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聚焦丨山大、青大……全国多所高校撤销上百个专业!今年它们缘何“大洗牌”?

2024-09-03 19:28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阅读 (72661) 扫描到手机

刚刚开学,不少高校频频传来专业“下线”的消息。

撤销专业是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常规举措。暑期是高校进行新一年度专业调整的集中申请季,但今年尤为不同的是,大规模高校“扎堆”宣布撤销大量专业。据最新统计,已有20余所高校计划在2024年度停撤部分本科专业,涉及专业数超过100个。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于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夕发布《山东大学2024年度拟申请(含预备案)增设及撤销本科专业公示》。其中明确提到:拟将撤销文化产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和物联网工程等7个专业。

山东师范大学

8月25日,山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发布《关于公示2024年度拟撤销本科专业的通知》,拟撤销葡萄牙语、摄影、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人力资源管理等13个本科专业。

拟撤销专业名单如下:

青岛大学

青岛大学于8月22日发布《2024年青岛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调整情况公示》,结合学校学科专业布局、优化调整需求和近五年专业停招情况,经学校审议,予以撤销近五年停招专业:经济统计学、物联网工程、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国际商务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8月26日,齐鲁工业大学发布公告,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2024年度本科专业设置工作文件要求,校(院)对已停招5年及以上且无在校生的朝鲜语、投资学、摄影3个本科专业向教育部申请撤销,现将申请撤销专业予以公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8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务处发布《关于公示2024年度拟撤销本科专业的通知》,拟撤销音乐学等9个本科专业。

拟撤销专业清单如下:

兰州大学

8月13日,兰州大学教务处发布《关于拟预备案和拟撤销本科专业的公示》,其中提到,2024年学校拟预备案专业1个,撤销专业3个。拟预备案专业为:环境科学与工程;拟撤销专业为:药物制剂、中药学、教育学。

湖北工业大学

8月7日,湖北工业大学发布《关于2024年度专业设置与调整结果的公示》:同意2024年度申报撤销网络工程等3个专业,调整建筑学等2个专业。具体调整如下:

中央音乐学院

7月26日,中央音乐学院招生办发布“2025年本科招生的重要预告”,学校将暂停音乐艺术管理、音乐治疗、音乐录音三个招考方向的本科阶段招生。

西北大学

8月23日,西北大学发布了2024年度专业调整计划:拟申请撤销汉语言、金融工程、财政学、管理科学、图书馆学、广告学、视觉传达设计等7个本科专业,拟申请将城乡规划专业修业年限调整为4年,拟申请备案人工智能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环境科学与工程、数字经济专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月23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布《关于拟预备案和拟撤销本科专业的公示》:增设生态修复学、生物信息学、土地科学与技术、智能建造、数字经济等5个本科专业及法学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撤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3个专业,预申报运动训练专业。

湘潭大学

7月23日,湘潭大学发布《关于2024年本科专业设置调整的公示》,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经学院申报、学校组织专业设置评议专家审议、学校校长办公会议审定,同意2024年申报运动训练专业,撤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7个专业,预备案电子信息材料专业。

拟申报新专业:运动训练拟撤销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字出版、药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酒店管理、广播电视学、翻译

西南交通大学

7月15日,西南交通大学发布《西南交通大学2024年拟调整本科专业公示》,拟申报新本科专业1个,撤销7个本科专业。

拟申报新专业:运动训练

拟撤销专业: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森林保护、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商务、旅游管理、中药学

四川大学

7月10日,四川大学官网发布《2024年度拟新增本科专业、预备案专业、拟撤销本科专业公示》,拟撤销31个本科专业。

拟申报新专业:生物质技术与工程

拟撤销专业:音乐学、表演、动画、保险学、广播电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应用物理学、核物理、生物技术、材料物理、材料化学、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保密管理、工业设计、网络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科学、城乡规划、工程造价、风景园林、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纺织工程、冶金工程、安全工程、信息安全。

这些高校专业有变动

高校专业在洗牌?

2023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方案提及: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的学科专业布点,并规定“对连续5年未招生的专业予以撤销处理”。

2024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此次专业增设、撤销、调整共涉及3389个专业布点,数量之多为历年之最。其中,新增布点1673个、撤销布点1670个,数量基本持平。

这是教育部首次通过指标来调控高校专业。“20%目标”发布之后,各高校都开始大刀阔斧地增减专业。这一轮“大洗牌”背后,高校专业调整到底该何去何从?从学科门类看:工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的专业点增加数量位居前三,工学所涉专业点1322个,占比39%;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专业点数量持续减少。从区域布局看:涉及中西部高校的专业点有1802个,占比53.17%。从撤销专业的学科门类看:根据近5年数据,工学门类以30.95%的占比高居榜首,成为撤销数量最多的学科类型,管理学、理学紧随其后。

工科专业调整撤销高居榜首

近5年,工学门类以30.95%的占比高居撤销专业榜首;

近10年,工科专业十年来新增备案布点数为7566个。十年间共开设96个新工科专业,如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物联网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新专业在全国的布点均在300个以上,这些新专业在全国的布点总数超过2000个。撤销的大多为典型性传统工科专业,而在新增专业中,它们以“智能/智慧+”的形式呈现,如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建造、智能采矿工程等,可以说,专业在应市场需要在不断进化。部分新工科专业值得考生关注:涉及国家重大战略和卡脖子技术的社会需求的专业:如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储能科学与工程。符合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新能源车辆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保密技术、密码科学与技术等。

什么专业才是“好专业”?

