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青岛|藏在民间的时空信使——参观展览,专访民间收藏家,从小窗口看大城市

2024-08-21 19:22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阅读 (20822)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

行走在老街区,可以随时看展,也可以随时与青岛民间收藏家相遇。

邹勇先生刚刚结束了在四方路的啤酒花主题展;青岛市邮电博物馆里,“西镇故事——青岛西镇老照片与票据收藏展”正在展出,策展人徐立信、张冠英、毕连奎,也是收藏爱好者。

在青岛,民间收藏家很多,他们尽自己的力量,默默地捡拾起城市的时光碎片,一页广告纸,一张收据,也可能是一张明信片,即便破旧,即便冷门,只要与青岛有关,他们都会收集起来,日积月累,终串成了宝贵的文化珍珠,让城市发展脉络更清晰,也让记载有了实证。

于是,半岛全媒体记者专访了民间收藏家邹勇、青岛市邮电博物馆行政总监周宁等人,听他们讲述藏品背后的故事。

一枝酒花

“酿”出百年佳酿

在邹勇的工作室里,他再一次为半岛全媒体记者展示了啤酒花展览中的藏品。一些在别人看来是很普通的旧纸资料,在他的眼里都是“宝贝”。一张报纸,一本册子,以及一张老照片,都显示了“青岛大花”的重要作用。

轰轰烈烈的青岛国际啤酒节刚刚闭幕,邹勇的啤酒花展览也落下帷幕。

展品回到了他的工作室,半岛全媒体记者也有幸近距离接触到这些七八十年前的啤酒花的资料。

“四月中旬,啤酒花开始发芽,青岛市郊崂山山麓的啤酒花生产合作社的社员们,正在忙着挖芽。今年,这个社啤酒花的栽培面积比去年扩大了一百多亩,耕作技术上也有了改进;因此,这个合作社今年供应给国家的啤酒花,比去年大大增加,预计将达到二十二万六千斤以上。”(1955年5月11日《人民日报》)

“目前正是啤酒花盛开的时节,青岛近郊李村镇花香四溢的啤酒花地里,呈现着一片繁忙景象。妇女们胸前挂着竹筐,手里拿着剪刀,熟练地剪下成熟了的啤酒花,转眼工夫竹筐就放满了。一部分男社员紧紧跟在后面,为啤酒花锄草、施肥和消灭虫害,促使‘秋花’更加旺盛。今年,种植啤酒花的李村公社的社员和青岛啤酒厂原料试验场的人员,对啤酒花的管理工作做得比较好,因而啤酒花的产量超过了往年。从七月下旬进入采摘大忙以来,每天摘花量都在五六千斤;比去年同期增加一二千斤。”(1962年8月11日《人民日报)

两份报纸来自不同的年份,却像是报道的持续,展示了啤酒花在青岛市郊种植的过程。

报道中还提到,啤酒花是一种草本蔓生植物,含有大量树脂、苦味汁、单宁等成分,是酿造啤酒主要原料之一,在医药上也有相当价值。“过去我国没有种植过,一九五一年(另一个报道是说1950年起大量栽种)由青岛啤酒厂在崂山李村区新和乡试种成功后,政府便帮助当地农民组织了啤酒花生产合作社。四年来,啤酒花生产合作社供应给国家数十万斤啤酒花,不仅支援了啤酒的生产,而且大大节约了外汇,仅国营青岛啤酒厂,一年就节约外汇达四十万元”。“生产出的啤酒花除满足青岛啤酒厂的需要外,还供应上海、北京、沈阳等地的啤酒厂”。

稿件转载于新华社,当时的记者还专门到栽种基地拍摄了照片,刊发在了报纸上。

在青岛啤酒博物馆里,半岛全媒体记者也见到过久负盛名的啤酒花,它曾被人亲切地称为“青岛大花”。啤酒花是啤酒不可或缺的元素,酿酒过程中加入啤酒花,有防腐杀菌、澄澈酒液的功效,同时还能与麦芽的清香相互交融,增加啤酒的苦味,使酿造出的啤酒口感更加有层次。而为了充分利用这朵奇花,青岛啤酒博物馆还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了各种独特的产品:啤酒豆、啤酒花香皂、啤酒花咖啡……

自产自销

青岛大花的崛起之路

邹勇先生展示了两罐啤酒花,一罐是干燥后的啤酒花,一罐是简单处理后的,“青啤专门为展览提供的”。也就是说,在人们常喝的啤酒里,有这种花朵融入后的特别味道,也被视为佳酿。

那么,什么是啤酒花呢?

