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说也不晚:关于中国探月的三大谣言!

2019-01-18 06:26 参考消息网阅读 (91399) 扫描到手机

  参考消息网1月18日报道(文/唐立辛)

  “玉兔二号出现重大故障?”

  这则危言耸听的谣言,相信这几天你已经在不少社交媒体上看到了。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推送截图

  事实上,这并非1月3日在月背着陆以来,中国探月工程遭受的唯一一次有些无厘头的质疑。

  “嫦娥”“玉兔”这对组合的月背之旅,每一个时间节点都备受全球关注,也有外媒发出过猜忌的声音。

  但真正热爱太空探索的人无疑都明白,这是一件真正值得庆祝的喜事——就连美国航天局(NASA)局长都专门发推特祝贺中国。

  但让小锐没想到的是,在咱们国内的互联网上,有关中国探月工程杂音却一直不断,甚至一度有盖过外媒质疑声之势。

  眼下,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已经取得圆满成功,工程任务也转入科学探测阶段,小锐觉得,在此期间出现的一些杂音,应该也是集中说说的时候了。

  杂音一:“玉兔二号”出现重大故障?

  这种论调最先出现微博上。

  1月12日,名为“只配拭杠”(该ID现已注销)的网民突然发了一条微博,言之凿凿宣称“玉兔二号从第二天开始就没有再移动过,应该是有重大故障,这些天一直无法修复,只能放弃”。

  文中还煞有介事地提到,玉兔二号的设计寿命8天,实际寿命可能只有2天,移动大约10米。

  由于内容实在过于惊悚,迅速引起关注。还有人与其配合,抱团转发,试图误导舆论,从现存的截图来看,转发数量在短时间内便达到数百次。

  然而,真相如何呢?

  “月球车玉兔二号”在其微博账号上早已给出过解释。

  其以第一人称讲述了自己4日之后就“没有再移动过”的原因:“月球背面进入白昼,没有大气层隔热,温度会达到将近200度。为了保护重要部件,避免极端情况,我要午休一会。”

  直到10日,玉兔二号才“午休”结束,起身“活动筋骨”。

  造谣的居心何在?有网友不解地问。

  评论里有人回答:“他们就是见不得中国好!”

  杂音二:探月工程“劳民伤财”?

  这几乎是每一次中国航天任务取得成功之际,都会出现的一种老生常谈。

  比如嫦娥三号在2013年发射时,就有人将航天工程与部分地区的贫困和教育问题等联系在一起,称太空探索“劳民伤财”,“不如把那些钱拿来扶贫”。

  这一次,类似的声音也引起了外媒注意。

  在14日举行的国新办记者会上,就有路透社记者提问:在嫦娥四号工程方面,总共投入是多少?为什么说这样对纳税人资金的使用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这个问题显然意有所指。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回应称:“我们经过论证,按照月球背面探测的新目标实施这次任务,花的钱不多,形象地说,可能跟我们修一公里的地铁也差不多。”

  嫦娥四号工程费用=修1公里地铁!小锐想说,探月工程“劳民伤财论”可以休矣。

  杂音三:同意帮美国忙是“太自大”?

  在怀疑技术、质疑费用之外,有人又瞄准了“新靶子”。

  而让他们腹诽的,是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的一个细节:

  美国科学家得知中国要发射中继卫星并探测月背时,就提出延长中继星的使用寿命、在嫦娥四号上放美方信标机等合作请求。

  虽然根据吴伟仁的说法,美国科学家是怀着“不好意思”的心情提出上述请求的,但中方的回答仍非常大气:没问题!



  采访视频截图

  正是这三个字,又让某些“键盘侠”兴奋不已。

  “凭什么没问题?”“当什么老好人?”“就是自大。”这样的声音在微博上并不鲜见。

  其实吴伟仁院士在采访中说的另一段话,已经作出了回应:

  “中方本可以选择不告诉美方相关信息,但是中国作为大国,就要有大国的姿态、大国的气度。”

  1月15日,华春莹也就此评论称:

  “科学技术的进步本来就应该服务于全人类的和平与共同进步。我们认为世界各国在开展科学技术合作的时候,都应该本着推动全人类发展进步的理念,秉持开放、合作、包容的心态。”

  在小锐看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发展至今天,取得成果的受益者将是每一个中国人。

  有人说,现在才提这三大杂音,是不是有些太迟了。

  但小锐觉得,揭开谣言真相,也是在为中国航天点赞,所以任何时候发文都不晚。

  我们不妄自尊大,但也没必要妄自菲薄。

  大家都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国家好,个人才会好。我们祝福中国航天,同时也希望类似的杂音以后能少些,再少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目击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半岛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