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外最动人的身影:既是送考老师,又是考生家长,主打一个“平常心”

2024-06-13 19:18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71436)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郝春梅

6月13日是2024年青岛市中考第一天,各个考点上除了考生家长之外,各校送考老师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大都有着统一的着装,带着横幅、手牌或者胸贴,心无旁骛地等待着自己的学生,毫无保留地为孩子们加油助威。这群老师当中,也有人有着双重身份,承担着双重压力,因为他们既是老师,又是家长,但正如青岛实验初中初三班主任兼数学老师董召吉说的那样:对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学生一个样儿,就是一份“平常心”。

又见“金榜题名”,但求“榜上有名”

6月13日早上7时30分,记者来到位于登州路上的青岛三十九中考点,这时,青岛实验初中、青岛二十六中、青岛五十九中的教师送考团队已经抵达,老师们各自占据有利位置,以便学生更快、更直接地看到他们。

这时,记者曾在青岛二十六中见到的汇聚了全体初三学生名字的“金榜题名”四个大字,再次出现在了送考现场。为了讨个好兆头,到达考点的学生和家长第一时间来到“金榜题名”前找到自己的名字,并跟学校老师们击掌、合影,老师们也提前把准备好的加油祝福胸贴贴在孩子们身上。就像学校政教主任戚金鹏老师说的那样,这个“临时打卡地”和老师们的加油祝福给了学生信心和力量。青岛二十六中崔老师告诉记者,班上有个同学在青岛实验初中考点考试,专程到她所在的三十九中考点,找老师给他贴上胸贴,“心满意足地赶去自己的考点了”。

双重身份之下,最难得那份“平常心”

“加油加油!很棒哈!”“我来推你一把!”在翘首等待学生的教师队伍中,青岛实验初中初三班主任兼数学教师董召吉老师,在给孩子们加油助威的同时,伸出自己的大手,期望把自己的力量传递给孩子们。这时,与董老师一起送考的老师们问起董老师,怎么没见董某某(董老师的儿子)?董老师笑着说,他跟同学一块过来,在后边还没到。原来,董召吉老师的儿子也在他带的班上,与董老师的学生一起参加中考。对于既是送考老师又是送考家长这一双重身份,董老师非常淡然地表示,这都非常正常,就是一份平常心。

有学生家长看着孩子们进场以后,有些焦躁地问董老师:孩子带了一包纸巾进去行不行?董老师肯定又快速地答复:行!有家长问,光带准考证不带身份证行不行?董老师说:有准考证就行!言语中看得出来,董老师感觉到了家长们的这份“紧张和焦虑”,于是肯定又淡定地给出了“定心丸”答复。

这份敞亮和坦诚,赢得更多支持

有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在董老师接班与家长们见面的第一天,他就开诚布公地告诉大家,自己的儿子跟大家的孩子同在自己的班级。正是因为这份坦诚和开诚布公,董老师的工作非但没有因为儿子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受到影响,反而获得了更多的支持和认可。家长们表示,“董某某挨的批评一点都不比别的孩子少,但人家做得好的时候,董老师也是该表扬就表扬”。当记者问起自己的儿子在自己班里有什么特别的感受时,董老师愣是说不出来,当记者表示,“儿子会不会提醒你,有啥事做得不太合适”的时候,董老师才想了想说,偶尔也有,“确实是,有的时候,他能提供一些建议,还有的时候,学生感觉不方便直接跟我说的事,也会跟他说,但总体来说,还是说好的时候多”。董老师坦言,因为儿子在自己班里,对他的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这个孩子自理能力挺强的,也蛮听话,没有增加什么负担”。

但其实,在别的老师眼中,董老师的儿子在自己的班上,非但没有给他增加负担,还成为了班级里最勤快的那一个:班里卫生不好了,董老师上来就喊儿子干;饭来了没人拿,儿子也得先顶上;课件投影不好用了,任课老师也喊小董同学来帮忙……于是,小董同学就成了爸爸班里“勤劳的小蜜蜂”,而且人缘非常好,“这一点真是不太容易,董老师的敞亮和没有私心,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带班科学,教学精到,育人又育分儿

在青岛实验初中,董召吉老师的带班能力和数学教学水平首屈一指、有目共睹,在董老师班教道法课的孙菲菲老师告诉记者,“董老师班级一直都是直线上升状态,刚开始初一的时候没觉出这个班级有什么优势,但经过董老师一年习惯的培养,到了初二,整个班级的各个方面都进步飞快,而且董老师并不是一直靠班,他很善于培养孩子们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能力,确实有一套非常好的方法”。而在教育教学上,董召吉老师对数学学科深度和广度的把握非常精到,在担任班主任和数学教学工作的同时,还承担了初二年级最顶尖孩子们数学集训和培养工作,“成果非常显著”,青岛实验初中宋艺老师告诉记者,她能从董老师身上感受到他对课堂教学和教育工作的享受和热爱,“我觉得这个是最可贵的,所以他才能带出这么好的班,这么好的孩子,教出这么优秀的成绩来”。

无论在校园还是在考场,老师都是除了父母之外最希望孩子们考试顺利、取得好成绩的那个人,在孩子们都进场以后,青岛五十九中的老师们还对照学生们考点分布的花名册,挨个清点是否每个人都到了,这份细致和用心让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