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险,53岁妇女医院停车场突发心梗!幸运,保安及时施救挽回生命

2024-06-19 21:28 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阅读 (19561)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江海峰

15日上午,即墨区人民医院保卫科保安俞志顺和120司机班司机黄刚等人,对一名突发心梗的53岁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并成功将其救回的感人一幕,引发关注。19日,记者联系到该医院了解到,患者已转至心内一科治疗,病情已基本稳定。保安俞志顺表示,当时救人是出于“本能”,得益于医院平时对员工进行的心肺复苏培训。

保安停车场徒手救回她一命

“快来人啊!停车场有人晕倒了!”15日上午,正在即墨区人民医院南门值班的俞志顺听到这样一声呼救。没加思索,他立刻奔向事发地点,路上不忘通过对讲机呼叫其他同事前来支援。“到了现场以后,我看到患者正仰面躺在地上,面色苍白。我用手拍了拍她的脸,没发现有任何反应,又试了试她的鼻息,发现她已没了呼吸。”在千钧一发之际,俞志顺让黄刚掐住患者的人中,自己则跪在地上,对患者进行心脏按压。

“我们医院平时会定期做心肺复苏的相关培训,这次算是派上了用场。心肺复苏时,一个循环是按压30下。我做了2个多循环的按压后,患者开始有了自主呼吸。我们又将她的头歪向一边,清理了口腔中的异物,避免窒息。”俞志顺告诉记者,等他做完这一系列的程序后,保安科其他同事已经推着平车赶到现场。随后,大家一起将患者送往急诊科进行进一步的抢救。

经检查,该患者为突发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和心源性休克,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迅速为她实施了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电除颤、紧急溶栓等一系列抢救措施,将她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19日,记者从该院获悉,这名患者目前已基本稳定,正在心内一科进行正常的药物治疗。

“他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据悉,被救回来的患者为市民王女士(化名),今年53岁。她告诉记者,近10多天,自己时常感到头晕和胸痛,且一直未有缓解,便于14日至即墨区人民医院拍了一个胸部CT。15日一早,她计划到医院取完CT片后,找相关医生咨询病情。“当时在停车场停好车以后,家属拿着片子在前面走,我下车走了两三米,就感到胸部很疼而且十分憋闷,喘不动气,接着就失去意识了,等我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躺在急诊室了。”

如今谈起当天发生的一切,王女士仍心有余悸:“如果没有好心的保安和120司机出手相救,真不敢想象会是什么后果。是他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好人一生平安!”

心梗抢救时间越早越好

心内一科副主任刘青青表示,胸痛的原因比较多,高危的胸痛有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张力性气胸等,都发病急骤,非常危险。如果市民有胸痛先兆症状时,切不可掉以轻心,应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排查。如果发生心脏骤停(无意识和无脉搏)的情况,应立即启动徒手心外按压,直到患者意识恢复或专业医疗人员接替抢救。“医学上认为,心梗的黄金抢救时间一般是发病后的120分钟之内,但实际生活中,它的抢救时间越早越好。王女士是幸运的,一是遇到了我们懂心肺复苏的同事,二是刚好在医院内部发病,这一切诠释了‘时间就是生命’。”刘青青说。

据悉,保安俞志顺今年39岁,已在即墨区人民医院工作了3年左右。“我们在这个岗位上,常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需要处理。当时救王女士,我没做任何考虑,感觉就是出于本能。之所以能果断对她做心肺复苏,得益于医院平时对我们做的培训和演练。”据悉,即墨区人民医院自2023年11月起启动了心肺复苏数字化技术,定期为全院职工进行心肺复苏培训,提升了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