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延长5分钟,落实比推广更迫切

2024-09-01 10:04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阅读 (32101)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评论员 孙兆慧

把课间还给孩子,办法总比困难多。8月30日,北京市教委发布义务教育阶段改革新举措:自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在课时“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将把“课间10分钟”统筹优化为“课间15分钟”,确保师生得到较充裕课间休息时间,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在室外进行放松休息、有益社交及适量活动。对此,网友纷纷表示支持,建议“全国推广”。

从“课间10分钟”到“课间15分钟”,看似只延长了5分钟,实则体现了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关注,是一次契合教育理念和人文关怀的积极行动。

此前,“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的话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热点。在仅有的课间10分钟里,孩子们要解决喝水、如厕等问题,还要应对老师频繁的拖堂、提前上课。更为关键的是,学校和老师担心学生安全问题,怕出事、怕闹出“舆情”,为避免被“问责”,干脆一刀切地把学生“摁”在教室里,严禁奔跑打闹。这就导致出现“课间圈养”和“厕所社交”的异常现象,学生课间要么窝在座位上哪也不去,要么聚在厕所里聊天玩耍,让承载一代人童年回忆的课间10分钟就此停留在厕所里。

自由活动不应该成为学生人身安全的牺牲品。确保课间活动生动活泼又安全有序,既是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的体现,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教育部2021年6月颁布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提出,学校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北京市此次延长课间时间,让我们看到了政策的决心、诚意和改变现实的希望,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改革举措。

即将实施的“课间15分钟”赢得众口称赞,但我们也需要看见,呼吁全国推广之前,如何保证好政策落地落实更为关键。北京市教委在指导意见中要求,各区教委要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秩序,严禁拖堂和提前上课,不得随意缩短学生课间活动时长,不得对学生课间活动设置不必要的约束,坚决杜绝课间禁止学生出教室的问题。今后会不会又出现“谁偷走了课间15分钟”之问,还需要观察。这一方面需要强化监督执行;另一方面,还需细化保障机制,为学校、教师、家长的安全压力“松绑”,促进各方携手做好安全保障,把课间真正交还给孩子们,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自由、健康、快乐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