给啤酒带来苦味的啤酒花,又名忽布(霍布)、葎草,属荨麻科攀缘类藤蔓植物,自古便有人栽培酒花,但直到一千多年前它们才在啤酒酸造中频繁出现。酒花球果内含有对啤酒异常宝贵的苦树脂和数种芳香油,是它们赋予了啤酒以特色。

青岛植物专家于涛先生,给记者介绍了啤酒花的生长特性,他说啤酒花瘦果扁圆形,褐色。花期一般在7~8月,果期9~10月。它喜冷凉,耐寒畏热,生长适温14℃~25℃,可入药、可入酒,入药时,具有健胃消食、化痰止咳、抗痨、安神利尿的功能。

1079年,德国人首先在酿制啤酒时添加了酒花,酒花雌雄异株,酿酒所用的均为雌花,从而使啤酒具有了清爽的苦味和芬芳的香味,酒花被誉为“啤酒的灵魂”,成为啤酒酿造不可缺少的原料之一。早年我国新疆北部有野生分布。

起初国人不了解啤酒花是何物,误将其当成槐花。幸好,研究专家们予以辨别和澄清。因为啤酒花虽然在南、北纬35度至55度之间的地区均能生存,但当时中国并不种植出产,所用酒花全部依赖进口,不仅价格昂贵,还要受国际时局不稳,进出口贸易不稳定的影响。为解决酒花来源问题,青岛从未放弃尝试自己种植酒花,但是因为技术问题难以解决,直到1950年左右才算真正解决。

于涛先生说,青岛大花(Tsingtao Flower)又称中国版的克拉斯特。克拉斯特是美国本土的一款非常古老的品种,于1937年引入到中国青岛。“青岛大花”即青岛啤酒花,是当年青岛崂山李村对自产的啤酒花的习称。

正如前面报道中提到,自1950年开始,青岛啤酒厂在近郊李村购地49亩,试栽种酒花,当年植花6284株,成功生产酒花500余斤。接着又在李村建起了700余亩的酒花生产试验基地,引进、培育了适合于工厂生产的优良品种。

1955年,青岛啤酒厂的酒花进入盛产期,每年收38吨干花,不仅自用,还能提供给其他厂家。为了提高酒花产量,适应全国啤酒生产需要,国家轻工业部于1958年召开酒花生产会议,介绍青岛啤酒厂创建酒花基地的经验,号召各啤酒厂结合自己的情况发展酒花生产,此后,各大啤酒厂均先后进行试种,到1960年,全国的酒花种植面积达到10600多亩,年产干花近154吨。

邹勇先生收藏的一份份藏品和资料,印证了啤酒花种植的过程。青岛啤酒厂的技术人员积极探索酒花栽培技术,还举办酒花学习班,培训和指导其他啤酒厂的技术人员,至1978年,形成了一面坡(位于黑龙江省尚志市)、新疆、青岛、北京四大酒花基地,产量占全国的77.2%。直到1988年,青岛啤酒厂撤销了胶县和李村的酒花基地,结束了酒花种植的历史。到20世纪90年代,西北三省区的酒花产量已占全国酒花产量的92%以上,实现了酒花的产业化生产,其他地区的酒花基地也相继撤销。

西镇故事

一段段有关成长的记录

青岛邮电博物馆里,周宁已经先后为很多人讲过《西镇故事》的展览。她亲眼目睹了西镇人看到老照片的兴奋、激动和眷恋。

东平路8号地的建筑图纸,彰显了西镇拔地而起的历程;25路车的车票、票价和公交老照片,是城市交通成长的记录;商户、老字号的税票,是西镇,也是青岛城市经济的缩影,几乎每个老青岛人,或多或少地与西镇发生过千丝万缕的联系。