2023年高校申请撤销专业点备案数1670个据媒体报道,全国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撤销的速度在不断加快,2019年被撤销的本科专业布点为367个,2022年有925个,2023年高达1670个,是2019年的4.5倍。

具体到调整的专业类型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提及,此次专业增设、撤销、调整,工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的专业点增加数量位居前三,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专业点数量相对减少。

为何这一轮国家“出手”的力度前所未有?

浙江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马陆亭指出,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降临,人工智能技术发挥着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高等教育必须适应产业巨变,国家层面自上而下推动的专业大调整,是主动布局。

另一方面,日趋紧张的国际竞争格局,尤其是中美之间加剧的战略博弈,促使国内高等教育要尽快适应“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这进一步强化了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性。教育部今年7月发布的《关于开展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健康、能源、绿色低碳等关键领域布局,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高校层面,适应巨变是专业调整的首要任务。实际上,早在教育部开始本轮专业调整前,已有很多高校在增设新兴专业的同时,主动大刀阔斧地“砍掉”不合时宜的专业。对高校管理层而言,裁撤现有专业并非易事,这涉及院系和老师的切身利益。但仅仅在2017—2021年,全国撤销本科专业点数量就从241个增长至804个,翻了3倍多。

多位受访专家分析,这与2017年启动的“双一流”建设有关,“双一流”建设以学科为依托,各项政策设计都将高校引向“集中有限资源打造比较优势”。“过去,专业被视为学校的办学资源,谁会放弃自己的资源,但现在,很多高校领导和我说,学校的专业也是一种负担。”周光礼说。

四川农业大学在2019—2021年间停招了18个专业,包括酒店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该校教务处处长曹三杰介绍,国家提出“双一流”建设后,四川农业大学不再追求“大而全”,考虑如何集中精力办好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停招对象主要面向“学科支持不强、招生困难、学生转专业比例高、就业质量差”的专业。

从全国来看,据不完全统计,这一轮专业调整中,被“砍”较多的专业包括英语、会计、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21世纪头十年曾经“泛滥成灾”的管理学是裁撤“主战场”。四川省教育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2023年全省高校共撤销142个专业,主要来自公共管理类、电子信息类和教育学类。

在此基础上,教育部去年提出的“20%目标”成为“最后一根稻草”。“有了更强的政策指引之后,在专业调整时,就更容易形成合力。”重庆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兼教务处处长刘猛说,今年这所“双一流”大学通过停招、优化整合等方式一口气调整了20个专业。

专业调整怎么调?

距离2025年还剩几个月,高校的专业调整已进入冲刺阶段。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而言,压力也不小。

这一轮专业调整中,一个很明确的信号,是强化学科专业国家宏观调控机制和加强省级专业统筹。《改革方案》指出,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引导高校设置符合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专业,做好增设专业形式审核工作,并提供本地急需紧缺以及就业率低的专业清单。

2024年2月,四川省教育厅发布《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这是四川省级层面2012年以来出台的第一个专业管理办法。“针对专业调整,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力度。” 前述负责人说。在此之前,四川省教育厅已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如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出台的“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以及本科新设专业监测评估方案、本科专业年度常态化监测机制等,“这是为了从制度上保障专业调控力度”。

其他地区也与四川类似。记者梳理各省教育厅官网发现,去年3月以来,各省相继出台与中央《改革方案》“对口”的专业调整政策,江西省教育厅连续发布有关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新增设置一批急需紧缺专业,限制压缩一批饱和过剩专业,停办撤销一批错位低质专业,交叉融合一批新兴特色专业,改造提升一批传统学科专业。

各省的专业调控手段大同小异,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省控机制,主要针对新增专业。四川省高教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四川对全省专业布点在15个以上、毕业去向落实率偏低的专业,实行严格控制。过去是“进一退一”,如果高校想申报列入省控名单的专业,就要主动停撤另一个专业,从2022年起,管控更加严格,实行“进一退二”。这项制度可以有效控制学校盲目地专业扩张。“今年人工智能专业也被列入省控了。”

第二种是专业预警机制,与专业的撤销有关。四川省规定,对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两年低于50%的专业,高校须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或连续三年低于50%就要求停招。“这是今年的新政,相较往年偏引导性的调控手段,现在的调控带有更强的刚性色彩,力度也更大。”前述负责人解释。

与四川相比,江西的政策更严。根据江西的专业调整机制,对上一年度毕业去向落实率低于50%的专业点,给予黄牌提示,要求相关高校相应调减该专业招生计划;对连续两年毕业去向落实率低于50%的专业点,给予红牌警示,责令停招。江西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的工作人员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以往编制全省招生计划时,一般是给高校分配总招生计划,由各高校自主编制分专业招生计划。今年开始,实施分高校分专业招生计划管理,对各高校招生计划的审核细化到专业点。改革后如果有专业点被黄牌、红牌警示,省教育厅可在分专业招生计划审核时直接调控。

半岛新闻客户端综合整理,素材来源: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中国教育在线、央视新闻、各高校官方发布、中国新闻周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