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院开出双胞胎姐妹花!胶州一中姐妹俩笑对逆境向阳生长,万元奖学金助力她们追梦

2024-07-03 13:47 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阅读 (13340)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静 徐杰

家住胶州市铺集镇苏家泊村的朱家丽和朱家慧是双胞胎姐妹,父亲患病去世后,姐妹俩与妈妈相依为命。今年高考,姐妹俩分别考出了588分和560分的分数,成了左邻右舍人人称赞的争气孩子。为减轻妈妈负担,俩姐妹在镇上一处快递站找了份小时工,挣钱补贴家用。“能攒一点是一点儿,我们该把妈妈身上的担子接过来了。”姐姐朱家丽说。今年夏天,本报联合阿里巴巴公益发起“梦想+”大学生助力计划,一起助力逆境学子上大学,为他们发放万元励志奖学金。自强的姐妹俩成功入选这一计划,将获得共计一万元励志奖学金。

高考优异

姐妹俩分别考了588分和560分

在胶州市铺集镇苏家泊村的一处农家小院,这个夏天,双胞胎姐妹朱家丽、朱家慧成了左邻右舍人人称赞的争气孩子。“今年高考我考了560分,家慧是588分。”姐姐朱家丽告诉半岛记者,今年高考,她发挥得比平时要好一些,对自己560分的成绩是比较满意的,但妹妹对588分的成绩稍有不甘心,“她一模二模都在600分以上,高考没发挥好,有点小失落。”朱家丽说。

虽然没有考到理想分数,但妹妹朱家慧也不允许自己低落太久,稍微收拾下心情,就和姐姐一起研究填报志愿。一直以来的自强自立,鼓励着俩姐妹积极、乐观向前。“填报志愿我想试试免费师范生。”姐姐朱家丽说,而妹妹原本心仪中国公安大学,但现下的分数明显不够,“再考虑考虑别的吧。”

记者了解到,姐妹俩自上学以来一直没有分开过,一起上幼儿园、小学、初中,升入高中后,俩姐妹又神奇般地分在一个班。形影不离的姐妹俩是同伴,也是好友,尽管有时也会吵架,但更多的时候都是有事一起商量着办。姐姐有点儿粗线条,妹妹心思细腻,有时候妹妹反而帮着姐姐处理一些琐碎的事情。

姐妹俩与妈妈合影,后面的墙上贴满了奖状

虽然姐妹俩高考成绩优异是家里的大喜事,但面对两个人的学费,妈妈孙增玲还是犯了愁。于是,在高考结束后,为减轻家里负担,懂事的姐妹俩就去镇上寻找暑期工作机会,“我们问了一圈辅导班,人家优先要大学生,我们还问过奶茶店、服装店等都没成功,后来好不容易找了个快递站,他就招一个小时工,我俩轮流上班。”妹妹朱家慧说,她们很珍惜这个既能锻炼自己又能赚钱补贴家里的机会,干起活来认真仔细,从不偷懒。

坚强乐观

父亲患病去世,她们成为妈妈的“暖宝宝”

采访中,记者发现,姐妹俩性格开朗活泼,脸上总是挂着阳光的笑容,感染着身边人。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份乐观的背后,是一份让人敬佩的坚强。原来,姐妹俩的父亲患病多年,于三年前去世,独留姐妹俩与母亲相依为命。

“在我俩小的时候,我爸就身体不好,患了肝硬化,干不了体力活,当时查出来的时候就是中晚期,一直保守治疗。”姐姐朱家丽说,在她俩八九岁的时候,爸爸就生病了,印象中妈妈总是陪爸爸去医院看病,小小的姐妹俩要么去奶奶家,要么就去姥姥家待着。“有的时候,早晨起床一看爸妈都不在,就我俩在家,两个人就抱头哭。”回想起以前,朱家丽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而在妹妹朱佳慧看来,那时候姐妹俩还太小,对爸爸生病并没有概念,对于家中经济状况也不了解,“那个时候不懂事,还觉得没有人管还挺好,挺自由,后来才慢慢觉得这不是个好事,担心爸爸身体,担心他有一天离开我们。”朱家慧说。

“后面几年经过治疗,我爸的身体状况稳定下来,虽然不能干体力活,但是一般的家务活也是能做的,而且我俩上初中后,他还能接送我们。”朱家慧说,那段时间虽然家里经济状况不是很好,但是父母都在,姐妹俩只需要安心学习。

姐妹俩获得各种证书、奖牌以及奖杯

直到读初三的下学期,两人突然接到了老师的电话,“当时是过完元旦不久,我爸很突然就走了。我俩住校,老师接到电话通知我们,也没说具体什么事,就说家里有事,有人接我们回去。”姐妹俩红着眼睛回忆,回家后才知道爸爸走了,很懵、很突然。来不及放纵自己的伤心,姐妹俩还学着其他亲戚一样宽慰妈妈,成为妈妈的“暖宝宝”,防止妈妈过度悲伤而倒下。

相互扶持

母女三人相依为命,成为彼此的依靠

当姐妹俩回忆寒窗苦读的时光时,妈妈孙增玲一直在旁边默默地听着。记者了解到,孙增玲今年42岁,腿部因为之前骑车摔倒受过伤,不能久坐也不能久站,只能在家附近的帽厂打点儿零工维持生计。