西镇的产生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青岛西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其形成与发展紧密关联着青岛的开埠和城市化进程。1897年11月德国侵占青岛后,迅速完成了城市规划。1898年9月2日,德国胶澳总督府绘制了《青岛湾畔的新城市规划图》,是“青岛早期第一份较为完整的城市规划图”(《图说老青岛》,徐增娥文)。在这次规划中,规划范围西起西镇,东至会泉村一带,南起海滨,北至大鲍岛,大体限于青岛湾滨海一带。他们将这座海滨城市的性质定为德国在远东的军事基地和港口贸易城市。

第二年,德国胶澳总督府推出了新的规划,将青岛租借地化为内外两界,外界为李村,内界为青岛,青岛规划为青岛区、鲍岛区、台西区和台东区。总督府是城市的中心,道路设计采用了德国常见的自由组合与不规则的棋盘式相结合的手法,道路顺山依势而建。1901年前后,又规划建设台东镇和台西镇两个劳工居住区。

从1910年到20世纪30年代,虽然青岛的政局仍不稳定,但与国内的大环境比起来,青岛仍不失为避居城市,于是大量人口流动到青岛。记者在青岛市档案馆看到了一份《青岛市部分年份人口统计表》,根据表格显示,1910年青岛人口为16万人,而到了1935年已经达到了45万人,30万人口的增长,带来了住房、吃饭、工作等各种需求,青岛市政府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早在1928年,胶澳商埠局组成了由市政府牵头的13人筹建平民住所委员会,从市财政中抠出3万大洋准备大刀阔斧开建廉租房,然而,如此低廉的投资,根本起不到作用。

1932年,一则训令下发:沈鸿烈就任青岛市长。新官上任后,沈鸿烈立刻进行了房地产开发。有了市长的大力推动,“廉租房”工程很快就启动了。建筑方式主要分为三种:政府拨款,民众自建和慈善团体代建。1930年,在潍县谭爱伦女士(捐资2.5万元)和岛城首富刘子山(捐款5万元)的资助下,位于台西五路和四川路的首批廉租房工程完工,它们为第一、二、三平民住所,共建房近600间。此后,第三、四、五、六、七、八住所也纷纷落成,因为共有十个院,所以被百姓戏称为“八大院”或“十大公馆”等。

当然,早期的平民院仍然是贫民区的聚集地。“日落时马车转到青市的最西偏处。那是著名的马虎窝。海岸上的木板屋与草棚,中间有不少的家庭在这荒凉的地方度日。”“矮矮的木屋,有的盖上几十片薄瓦,有的简直是用草坯……全是女人,孩子,她们的男子这时正在赚馒头吃的地方工作,还没有回来。”作家王统照没有想到,一座城,两重天,因为不远处就是霓虹灯闪烁、流行爵士乐飘扬的地方。这一切都被他记录在《青岛素描》(1934年)中。

有了房屋,条件怎么还如此艰苦?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人口的大幅增加。青岛优厚的房屋政策,加上8年抗战灾民的增加,很多人都跑到西镇避难。人口的增加使得平民住所异常拥挤,为了满足居住,人们开始乱搭乱建。外面建不开了,就在屋内搭吊铺,这也成为了青岛早期居民的一大特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西镇的经济逐渐改善。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老院陆续完成了拆迁,这个一直以来都吸引着人们关注的地方,塑造了众多的城市记忆。街道,小学,门口的小店,邻居里的名人,无不让西镇人感到自豪,采访过很多老西镇人,他们对童年的故事记忆犹新,谈起过去眉飞色舞,这是其他区域难以比拟的。

因此,哪怕一个小型的关于西镇的展览,都吸引了很多老居民参观。

名人旧照

展览里的西镇记忆

这里有一道道老街,一座座完整建筑风格的里院,一处处曾经的平民住所,有曾经的后海沿和繁忙的小港码头;还有百年前,德军在青岛的五大海防炮台之一的西镇炮台旧址、团岛灯塔旧址和海雾中”海牛”声声……

