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创金融崛起:从“试验田”到丰收地,助力500强品牌成长

2024-06-29 16:00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39678)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田坤

6月19日,第21届世界品牌大会在北京举行,主办方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发布了202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分析报告。今年的榜单上,国家电网以6538.86亿元的品牌价值,荣登本年度最具价值品牌榜首。占据榜单前五名的还有中国工商银行、海尔、中国石油、中国人寿,这些品牌已经迈进世界级品牌阵营。

在这份备受瞩目的榜单中,山东省的表现尤为抢眼。据统计,山东共有40个品牌跻身榜单,其中青岛更是以24个品牌的数量成为省内翘楚。值得一提的是,自2017年起,山东在金融领域特别是在科创金融方面的探索与努力开始显现成效,科创金融成为山东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山东省领跑科创金融改革:从“试验田”到丰收地

2021年以来,为探索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服务实体经济新模式、新路径,我国先后成立了7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近三年来,各试验区的探索取得明显成效。

北京依托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动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提出力争通过5年时间,构建金融有效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形成全国领先的科创金融发展环境,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

江苏南京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注重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集聚。

湖北新出台的“22条”,聚焦加强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完善“股贷债担保”联动服务模式,引导金融资源重点投向科技创新领域,培育更优的科技金融生态体系。

安徽省科创金融改革领导协调小组印发《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实施方案》,建立“共同成长计划培育主体库”,让科创企业获得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

......

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加速冲刺科创金融领域,山东省也领跑在前。

早在2011年,青岛市就出台了《青岛市科学技术局科技金融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聚焦金融赋能,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

2021年11月,山东济南正式获批建设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被赋予在科创金融改革领域先行先试的重任。

去年12月,济南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毅曾表示,济南市引导金融机构推出‘科创贷’‘投联贷’‘科融贷’‘瞪羚科技贷’等68项科创企业专项信贷产品,截至2023年9月末,实现融资支持102亿元。

......

目前,山东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省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突破4.5万家,居全国第三位,科技创新呈蓬勃之势,也蕴藏着旺盛金融需求。以知产业务为例,济南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拥有成熟的工艺开发、专机开发核心技术,与国内知名大学进行了多个项目合作,拥有数十项知识产权。在经过了全方位的调研与评估,该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获得了各项补贴、融资利息补贴等政策后,最终成功贷款1900万元。

而作为山东省经济发展排头兵、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主力军,青岛也从未落后。

科创企业成长记:“陪伴式”服务助力海洋经济

一家银行支行“陪伴”一家科创企业成长的故事,让科创金融改革“试验田”里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更加具象化。

众所周知,三面环水的青岛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然而青岛也是一座缺水的城市,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247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9,海水淡化便是破题的思路之一。

作为青岛市区最大的供水企业,青岛水务集团身负重任,其子公司青岛百发海水淡化有限公司成立了青岛市海水淡化超滤与反渗透及浓盐水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体系。该企业更是坐拥4项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和9项软件著作权授权,既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海水淡化厂之一,也是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

为帮助优质的科创企业解决资金问题,2021年兴业银行青岛分行发行了全国首单蓝色债券——青岛水务集团海水淡化项目蓝色中期票据,规模3亿元,期限3年,主要用于百发海水淡化厂扩建工程项目建设。

“科创企业本身轻资产、高风险,研发资金投入大,技术转化周期长,第二还款来源一般较弱,与银行传统的信贷模式不匹配。”6月27日,兴业银行青岛分行数字风控中心负责人汪春序告诉记者,他们总结了科创企业存在的融资痛点。站在金融机构的角度看,这些科创企业大多属于初创期高科技企业,发展不确定性高,很难在短期内体现绩效,且多数初创期科创企业既缺少抵押物,又没有财务利润。所以传统金融机构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往往难以满足其需求。

而在这场名为“蓝色+科创”的成长实验,这场有关新质生产力的探索中,帮助青岛百发海水淡化有限公司形成了20万立方米/日的淡水生产能力,将海洋经济的蓝色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力量紧密结合,为青岛乃至全国的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截至2024年4月末,兴业银行青岛分行共服务各类科创企业近3000户,贷款余额达114亿元,青岛地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合作覆盖率达65%。

从“看账本”到“看未来”、从“锦上添花”到“雪中送炭”、从“扶一把”到“伴全程”……金融机构主动破除思维定势、工作惯性和路径依赖,一场场“触及灵魂”的变革正在青岛密集地发生。

交通银行青岛分行在2019年设计首支银行系科创基金,历经5年发展,产品服务体系不断创新,拥有包括“科创易链”、“科创易智”、“科创易园”三大场景生态,和四大产品体系:科创易贷、科创易投、科创易租和科创易融。

在青岛的科技创新高地——崂山区,陪伴科创企业成长的生动实践也不断上演。区内专注于科技金融,优化出台新一轮支持企业上市政策,首次将上市奖励提升至1500万元。同时,加强与各大证券交易所对接服务,邀请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到崂山区开展专题培训,为科创类企业提供一对一辅导,解决企业上市难题。

特锐德、冠中生态、康普顿、海泰新光、雷神科技等多家科技创新企业顺利登陆资本市场;日日顺、歌尔微已过会待发,信芯微首发材料已报交易所受理,泰凯英、特来电即将完成辅导验收。截至目前,崂山区累计上市企业达到15家,其中包括科创板1家、创业板3家、北交所1家,均为科技创新企业。

新质生产力崛起:金融赋能科技创新的实践与成效

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一个崭新的概念——“新质生产力”于2023年9月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党中央、国务院多项重要会议和报告中的焦点。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它涵盖了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以及数字经济等关键领域,这些不仅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主战场,更是科技创新企业蓬勃发展的聚集地。然而,技术创新的每一步突破都离不开资源的持续投入,而金融的高效赋能则成为其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

看顶层设计。

202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科技部等部门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其中1000亿元额度专门用于支持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首次贷款,激励金融机构更大力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看实践探索。

多地试验区方案提出,加快构建科创金融服务体系,推进创新,平衡金融供需,防范金融风险。2021年11月,济南先试;2022年11月,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嘉兴入围;2023年5月,北京中关村新进……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蹄疾步稳,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

看成果实践。

兴业银行青岛分行为何关注蓝色经济?除认可公司技术实力和市场前景,还与科创金融政策引导有关。

近几年,青岛市陆续推出科技信贷“白名单”制度、科技金融投贷联动模式、科技金融特派员专项行动等一系列创新政策,以“真金白银”支持创新主体,打通科创金融“堵点”,加快实现“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2023年,青岛进一步扩大科技信贷“白名单”覆盖面,涵盖超9100家科技企业,已投放信贷超860亿元。发动科技金融特派员开展融资纾困行动、科技金融沙龙、融资路演、业务辅导等助企系列活动,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已累计培养科技金融特派员330余人,服务企业7000多家,帮助企业获得融资支持280亿元,辅导6家科技型企业成功上市。

改革永不止步,创新永无止境。青岛,这座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城市,正在科技与金融的变革中持续演绎着新的篇章,展现出无限的可能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