构成清末民初这一历史阶段的多角度记录,内容涉及清末民初多个重要历史事件,是记录该历史时期原始的德文档案文献,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本次入选的两项珍贵档案文献在形成时间、主题内容、形式风格、代表区域,以及系统性、稀有性等方面,都具有独特价值,是我市档案文献遗产挖掘保护的最新成果。发布会还围绕如何调动社会力量,深入挖掘整理城市档案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好、利用好、传播好档案文献遗产进行了研讨交流。

青岛市档案馆编研处处长周兆利接受半岛全媒体记者采访说,档案文献遗产评选分省级和国家级,省级每三年评选一次,国家级每五年评选一次,珍贵档案文献遗产是一个很重要的荣誉,能够体现城市或地区档案的社会价值,青岛市档案系统一直在为评选而努力,自2015年以来,我市有1项珍贵档案文献入选国家级档案文献遗产名录,8项档案文献入选山东省珍贵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这两份档案的入选,为当下我们正在开展的历史城区保护中心工作,以及老城区申遗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档案资料支撑。我们也呼吁更多的单位像图书馆、展览馆和纪念馆,以及更多的市民朋友能够参与到文献评选当中来,让我们青岛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充分展现出来,提高青岛城市文化高度和厚度”,周兆利处长说,有关里院的部分档案,市民可以拿着身份证前去青岛市档案馆查阅,“当然,海量的内容是夹杂在众多的档案中,如果做相关研究需要下一番功夫汇集”。

“清末民初在青岛德国人的日记手稿系列”档案由青岛市市南区档案馆推选,馆长吴大钢接受记者专访说,“这是我们市南区档案馆联合社会力量,保护、开发、利用档案文献资源的一次积极的尝试和成功的实践”。

下一步,青岛市档案馆、市南区档案馆等将持续推进档案市区一体化开发的新格局,做好青岛市和市南区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开辟多元合作渠道,依托数字人文等专业技术手段,深入挖掘城市档案历史文化资源,搭建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开发利用平台,活化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我们将继续秉承立足所在,不拘所有,但施所为,力求所成的征集和编研理念,进一步挖掘好、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这个档案文献遗产,讲好青岛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吴大钢馆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