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江到黄浦江,青岛电影这样擘画“圆梦曲线”

2024-06-16 17:23 青报观象山阅读 (23840) 扫描到手机

继今年香港国际影展后,青岛再次登上上海电影节这一国际电影舞台进行推介。

2024上海电影节,青岛团队参加6月16日上午举行的“开拍吧!剧组——影视激励政策及取景地推介会”,现场,青岛、连云港、广州等城市代表和来自法国、马来西亚、泰国的国际代表共同探讨影视激励政策与取景地发展的方向。

从香江到黄浦江,青岛为中国电影行业划出了一条圆梦曲线。

作为内地唯一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上影节是长三角影视基地的“主场”,目前在“长三角”聚集了“东方好莱坞”横店、“华莱坞”无锡象山以及多个影视取景地。

本届上影节上,青岛应邀加盟“长三角影视拍摄基地合作联盟”,“电影之都”与长三角影视基地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对于迎接AIGC冲击的影视行业来说,影视基地的合纵连横不只是对影视项目、影视资源的分配,更是应对未来AI科技冲击的起手式。

青岛影视产业因影视取景而起步,因东方影都落成而起飞,因“电影之都”冠名而起势,真正能够让青岛在影视产业站稳位置的,是产业链各要素的高度集聚、影视政策与影视项目的高度匹配以及电影工业化的先发优势。近年来,“青岛制造电影”持续在最重要的档期里独占鳌头,也是“电影之都”在各种国际化电影节庆中不断增强显示度的底气。

青岛影视企业无论在哪拍摄都受扶持

青岛东方影都自投入运营以来,服务电影六十多部,为中国电影贡献票房超310亿元,见证着一部部大片佳作的诞生,也让青岛的山海城景观频频出现在大银幕上。

今年四月,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布了《高标准建设青岛影视基地三年行动计划(2024年-2026年)》,该计划亮点突出,包括奖补申报频次增加,“由原来的每年组织一次政策申报,调整为每年一、三季度分两次进行组织申报,缩短项目申报周期”,还包括对重点影视前置扶持、对招商平台给予奖励、对微短剧基地和优秀微短剧给予扶持,对影视产业英才和新力量重点扶持等内容。

总体来看,青岛影视政策的力度空前。通过对省市区三级政策进行集成、叠加,院线电影第一出品方可获得最高扶持3480万元。西海岸新区方面表示,政策发布后引起影视行业极大关注,像是华谊兄弟影业旗下的“春风画面”就是新落地青岛的重要影视公司,并已经开展了影视项目的拍摄。目前该区已经有超过70家影视企业落地。

一个尖锐的问题是:青岛落地的影视企业,在其他城市拍摄项目,是否仍可以拿到奖补?西海岸影视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赵芳坦言:可以拿到。

“一部电影,常规来说大家关注到的是第一出品方,但实际上参与主体特别多。一个剧组是一个流动的企业集合体,像《流浪地球》的参与公司就达到几百家、上千家,都是我们的招商对象。青岛的政策为什么受到行业关注、认可?一方面在于政策灵活,既适用于出品方也适用于制作方,对项目前端、后端都能适配。”赵芳表示:“一部影片,不管是在青岛拍、横店拍还是广州拍,我们都扶持,只不过扶持力度不一样;另一方面,此次政策设计考虑到电影项目制作周期长、参与主体多的行业特点,采取了模块化、可叠加的政策设计,只要影视公司的市场主体落地、给青岛有贡献,我们就会给予奖补。”

此次青岛加入“长三角影视拍摄基地合作联盟”,也顺应了影视政策的跨地区、跨周期奖补的趋势。而受邀赴上影节进行项目招引发布,意味着青岛的政策得到了行业内的高度肯定,主办方希望在国际化的平台上跟青岛电影项目进行对接。

青岛储备的电影“大制作”丰厚

刚刚过去的端午节档期,票房表现为近年来同档期最差。著名电影人谭飞认为,“现在电影面对的整体观众心态环境是:非刚需,没有好看的、必看的或极强社交话题性的,大部分会选择不去看。这种趋势不可逆。如果一个大档期没有超强大片引领,呈现一巨或双巨甚至多巨牵头的情形,档期吸引力就会减弱,易呈现‘菜鸡互啄’情形。”

超强大片+热议话题电影对档期的引领作用,已经成为当下电影界的共识。在这样的市场氛围下,东方影都的“超强大片”特产地属性,保证了国产大片的持续供给。回顾近年来各档期票房情况,从《流浪地球》系列、《独行月球》《刺杀小说家》《万里归途》到《封神》系列,东方影都为国产片大制作打上了质保烙印。

从今年的情形来看,林超贤导演重量级大片《蛟龙行动》、文牧野导演《欢迎来龙餐馆》都放在东方影都取景拍摄;贾玲把《热辣滚烫》部分场景放在青岛拍摄后,她的新片《转念花开》也选择了东方影都。今年暑期档,乌尔善导演在东方影都拍摄的新片《异人之下》即将上映,国风异能电影将玄幻电影推向了新高度。

玄幻、科幻两大题材强项,也是东方影都得以与众多影视基地做区分的根本。国产电影的储备库里,还有乌尔善导演《封神第二部》、彭顺导演《危机航线》两部大制作成片等待定档,而随着后续林超贤、文牧野、贾玲新片持续推进,青岛作为国产电影票房动能策源地的地位将持续巩固。

电影节更是文旅节

数据显示,本届电影节的461部影片将总计放映1624场,出票量45万张,来自江苏、浙江、北京、广东等地将近14万影迷来到上海观影。十多万影迷涌入上海,这不止是电影节,更是文旅节。

电影是城市文化的富集。今年上海电影节的文旅匠心和日程设计,对青岛有着重要的启发。

在影视文旅线路上,上影节设计了摩登克勒、时髦白相、剧院魅影三条风格迥异的路线,串联起城市电影文化与历史脉络。电影院漫游路线涵盖了“远东第一影院”大光明影城、老上海风格的国泰电影院、近百年历史的兰心大戏院以及黄浦剧场、美琪大戏院等在影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影院,让影迷体验建筑艺术、影像艺术和人文韵味,在电影节的视觉底版上显影文旅风情。

在电影节的日程设置上,重头戏“科幻电影周”邀请了科幻导演、科幻作家助阵,分享他们对科幻影视类型、科幻文学版权转化等问题的看法;“她影时代——拥抱与重塑”论坛将聚光灯投向女性在电影行业中的重要作用,讨论如何进一步推动性别平等。

对于青岛来说,科幻电影创作一直是东方影都的强项,而以董文洁(《世间有她》《三个婚礼一个意外》)为代表的青岛电影人更是深耕女性题材电影。

此外,上海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的影片展映除了在上海的影院展开外,也安排在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份的重点影院进行放映,青岛影院能否承接电影周放映活动,也是一个需要积极探讨的命题。

打造一个属于青岛影迷的电影节或电影展,一向是青岛电影人的期盼。从专业角度来看,电影节是考验电影产业综合水平的命题。一个城市的电影文化积淀,在电影节各种不动声色的艺术福利上得以体现。青岛有众多电影明星,有国际水准电影拍摄基地,有电影学院这样的专业学术机构,如何以电影节或影展统筹艺术资源,进一步导流延伸至文旅、影视产业等不同层面,上影节给青岛做出了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