展览的主要策展人徐立信在前言中如此描述西镇。

展览不大,却筹备了很长时间。展览共准备了近百张西镇老照片和西镇曾经的老票据一百二十多张。有参展人近百年的家藏老照片,有收藏家多年弥足珍贵的收藏,还有几十年前,西镇旧城拆迁时,抢救性拍下的西镇街景、房屋建筑旧貌的影像。

周宁总监是布展参与者,也是讲解者。展览从7月25日持续到8月25日,一个月的时间,如今半个多月过去了,她感受到众多市民和游客参观的热情。“小小的展厅里每天都川流不息,经常是人挤人”。

“只要是在西镇生活过,或者工作过的人,都会非常感动。他们还会呼朋唤友,多次邀请亲友来看”,周宁说,明星黄晓明的家人也专程来看展,还在他们的老照片前合影留念。

展览中,工匠冷绍亭的照片引人注目。据徐立信研究,冷绍亭是莱阳人,生于1895年,曾住云南路251号。德国侵占青岛时期,在德国人的船坞工艺厂徒工学校,经过正规严格的职业技术培训学习。

1902年,德国当局创办了青岛船坞工艺厂,培养本地技工。在报纸上刊登了船坞工艺厂招生的告示。是年4月,青岛船坞工艺厂徒工学校(又称水师工业学校)正式开办,校址位于莱阳路8号内。学校规定,四年制学徒完成后,必须按合同留在船厂服务2年,服务满期,晋升师傅,学业完成颁发毕业证书。

冷绍亭就于1913年毕业于船坞工艺厂徒工学校,经过四年的德文、中文、计算、工程和工艺实践等正规严格的职业技术培训学习,毕业后到四方铁路大工厂任技工,几经辗转后,到青岛利生铁工厂任技师。1938年,日本人第二次侵占青岛后,在水清沟新建了一个丰田式铁工厂,并将利生铁工厂强制接管。冷绍亭不甘心给日本人修理枪械制造武器,从铁工厂弃职后,于1940年,与几位师兄,在青岛滕县路4号创建了洪泰铁工厂……

在展览中,还有赫保真先生的照片。

赫保真1904年出生在潍县一个画艺世家,1924年曾来到青岛,开启了教育生涯。初任青岛私立模范小学教员并兼中国青年会美术干事,主要担任美术、音乐教师。1929年10月,他到高密任铁路小学教师。当时的小学,要求教师是多面手,不仅能教美术,还要会音乐。赫保真不负众望,两者都教。1938年,赫保真再次携全家来青,定居在汶上路3号,任台西镇小学教员。不久后,受聘青岛市立女中(今一中)任图画、劳作课兼任该校特别师范科教员。彼时,在日寇铁蹄统治下,他拒用日伪教材,自编基础乐理和音乐史,以世界名曲为范本,教授音乐课。

赫保真在青岛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他桃李满天下,既是一位画家,人民大会堂山东厅的巨幅《满堂红》便出自他手;也是一位教育家,在83年的岁月中,六十余年在教育岗位培育孩子们的心灵;更是一位音乐家,编教材,组合唱,改歌词,用音乐抗日,激起人们的爱国热情,所以,他亦是西镇人的骄傲。

鲜活的展品,给参观者带来了生动的记忆,周宁说:“我们有西镇故事,将来也会有东镇故事,主要是希望能以青岛邮电博物馆为窗口,让市民和游客了解现代城市的成长过程。”

在青岛,每年的展览很多,主题不同。

民间收藏家平时隐藏于市井中,一旦有策划和主题活动,他们就会拿出自己的珍藏,用一腔热爱与执着,为这座城市筑起一座座无形的文化博物馆。是他们,让城市的记忆变得鲜活,他们是城市文化血脉中不可或缺的编织者。这些珍贵的收藏,不仅是物质的积累,更是精神的传承,它们无声胜有声,如同穿越时空的信使,将过去与未来紧密相连,让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故事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