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个性和文化自信,中秋临近“汉服热”再升温

2024-09-13 20:50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15320)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洪智

学校的节目表演、节假日景点打卡、中式婚礼走俏……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场合出现汉服的身影。中秋节将至,“汉服热”再次升温。9月13日,记者采访得知,有汉服门店顾客增长四五倍,其中大部分是学生。商家认为,汉服越来越受欢迎,说明了传统文化逐渐深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个性的追求以及文化自信。

“中秋节到了,幼儿园让孩子准备汉服,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学校放假出去旅游,打算带两身汉服打卡拍照。”“这个假期,青岛有个汉服主题游园会,我打算和朋友一起去看看”……中秋将至,汉服再次成为火热话题。在各大网络平台上,展示汉服的爆款视频层出不穷,以马面裙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服饰甚至火到了海外,关于汉服的推介信息也多了起来。为了了解节前的汉服市场,记者对商家进行了采访。

“昨天晚上,我们仅在小红书上就收到了十多个咨询汉服租赁等问题的咨询,中秋节快到了,顾客确实很多了。”俩小匠汉服体验馆负责人李方国告诉记者。淡雅的色彩,精巧的绣花,夺目的纹样,极富古典意蕴的盘扣……在李方国的店内,记者看到成排的衣架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汉服。每当有人咨询某件服装时,他都能娓娓道来,从历史、文化、拍照角度、背景选择等方面详细介绍。记者采访得知,李方国关注汉服行业多年,并从去年开始经营汉服。

在李方国看来,现在市场上的汉服已经不是狭义上的汉民族的传统服饰,而是包含有汉服元素的服饰,甚至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涵的综合文化符号的衣物载体,也可以称为华服。“我们店内目前有汉服500多套,从最早的魏晋、战国、唐、宋、明、清等种类都有。从今年夏天的经营情况来看,明制汉服配簪花是最受欢迎的,再就是战国袍等也比较有市场。”李方国说。

在接受采访时,李方国要时不时地查看手机,其店内的顾客主要来自小红书等线上平台,很多变成了老顾客,其中有不少是外地人。不久前,河北省张家口市有顾客通过线上联系,从店内租赁了42套马面服,用来在运动会中组一个方阵。还曾有外国游客到其店内体验汉服并拍摄照片。

“我们店内的服装基本上全部来自曹县,曹县的汉服产业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我们不仅追求汉服的质量,还做到一客一洗。汉服洗的次数多了,容易磨损,刺绣等容易变形,还褪色。我们每次都是用洗衣袋,不敢用太多的洗衣液。如果有顾客看到看好的衣服,我们也可以随时进货。”李方国介绍,目前店内主要提供汉服租赁和妆造服务,“一般平均一件衣服租金100多元,加上妆造200多元,如果需要摄影师,我们也可以提供。”

“总体来看,我们下半年的业务多,因为有中秋节、国庆节、学校单位的秋季运动会、过年等节点。7、8月份是旅拍旺季,外地游客多。到了9、10月份,便迎来了租赁旺季,本地顾客也多了起来。从中秋节前最近几天的数据来看,订单翻了四五倍。”李方国介绍,店内的顾客大部分是大学生、高中生,也有初中生和小学生,总体以学生为主,“能感受到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说起近年来的汉服热,李方国表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更加注重精神追求,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他们更追求个性,更喜欢传统文化,也更具有文化自信。“在未来,文化消费空间广阔。我做这一行,并不仅仅是为了挣钱,推广也很重要。汉服集成了老祖宗数千年的审美制高点,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大家都喜欢上汉服,喜欢我们的传统文化。”李方国说。

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汉服市场规模呈现持续扩大趋势,2023年达到144.7亿元,2027年中国汉服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41.8亿元。与此同时,“汉服热”也带动文旅、餐饮、影视等相关产业发展。业内人士分析,尽管汉服市场快速成长,但是行业标准仍不成熟、随意改变样式、过于迎合市场等问题,这也是行业未来需要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