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写丨案例被写入教科书!这个“阳光片警”不简单

2024-08-01 22:34 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阅读 (21585)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陈亚梅

身着警服,身材中等,荆兆曜的脸上经常挂着笑容,在演讲比赛中他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8月1日,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委党史研究院、市教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组织开展的“红动青岛•强国复兴有我”青岛市第六届红色故事讲解比赛进入决赛。30名选手用声情并茂的语言,饱含真挚的情感,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和英模事迹。

虽然荆兆曜的比赛演讲只有5分钟,但他的故事打动了现场的每个人,结束后响起阵阵掌声。最终,荆兆曜在此次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他说,“我不是专业的播音员,讲自己的故事,能进入决赛得到奖,我特别开心。”

荆兆曜获奖

照顾起居辅导功课,给失依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1971年的荆兆曜现任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双山派出所四级高级警长,被社区群众亲切地称呼为“阳光片警”。从1993年3月参加公安工作,他从事社区警务工作已经有22年。在这22年里,荆兆曜始终把社区和谐作为第一主业,先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600余件,为群众排忧解难1600余件,出资10多万元, 长期帮扶照顾社区20多户困难家庭、独居老人、失依儿童、残障人员。

在荆兆曜的影响和带动下,他的爱人和儿子也主动加入“青岛市金盾志愿者协会”,一家三口组成了“学雷锋家庭”,用更强大的力量去帮扶困难群体。

2019年小馨然成为了荆兆曜家庭长期资助帮扶的对象。才上一年级的小馨然虽然年纪不大,但命运坎坷。父亲因病去世,妈妈身患精神疾病,她早早背负起生活的重担。

荆兆曜和妻子给小馨然买的衣服

“我记得第一次到她家走访时,家里能吃的东西就是桌上一摞煎饼,一碗咸菜,她身上衣服又破又旧而且都不合身,当时我的心揪了起来……竟一时想不出怎样照顾小馨然和她的家庭。”因为不懂得怎么照顾小女孩,他便回家向身为老师的妻子解春华求助。妻子本就是个热心肠,二话不说,便答应长期帮扶小馨然,每月拿出钱聘请家政人员照顾小馨然的起居,并为她们母女做饭。

荆兆曜看望小馨然

生活的问题解决后,为了弥补小馨然内心深处缺失的亲情,每隔一两个星期,荆兆曜夫妇都会带上学习用品、新衣服和零食来看望小女孩,陪她聊天谈心,为她辅导功课。节假日的时候,夫妇俩还会带上小馨然去逛动物园、吃着爆米花看电影,或者去到儿子公益演出的现场,听一场高雅的交响乐。

“我想让她像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荆兆曜说,“一段时间后,能感觉小馨然眼里的光彩又回来了。上月小馨然向我报喜说,‘荆伯伯,这次期中考试我获得了全优的好成绩,名列班级前茅。’”听了这个消息,荆兆曜和妻子非常高兴,专程到专卖店给小馨然选购了一块她一直心心念的智能手表。

荆兆曜刚认识小馨然的时候,一个班里40人左右,小馨然的成绩是后几名。他的妻子经常给小馨然辅导功课,现在即将上初中的她成绩已经稳定在前列了。

荆兆曜和妻子看望小馨然

“我们一家彼此立下承诺,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一直帮扶她,直至她长大成人。”夫妻俩立下承诺,一定要把她当作自己的孩子,让她在父母般爱的关怀里健康成长,直至成人。

也因为这份付出,2023年,荆兆曜的妻子解春华被评为“山东省好警嫂”。

用爱唤醒被帮教人员,破获案件列入教科书

荆兆曜在演讲中讲述了自己被列入教科书的一个典型案例。

2006年9月底的一天晚上,他分管的大山社区,发生了一起命案,一名男青年被杀害,案件久侦未破。他在下社区摸排线索的时候,有一个人经常出现在他的视野中。“王某是一位刑满释放人员,出狱后没有工作,结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作为社区矫正民警,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如果不及时帮教他,他一定会重新犯罪,危害社会。”荆兆曜先帮王某找到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让他有了固定收入。同时他也经常找王某谈心聊天,逢年过节买上礼品去看望王某。王某被荆兆曜感动得泪眼蒙眬,对他说“荆大哥,如果没有你的帮助,我的人生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

命案发生后,王某经常出现荆兆曜的眼前,“他每次见了我总是欲言又止,这引起了我的怀疑,我觉得他有事想对我说,又不敢说或是不方便说。于是我反复做他的工作,开导他……终于,他红着脸吭哧吭哧说出的事令我异常震惊。王某向我提供了这起命案的重要线索,原来5名歹徒为了抢劫残忍地杀了那名男青年。通过王某提供的线索,专案组当天将命案一举破获。”

这个案例被编入公安机关培训教材,成为社区民警助力刑事侦查的经典案例。经典之处在于,一名片儿警通过对被帮教人员的感化,使其能够冒着被打击报复的风险,主动向公安机关提供命案线索。王某也战胜自己走上了人生正途。

8年相助,他担起两个孩子的全部学费

与袁大哥的结识,是荆兆曜来到大山社区的第二天,“我清楚记得刚到他家的状况,简陋脏乱,并有浓重的中药味。为了给妻子治病,袁大哥掏空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了不少债。他一边照顾妻子,一边在工地打零工,还要拉扯两个年幼的孩子,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满脸疲惫。”

“如果他再垮了,那这个家就完了。要帮他是肯定的,但是怎么帮?除了兜里的钱掏给他,帮助买买吃用的当务之急,再就是鼓励他打起精神,并帮他找长远的活干,让他有相对稳定的收入养家。”荆兆曜说。

孩子上学的学费是袁大哥支出的大头,在8年里,荆兆曜每到快开学季,就提前准备出袁大哥两个孩子的学费,及时交到他手上。2010年6月,两个孩子大专毕业,并顺利地找到了工作,荆兆曜说,“我还清楚地记得袁大哥高兴地和我报喜并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说,荆警官,没有你的帮助,这8年我怕是撑不过来,你是我的恩人,是我们家的亲人。”

在大山社区,他一干就是二十多年,社区群众口中从“有事找小荆”,到如今“有事找老荆”,称呼变了,但荆兆曜的工作热情及对待社区群众的感情未变。

他有自己的一套“兆曜社区工作法”,即把每天、每周、每月的工作细化、量化,每一项工作都列出时间表、路线图,制作详实的“日、周、月工作清单”,让繁杂的社区警务工作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每个单元楼里都有他的公示牌,居民手机里存着他的手机号,社区“警民双向熟悉率”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这些年来,他用完的工作笔记本摞起来一米多高;社区基础台账装满了两大文件柜,这些细致精准的“第一手资料”正是他管理社区的“金刚钻”和“绣花针”。

荆兆曜也先后被评为“青岛市微臣公益之星”“青岛市文明市民”;他的妻子被评为“山东省好警嫂”;他的家庭被评为“青岛市最美家庭”。

从警31年,社区耕耘22年,1万个日日夜夜,荆兆曜用脚步走遍了社区,用真心走近了群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民警的忠诚誓言和奉献承诺,但他说:“30年不够,忠诚和奉献,是一辈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