“孩她爸是2013年查出来的肝硬化,当时陪着他四处看病,家里的积蓄都花光了,后来办了低保就好些了。”孙增玲说,丈夫生病之前,从事建筑行业,夫妻俩勤俭持家,不仅翻盖了房子,还把老一辈留下的饥荒还清。原本刚想攒点钱给两个女儿更好的生活,可老天却开了个大大的玩笑。“先是我骑电动车摔了腿,留下后遗症,接着第二年丈夫就查出来肝硬化,2021年元旦后去世的。”孙增玲哽咽着说。

家庭顶梁柱倒下后,孙增玲被迫成为家里新的顶梁柱。“好在俩闺女都很听话,不用操心,学习很好,年年都拿奖状。”孙增玲说,村里人说起来她们家的遭遇都十分同情,“她们都说我命苦,替我叹气,说这可怎么办,但我自己觉得还好,两个闺女给了我很大的勇气,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

乐观豁达的孙增玲用柔弱肩膀扛起来一个家,也在无形中把这份乐观和坚强传递给了两个女儿。她长舒了一口气说,“我就劝慰自己,愁有什么用,走一步看一步呗,而且还有社会上的好心人关注和帮助着我们娘仨。”孙增玲告诉记者,家里出现变故后,村里给她们及时申请了低保,两个女儿都是春蕾女童计划的受助对象,还有星火义工队的志愿者以及其他社会热心人定期来家里帮扶,让她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温暖。

回想起父亲刚去世的那段时间,俩姐妹眼泪一个劲儿地在眼圈里打转。“就是突然很空,也会想爸爸,但是从不在妈妈面前提,怕她伤心。”妹妹朱家慧说,平时姐俩住校,父母在家朝夕相伴,父亲去世,受打击最大的是妈妈,“我爸刚走那几天,我晚上做梦总是梦到他回来了,醒来就流眼泪。”那段时间,恰逢初三的下学期,姐妹俩努力克制悲伤,更加认真地学习,周末休息回家的时候,抢着帮妈妈做家务。中考的时候,姐妹俩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胶州一中。

文体兼长

足球田径比赛,奖牌摆满桌子

在姐妹俩的家中,除了简单的家具陈设外,最耀眼的无疑是墙上贴满的奖状和橱柜里一排排的运动竞赛奖牌和奖杯。孙增玲告诉记者,如果光看外表的话,可能很难想象身材纤细的俩姐妹最喜欢的运动是足球。此外,两人还喜欢手球、跑步,只要与运动相关的事情,姐妹俩都很热衷。

“小学的时候,我俩就被老师发掘到手球队,当时比赛还拿奖了。小升初考试的时候,我俩一个靠田径特长,一个靠足球特长,考进实验初中。”姐姐朱家丽说,姐妹俩从小就喜欢体育运动。进了初中后,俩姐妹同时入选校足球队,多次代表学校参加比赛,获“最有价值球员”“最佳守门员”等若干奖项。“真的是特别喜欢足球,跟队友们一起踢比赛,很开心,那时我们实初女子足球队所向披靡,拿了不少奖项。”妹妹朱家慧说。

姐妹俩都很爱笑

到了高中,尽管学习紧张,但俩姐妹还是挤出时间参加足球比赛。此外,姐妹俩还喜欢跑步,读书期间,学校400米、800米跑步比赛的前两名,几乎每次都被姐妹俩包揽。看着桌子上摆满的奖牌、奖杯和证书,妈妈孙增玲眼里满是骄傲。

“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这是姐妹俩都十分喜欢的一句话,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常常用这句话激励自己。“感觉这句话很有力量。其实我俩平时也没觉得苦或者累,也没有因为家庭情况自卑,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没什么过不去的。”朱家丽说。

整个采访过程中,姐妹俩脸上时常挂着明媚笑容,“从小到大,很多人帮助过我们,从小学开始,学校有些资助,老师们也都很好,还有社会上义工队的叔叔阿姨关心着我们。等以后我们自己有能力了,也要把这份温暖传递出去。”朱家慧说。

征集合伙人

期待你加入,助力更多学子圆梦

为了助力更多励志学子追梦,今年,阿里公益携手本报再次发起助学行动,诚邀您来当“梦想+”公益合伙人,用多种方式参与公益,一起助力逆境学子上大学。“梦想+”大学生助力计划的前身是天天正能量“励志学子追梦计划”,该计划于2021年由本报联合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项目及全国近百家主流新闻媒体共同倡议发起。三年来,已累计助力349名励志学子圆大学梦,覆盖全国25个省份248个县域,其中73%来自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乡镇学生占比达77%。本报报道过的万琪、王菲、杜昕等多位青岛学子曾入选该计划。

今年夏天,“励志学子追梦计划”升级为“梦想+”大学生助力计划,项目模式从“一次性资助”升级为“全学段全方位帮助”,即在继续帮助新大一励志学子过渡升学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在读大学生的持续帮助、临毕业生的自我提升就业帮助等,希望能够助力励志学子们更从容自信地迎接新生活、新挑战,全面发展,勇敢追梦。

如果您是爱心企业或个人,愿意为学子们捐钱捐物,或提供更多公益资源;如果您是博主达人或行业专家,愿意用自己的影响力、号召力,带动朋友、粉丝一起做公益;如果您是专业人士或专业机构,愿意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学子们提供专业的心理指导与就业服务……请随时联系我们!扫描文章下方二维码,根据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即可报名。“梦想+”大学生助力计划采用数字化技术链接资助人和受助学生,确保善款100%给到学生,资助人可通过个人公益账户追踪善款流向,全流程公开透明。

扫码资助励志学子上大学

扫码报名公益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